『壹』 如何培养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一、健全机制,提供政策支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制定培育机制。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上下合力、部门联动,社区牵头、居民参与”为工作方针,以居民需求为起点,以培育发展为重点,以登记备案为手段,紧密结合社区的特点,按照“需求的全面性调查、服务的个性化标准、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确保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到“三个摸清”,即通过调查研究,要摸清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的数量、类型、分布等具体情况;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和设立征求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摸清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摸清影响和制约本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需求的全面性调查、服务的个性化标准、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原则,理清工作思路,将社区内的居民急需的服务项目、可为民服务的人员、可利用的服务设施进行梳理,分类建档,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奠定基础。强化功能入手,健全保障机制。要制定《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通知》,对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工作步骤、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让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有理有据。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艰难的问题,我们在尽力扶持的同时,要把政策用好、用实、用出效果,还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一些资金运转较为困难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扶持,对一些社区的腰鼓队、秧歌队、健身队、老年大学,积极与相关部门及等街道办事处沟通、协调,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的办法,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民间组织,要纳入登记管理;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可根据社区公益事业发展需要,自下而上,经社区居委会初审,街道(镇)、区民政部门逐级核准备案。还可动员驻区企业出资为社区社会组织举办各类有益活动,如举办文艺晚会和文体比赛活动等。部门、街道和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政治和经济基础。二、着力引导,搭建发展平台1、积极组织引导,营造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本着吸引、培育、发展的理念,积极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通过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组织参加各种广场活动,专题晚会,在宣传社会组织的同时,充分展示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价值;通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 “情系灾区群众”、“为残疾人献爱心”等爱心救助系列活动,展示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可度。2、发挥示范作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在个别社区中,我们发展和培育一到两个社区社会组织,精心指导,让其在组织管理、活动开展上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服务、缓解社会矛盾、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互动等方面的优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带动社区社会组织的整体发展。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民间组织在发展社区公益、提供社区服务、满足居民需求、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营造培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社区民间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三、强化功能,彰显发展活力一是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社会参与度。通过进行指导性培训,我们要督导社区社会组织逐步确立“老百姓需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理念,引导社会组织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提高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会化服务的主动性。在慈善和公事业上,要积极从事减贫济困、救灾防害、安老抚幼、扶弱助孤、助学助医等公益活动,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及时给予救助和帮助;在社会事业上,社区组织要主动参与兴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如:可以建立社区老年大学,聘请有关专业人士讲授保健、花卉培植、烹饪技术,开展书法、绘画、家庭关系相处技巧讲解,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知识水平、艺术品位和生活质量。这样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二是强化协调功能,提高社区和谐度。我们要通过社区社会组织,深入挖掘共同利益,沟通协调各方关系,广泛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里形成“利益共分享,困难同担当,有事大家办”的浓厚氛围,使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和谐相处。同时,要做好困难群体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强化自律功能,提高社会知名度。我们要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内部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高效、阳光运行。要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办事,依章办事。坚持民主办会、民主决策,恪守非赢利原则。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人事、印章、档案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对外交往、捐赠管理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等等。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逐步完善法律、行政、社会和舆论监督体系,要健全监事会制度,主动接受会员和社会的监督。建立承诺服务机制,提供优质诚信服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律机制和诚信服务机制,开展多元化的特色服务,制度化地参与社区建设,提高其社会知名度。总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培育和扶持,不仅从政策上给予倾斜,还要积极协调财政、劳动等相关部门,努力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遇到的经费、场所、人力、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为社区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保障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贰』 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不等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我国主要由公民自愿组成,从事非营利活动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利用社会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基金会三大类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组成),但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
『叁』 社会组织在社区的专业服务一般有哪些
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是指面向社区,为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提供、开展或参与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必须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直接登记,其业务范围应当在社区服务业领域,依据下列内容认定:(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体教育、社区安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邮政服务、科普宣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服务;(二)邻里相互帮助、为老幼病残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等服务;(三)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等服务。
『肆』 社区社会组织有哪些
社区社会组织不等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我国主要由公民自愿组成,从事非营利活动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利用社会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基金会三大类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组成),但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
『伍』 社区社会组织需要哪些规范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的社区组织或居民,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形成的非营利性组织。
我国的社区社会组织,它是介于社区委员会与社区居民中间,在社区服务中是处于一个枢纽连接的作用,可以将它看成是社区党委、居委会及政府派出机构合作共存的一个组织,它是参与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促进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的力量。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由各自社区组织或居民构成;(2)一般存在于本社区内部的区域;(3)服务于居民,并且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4)社区居民是自愿参加并自愿尊重其内部规定;
『陆』 如何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一、整合社会资源,为提供社区居民更好公共服务。
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取向,社区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等优势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社区服务对象,以福利性服务的“老、残、孤、困、优抚”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逐步拓展到共享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多层次服务的全体居民;社区服务项目,由一般性日常服务的理发、餐饮、家电维修等项目,拓展到高层次的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多方位、宽领域的服务。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
随着人口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需求层次的提高,任何一个政府无论其多么强大都不可能提供所有的服务。如我区各镇老年协会,积极承担政府职能,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内容的各种活动,各协会利用身体较好,年纪相对轻的老年人,帮助年老体弱的老年人,早晨看看起床了没有,中午看看饭吃了没有,晚上看看灯和煤气关了没有,这是政府难以做到的;组织老年人旅游,看看改革开放成果,这是社会不愿做、家庭难以做的;组织老年人晨练,使有害功法无容身之地,这是政府很难做好的。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中更多地是依靠社会力量,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些职能,事务剥离和转移交给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来实现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中寻找定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沟通、理解、互相机会,促进邻里和睦,增强社区凝力,在提高社区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起到了政府与社区、政府与家庭、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作用。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二、参与社区建设,为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渠道。
社区建设标准的高低,取决于政府财力的投入。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这些社会组织的涌现吸引了许多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拓宽了社区建设资金的资源。首先是增加了社区的社会保障资金。构建和谐社会须关爱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必须建立社会福利、救济、互助等社会保障机制,这单靠政府力量的帮扶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来有效地帮助弱势群体。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弱势群体服务上,如各种技能培训中心、民办学校、养老院等都充分利用了民间大量资金来办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缓解社会问题,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保证社区稳定、凝聚群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是社区建设资金。国外的社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和社会组织收取的服务费三种渠道。在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投入总体不足,社会捐赠未形成风气,依靠社会组织可以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合理整合社会资源,繁荣社区经济。如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是我区社会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一个典型,它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占地125亩,建筑面积为9万多平方,1200床位,是构建亲情、和谐的老年生活社区,实现健康、快乐的老年新生活。其设施及服务均体现了南汇“双高”特色,有效缓解社区及周边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养老压力。
三、丰富社区文化,为促进社区和谐文明协调发展。
社区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如老年协会、群众文化团队、志愿者协会、康复协会等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活动较为频繁,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南汇区域内就活跃着268支各类群众团队,他们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拓展人们奉献社会的渠道。社区日益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各类文艺、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求,社区居民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既体现了自身价值,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同时,活动的开展也多角度地加强了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真正发挥了社区的自治功能,改善了社区人际关系。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战略任务,既要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社区社会管理基础工作的大局出发,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亲和力和特有的联系社会的渠道作用,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努力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是,社会组织由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有一个不断自我完善,逐步加以规范的过程,因而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从我区了解和调研的情况看:由于目前在社区(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层次上出现空位。所以,社会组织工作的事,就求助于基层民政干部(如各镇社会组织预警网络、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备案管理工作、社会组织基层管理服务等),工作责任不明确、不理顺就影响了工作开展和进程。因此,需建立区、镇两级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来解决工作中的空位,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的作用,是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进入社区、服务社区的有效途径。为基本实现社会组织管理有阵地、服务有载体、活动有依托、社区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在服务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需求和提高社区凝聚力以及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当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柒』 社区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1.整合社会资源,为提供社区居民更好公共服务。以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取向,社区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等优势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2.社区服务对象,以福利性服务的“老、残、孤、困、优抚”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逐步拓展到共享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多层次服务的全体居民。
3.参与社区建设,为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社区建设标准的高低,取决于政府财力的投入。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这些社会组织的涌现吸引了许多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拓宽了社区建设资金的资源。
4.社区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如老年协会、群众文化团队、志愿者协会、康复协会等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
(7)社区社会组织开户流程扩展阅读: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工作需要每一个居民的共同参与,需要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引导,宣传主流思想,凝聚民心、多措并举,基层党组织必须自身过硬,才能发挥核心作用,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服务群众好的社区党员干部队伍。经常组织学习、业务培训,提升社区党员干部业务知识、素质能力。切实用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捌』 如何培育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2014年10月15日,北京市南门仓社区事务自管会在北京中弘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心推动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谁参加了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想……”北京中弘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丁传宗作为该组织的指导者参加完会议,一一记下这个社区社会组织成长的每个脚步。他坦言,社区社会组织目前仍然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国家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解决居民有效需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
并非只是自娱自乐
“社区社会组织应该是扎根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的组织。”连日的奔波使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阎军楠声音略显疲惫。
与很多人认为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的自组织甚至有些人认为社区社会组织只是自娱自乐的组织不同,阎军楠更看重社会组织能否切实扎根在社区,是否能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这种认识来自于对汶川地震的反思。汶川地震中,社会组织数量出现井喷,然而很多社会组织却并没有留下来。这使他认识到社会组织的长久生命力在于扎根本土社区及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为此,阎军楠在杭州市上城区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社会组织,以社会力量整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发展助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上城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模式,简称为“以社孵社、以社促社、以社助社”的“三社联动”发展模式。
走进上城区各个社区,会发现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形成了生活互助、红色文化、居家生活等各种主题的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网络;在养老、求学、找工作、看病等百姓需要的方方面面,社区社会组织都能及时提供便民服务;另外,社区文化生活丰富了,社区治安也越来越好,形成了社区和谐的局面,凸显了社区社会组织治理的作用。
“社区社会组织并非只是自娱自乐。”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红云在调研中发现,居民会逐渐开始关注社区环境、孤寡老人照顾等带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的问题。这一点与阎军楠不谋而合。她认为,在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以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其服务能力为基础的。
离满足居民需求还差很远
2011年底,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刘轩做的《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调查研究》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按社区社会组织活动领域划分,文体活动类占47.1%,生活服务类占6.8%,社区事务类占16.2%,志愿服务类约占21.6%,其他组织占3.5%。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结构仍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文体活动领域,而进入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领域如社区治安、环境维护、助老托老等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十分有限,没有形成种类齐全、触角广泛、体系健全的格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周宇宏说。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康晓强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相伴随的社会转型,其成长的动力源自公民的社会需求结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郑琦在对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调研时发现,25岁以下的居民最希望建立社区便民服务和共同兴趣类组织,45岁以下居民比45岁以上居民更关注社区便民服务和社区建设。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便捷服务有所期待。
在丁传宗看来,通过梳理社区社会组织目前提供的服务和居民服务的需求来看,社区社会组织在挖掘居民内在需求,满足居民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方面还差很远。
阎军楠强调如果不抓好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那么社区社会组织所做的工作便不具备针对性,也无法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落地的问题。在他看来,社区社会组织挖掘居民需求的能力甚至比筹资能力更为重要。
政府和社会协同发力
阎军楠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力量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合作,“三社联动”模式也不会成功。
上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公益创投“相亲会”,使多方资源汇集社区公益项目的服务。2013年,组织街道范围的公益创投,仅望江街道便有50多个公益项目,筹措金额138万元。而组织全区社区层级的公益创投,入围100多个项目,筹集资金470多万元,惠及居民11万人。这不仅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还调动了政府、居民、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阎军楠认为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虽然是民非,但是却借助了政府的资源,才全面铺开了“三社联动”模式。
丁传宗在南门仓社区事务自管会的项目中也发现,如果没有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的社工助推社区社会组织1+1项目,没有专业社工的培训与指导,南门仓社区事务自管会不会有现在的成长。
“其实,通过这些模式发现,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很多都是由独立的第三方组织来进行的,但其背后都有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周红云说。同时,她认为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仅靠民政部门来扶持已经远远不够了,政府需要通过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但未必由政府来做。因为政府在实操经验及专业上不如专业的社会组织有优势。在她看来,政府扶持第三方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协调合作是可行性选择。
“社会组织在社区将大有可为。”在采访中,阎军楠一直强调此观点。他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要根据本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运用社工方法,让居民知道自己是社区建设的主体之一,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然后,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实现社会良治,切实解决社区建设多元主体动员问题及社区居民没有归属感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治理转型。
『玖』 一个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架构是如何通过建立的
通过建立起社会组织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