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户费用 » 榆林米脂县原油开户
扩展阅读
渭南市天然气开户手续 2021-12-16 12:20:24
井冈山期货开户 2021-12-16 12:02:48

榆林米脂县原油开户

发布时间: 2021-07-10 03:05:30

1. 子长县的地理

子长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横山山脉南麓南临永坪川,居延安地区北部清涧河上游。县境东端马家砭、南沟岔乡与清涧、子洲两县接壤;南部热寺湾、余家坪乡与延川县、延安市毗邻;西部安定镇、李家岔乡与安塞、靖边两县相连;北依横山山脉与横山县交界。子长县介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之间,东起马家砭乡西沟岔村,西至李家岔乡麻岭山村,最长处72公里;北起高台乡石窑台村,南至余家坪乡邢家沟村,最宽处55.70公里。子长县总面积2395.36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16%,占延安地区总面积的7%。
县城瓦窑堡位于东经109°39′、北纬37°08′,为子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瓦窑堡沿210国道至清涧县城49公里,至延川县永坪镇25公里,至延安95公里,至横山县城292公里(经绥德、米脂),至靖边县城281公里(经绥德、子洲),至子洲县城135公里(经绥德),至西安444公里。沿省道至安塞县城68公里。 民国初,境内仅有家庭妇女纺织、农村手艺匠和少数硝皮场、制毡坊、煤炭场等,且处于时断时续、难以为继状态,民众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用品则依赖外地输入。
民国二十三年(1934)始,境内大部辟为苏区,县苏维埃政府颁行保护工商业政策,境内工业得以恢复和发展。私营小煤窑、毡坊、酒坊、丝织坊、瓷窑等手工业作坊兴起,铁器制造业在陕北一带负有盛名。为适应战争需要,陕北游击队(后改为红27军)在今李家岔乡华里沟、羊儿砭、红崖湾、小草湾、阎家沟等地先后兴办由十多个小炉匠组成的兵工厂,打制矛、刀,修理步枪,制造土地雷、土枪等。二十四年(1935)春,陕北省苏维埃银行在瓦窑堡北川桃园村创办制币工厂,制造银币、铜币以及印刷纸币和布币。二十五年(1936)春,西北军委在今栾家坪乡下十里铺村创办修械所,瓦窑堡兴办有被服厂、鞋袜社等。六月,中央机关由瓦窑堡迁驻保安(今志丹县),境内为国民党军第84师高桂滋部和第86师高双成部占据,民间手工业和公营工业大多歇业或外迁。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初期,边区工业品外援尚未断绝,境内工业尚停留于小手工业作坊水平,部分行业受外货影响勉强维持,陶瓷业由于晋瓷输入濒临倒闭;硝皮场、毡坊受三边皮毛影响,力不能支;唯煤炭开采业、铁器制造业尚能立足。据民国三十年(1941)统计,子长县有炭窑12处、瓷窑3处、丝织厂5处、纸厂1处、铁匠铺50余家。民国三十一年(1942)始,私营、公营工业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生产资料基本达到自给。据三十七年(1948)统计,子长县有炭窑14处、丝织坊13处、瓷窑2处、铁匠铺60余家,有工业工人614人。瓦窑堡城内手工业作坊有磨坊、豆腐坊、屠宰坊、皮坊、成衣铺等16个行业146家。
1949年底,子长县有县属工业企业6个,年产值18万元。1951年,省、地机关开办于境内的工业企业或撤离或下放,大部分设备外运,少数笨重机械留交地方使用。
1953年,手工业者逐步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至1956年,基本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1958年,子长县出现“办厂热”,先后兴办各类厂矿企业1966个,其中炼铁、炼钢、炼焦、采煤、砖瓦、翻砂、油页岩、玻璃等工矿企业854个,由于脱离实际、贪多求快、盲目冒进,造成严重的劳民伤财后果。至1961年,“大跃进”时兴办的工业企业大多停办。
“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工业企业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搞乱,企业、职工靠吃“大锅饭”维持生计。
1978年之后,经过拨乱反正,贯彻执行“工业三十条”,抓企业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计有煤炭、石油、电力、砖瓦等18个工业行业,产品由原煤、简单机械配件和匠作工具制造发展到电、原煤、石油、水泥、机砖、日用陶瓷、半机械化农具、粮食加工品、服装等。1989年子长县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9个,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业产值)4440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424元,集体所有制企业5827元。1990年,子长县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2个,从业人员3751人,拥有固定资产3512万元,子长县工业总产值444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9691万元的45.88%。
2003年列为全省煤化工基地县,煤种为全国稀有的44—45号气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发热量、高粘指数等特点,被有关专家称为“天然化工精煤”。确立了“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探矿权、发展煤化工”的煤炭发展思路,生产原煤424万吨。煤化工工业园区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的100个县级工业园区之一。原油产量91.36万吨。子长县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到5834户,从业人员2.8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占到经济总量的24.14%,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子长县农业用地158.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7万亩,百万方以上水库3座、淤地坝932座。粮食生产以谷子、玉米、小麦、豆类为主,粮食总产8.55万吨。以养殖为主的草畜业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产值达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薯业、梨果、棚栽和蚕桑等补充产业迅速壮大。建成优质牧草基地40万亩、畜牧大乡5个、养殖大户659户,舍饲羊子存栏8.1万只,生猪存栏9.46万头,大家畜存栏1.5万头,子长县梨果面积13.5万亩,梨果总产达1.53万吨,其中水晶梨3万亩,建成陕北地区最大的水晶梨生产基地;实现了“万棚县”目标,蔬菜种植品种达22类69种,蔬菜总产7.8万吨;优质桑园发展到5万亩,年养蚕能力达9500张。生态环境建设进展顺利,1999年以来,子长县累计退耕还林(草)93万亩,与1998年相比,治理程度由10.05%增加到34.2%,林草覆盖率由6.16%增加到29.95%,生态环境总体上有了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貌开始显现,以205省道沿线为主的40个。
1998年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2000年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县、全省苗木基地县。子长县累计退耕还林(草)93万亩,退耕还林整体合格率达到99.66%。子长县林草覆盖率达到32.8%,城区达到63%。
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4亿元。子长县农业用地158.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9.1万亩,百万方以上水库1座,淤地坝909座。粮食生产以谷子、玉米、小麦、豆类为主,总产7.7万吨。以养牛、养猪为主的草畜业蓬勃发展,以棚栽、果桑、薯业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建成规模化养殖场20个,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种改良、饲草饲料加工和畜禽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薯类良繁基地,生产马铃薯32.5万吨,1995年、2012年分别被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洋芋之乡”和“中国绿色马铃薯示范县”;水果面积19.64万亩,总产达2.4万吨,被列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蔬菜种植品种达22类69种,总产11.5万吨;优质桑园发展到5.7万亩,年养蚕能力达1万张。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子长县自主研发的“秦篦2003蓖麻杂交种”获省级产品专利。

2. 陕西省榆林市有哪些地方

陕西省榆林市是世界少有的矿产富集区,全市原煤、天然气、原油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占全国总量的3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近年资源开发使当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脱贫速度远远滞后。榆林市财政收入过去5年翻了近3番,2005年达到67亿元,排全省第三。但这个财政大市12个县市区中有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市35%的行政村尚未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还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全省最多。神木县去年产原煤8200多万吨,是全国产煤第一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位居陕西省第一名,财政收入高达19.8亿元。但是这个县仍有贫困人口12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3左右。

3. 延安简介!

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3)榆林米脂县原油开户扩展阅读:

延安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

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

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

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4. 榆林是陕西最富的地方吗

“十一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出“陕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陕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奋起直追,乘势而上,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榆林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榆林市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发展竞争压力。全国各地都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千方百计抢占竞争制高点。谁发展得速度快、水平高,谁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大,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从榆林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面临着三大失衡问题和三大瓶颈制约。三大失衡:一是区域内南北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南北县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2005年南六县的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9.7%,人均GDP仅占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0%,地方财政收入总和仅占全市的3.2%。二是城乡之间收入失衡。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水平低1452元,比全省水平低24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3.4:1。三是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投资拉动型、资源输出型的粗放式增长。三大瓶颈:一是交通运输、二是水资源、三是生态环境。存在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发展不快所致,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也必须靠发展,而且绝不能是一般的惯性发展,必须是顺应发展大势,打破发展常规,发挥后发优势,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具备了良好基础和条件。经过这些年埋头苦干,榆林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GDP达到320亿元,增长18.1%,由“九五”末占全省GDP的4.8%提高到8.7%,比“九五”提高了5.4个百分点,综合实力由全省排名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人均GDP由“九五”的2377元增长到9723元,由全省平均水平的52%提高到99%;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1年至2005年GDP增长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0.8%、15.2%、16.3%、17.5%、18.1%),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改善,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财力与物力基础。同时,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形成了自主增长、多点支撑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明显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打基础、抓管理、上水平,城市软硬环境大为改观,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拓展了发展空间;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也造就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全市上下精神振奋,干事创业的热情日渐高涨,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越来越强。这些都构成了榆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成为目前榆林大好形势的显著标志。从发展大势上看,榆林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十分难得;从物质基础上看,榆林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已经搭起;从运行轨道上看,榆林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

二、高点起步,明确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榆林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发挥能源资源优势,挖掘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区位功能优势,统筹能源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城镇与农村、南部与北部、中省企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交通建设和生态治理三个方面的突破。据此,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即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化带动、信息化带动、科教兴榆和人才强市五大战略,大力发展能源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能源经济和城市经济是构成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主要载体;生态经济将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生态名市建设的同时,打造榆林新兴产业集群;区域经济要成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高榆林经济扩张力的功能经济。四大经济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十一五”期间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能源经济,带动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促进能源经济发展。

三、抓住关键,把握好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点

(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一是要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的新机制。坚持科学合理持续的开发方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走“信息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较效益高、加工程度高、工业化标准高、环境代价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煤电及载能基地、煤化工基地、煤油气盐化工基地。在开发方式上,坚持有限化、有序化、市场化、链条化、生态化和集团化的方针。二是要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煤炭。围绕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加快整合、改造现有地方矿井,提高生产能力和资源回采率,建设一批地方煤炭工业项目,提升地方煤炭开采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煤炭产量控制在1.5亿吨左右,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转化基地。油气。提高天然气生产净化能力,扩大石油勘探和开采面积,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到2010年,天然气产能达到120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8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盐。扩大勘探与开发,提高生产和转化能力,到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电力。加快“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建设,到2010年,形成8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利用煤电优势发展载能工业,形成500万吨载能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建设电源点的同时,配合“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使榆林电网与全国联网,规划建设500KV、1000KV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形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安全稳定的供用电网络。化工。以煤转变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化工工业,同时将煤、气、盐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化工生产,到2010年,力争形成4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甲醇、8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煤焦油加工生产能力。三是积极发展六大工业集中区。府谷火电载能工业集中区。以坑口火电基地为核心,发展电石、硅铁、金属镁等高载能产业,规划建设府谷庙沟门、清水川、段寨和郭家湾煤电一体化和府谷150万吨焦化项目。榆神煤电化工工业集中区。以煤电化工为主导产业,建设大型坑口电厂、甲醇装置、甲醇制烯烃(MTP)装置和聚丙烯装置、煤制油装置和大型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实现煤电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转化。榆横煤化工工业集中区。采用先进的煤液化制油工艺和合成油工艺,形成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国家级、超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榆米绥盐化工工业集中区。利用煤、气、盐综合配置优势,以盐化工产业为核心,规划建设30万吨聚氯乙烯、10万吨氯酸钠、200万吨工业盐、100万吨纯碱等项目。定靖油气化工工业集中区。扩大以定靖为中心的石油、天然气产能建设,提高天然气净化能力和石油加工能力。吴堡煤焦化工业集中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36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以“强五基、促五化”为重点,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从解决老百姓饮用水、行路、推广沼气、发展庭院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入手,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全面启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活动,重点抓好榆阳、绥德两个示范县区和靖边尔德井、米脂高西沟两个示范村建设,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数量,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村落向新村镇、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三个转变”。加快城市、工业园区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引导失地农民和农业人口向工业园区和城镇转移。要根据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特点,采取整村吊庄移民的办法,把不适宜居住地区的村民有计划、有组织地整体搬迁到北部风沙草滩区。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围绕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对外经济联系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加强骨干工程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信息网络体系。公路建设。建设“两横两纵”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搭配优化的公路运输骨干网架,实现以榆林为中心,连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到2010年,实现通县公路高速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65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2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建设。以拓展外连通道、增加路网密度、提高运输能力为目标,建成太原至中卫铁路榆林段、西安至神木铁路复线、能源化工基地铁路专线及绥德铁路枢纽工程,形成市内“两横一纵”铁路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54公里。机场建设。建成4C级机场,开通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航班,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水利设施建设。建设王圪堵、采兔沟、朱盖沟水库,开发黄河岩溶水,开工建设黄河调水工程。信息化设施建设。重点推进“1231”信息化工程建设,即一张宽带城域网(覆盖全市的信息传输城域网)、两个应用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三个服务中心(计算机技术服务咨询中心、榆林RA注册中心、计算机防病毒中心)、十大应用领域(政府办公、企业、城建、教育、医疗、金融、农业、旅游、社区、个人),把榆林建成连接晋陕宁蒙毗邻地区的信息中心和陕西第二信息枢纽。

5. 想知道: 白城市 洮南市南苑小区 在哪

位置的自然环境:洮南市吉林省西北部,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中心地带,总面积?5102平方公里的界限。东大安邻居,边界线长37.1公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科右前旗科右中旗乌兰浩特边境,边界线是264公里长,通榆县交界以南的边界110.79公里长;东北部和吉林洮北区省毗邻的边界长度131.58公里。
地形地貌:洮南市的地形是在东南向西北,城市的最低点过店淖尔海拔134.1米,,最高点为市区牛山,海拔662.5米,不断增加的趋势。北部半山区(大兴安岭余脉),中央微波平原,南部的沙丘。
气象数据:洮南市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大的季节雨热同季的特点。多风干燥的春季干旱和炎热的夏季降雨集中温带的秋季,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377.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8个月。年平均蒸发量是2083??.3毫米,年平均日照3005.3小时的平均年有效积温3000.5C180厘米,最高温度40.2C,最低气温33.3C土壤封冻深,平均初霜日期为9月27,终霜日为5月7日,次年,无霜期为142天。
,历史
洮南 - ,在洮儿童河南岸的名字命名。她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吉林省的西北部边境城市,被称为“百年古镇的都道府县说。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四千年前,有蓬勃发展的土地,计息。春秋隋唐朝代的东胡,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族裔生活在这个洮南集排除前,当太宁路,所拥有的奴儿干秘书科尔沁右前旗泰宁管辖下的行政区划的演变频繁。松散的沙漠都督府,辽,金,唐属台州市在其目前的位置洮南房子建于1904年,明,清。司法管辖区静安开镇,中曾根县,礼泉,在1913年,政府撤出设县,洮南县,在奉天后14 1945年8月,已连接到嫩江,辽宁北部,黑龙江省,1954年6月,划归吉林省,1958年10月合并前白县12个乡镇洮5月国务院批准的县。 21日,1987年撤县设市,洮南市。
三个行政区划
白城市洮南市,吉林市辖16个乡镇(包括少数村2),5个镇,6个区办事处。
人口的民族
2000年底洮南市总人口431699人,其中包括汉,蒙,满,回,朝鲜等15个民族,市区人口121401人,占了总人口的28.1%。
5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耕地274万亩。(农村人均耕地约10亩),约208万英亩林地232万亩的草原,丘陵,总面积1517?30万亩。
水资源的七个孩子洮河流域内大小河流的支流嫩江,境内156公里长的蛟流河是洮儿童在70公里长的河的支流。群昌,创业中型水库两个水的存储容量126800000立方米,39郭家岭,四海气泡的大小泡沼。43.6亩表面鱼水为32.6万亩,18万亩的鱼水,15.4亩qianweitang,可收回芦苇面积??720万亩,年产8000吨的芦苇。全市总水资源5.42亿立方米米的/年,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4.48亿立方米/年。
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总量的2.29亿立方米,主要是杨树,松树,榆树,柳树,森林覆盖率达到9.51%。
矿产资源:铜,铝,铅,锌,铁,金,银等金属已探明煤,珍珠岩,石灰石,高岭土,膨润土,黄石等20多种非金属。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220余种药材,如防风,甘草,麻黄草,蒺藜。
专业:黑水西瓜,绿豆的大鹦鹉,四个热(辣椒,烟草,大葱,大蒜)蓖麻油万宝粉条,杂粮,新鲜蔬菜。

6. 帮忙了解一下榆林市

榆林概况

自然地理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最大的红碱淖湖面积67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沙漠湖泊。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行政区划 全市辖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12个县区,222个乡镇,5676个行政村。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为国务院1986年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人口333.7万,其中农业人口287.6万,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19.6亩。
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东晋时匈奴人赫连勃勃在西部(今靖边县北部)统万城建都,称大夏国。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先后设有专员公署.行政公署,2000年7月改为地级市。历史上,秦朝扶苏、蒙恬,汉朝李广,唐朝尉迟敬德、郭子仪,宋代范仲淹、杨家将、折家将,明朝余子俊等名将曾镇守于此2。本市曾先后涌现出赫连勃勃、宇文恺、李继迁、杨继业、折可行(折赛花父)、韩世忠、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革命史实 榆林具有光荣的斗争传统,明末,由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1900年8月,本市三边(定边、安边、靖边)爆发了义和团反天主教的斗争,一直延续到1946年三边解放,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教案。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民主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1924年绥德师范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7年爆发的清涧起义,是西北地区向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1934年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我市8个县30多个村庄战斗生活一年多,在这里发表了《东征宣言》,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和《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认务》等光辉著作;在这里召开了党中央特别会议、小河会议;指挥了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作出战略反攻决策,下达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进军令,领导和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解放战征;在这里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多数劳动人民一边"。当时,陕北人民在欠收、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仍响亮的提出:"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等口号,全力支援前线,发生过一年七次交纳公粮的感人事迹,谱写了兄弟争先、父母送子、妻子送丈夫参军的壮丽赞歌。佳县民歌手李有源情不自禁地高唱《东方红》,唱出陕北人民热爱领袖毛泽东、热爱党中央的真挚感情。柳青的小说《铜墙铁壁》、杜鹏程的小说《保卫延安》、张映文的《扶我上战马的人》、张俊贤的纪实小说《红太阳从这里升起》以及电影《悠悠故人怀》、《沙家店粮站》、《巍巍昆仑》等都是对这一段历史的写真。革命战争年代,榆林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有两万多人,涌现出李子洲、霍世英、杜斌丞、李鼎铭、张季鸾等一批革命先烈和著名人士,哺育了刘澜涛、马文瑞、郭洪涛、安子文、张达志、阎揆要、张秀山、贾拓夫、赵苍壁等一批重要的革命家和党的高级干部。
资源禀赋 矿产资源优势突出,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罕见,举世少有,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探明1460亿吨,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035%)、中高发热量(28.470-34.330mj/kg)的优质环保力煤和化工用煤,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 ,是迄今我过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在我市靖边、横山两县,气田储量丰度为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机硫级微,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小。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292万吨。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沙等资源。市内自产水资源总量30.9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7.81亿立方米。榆林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 “ 科威特 ” 。八十年代以来,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在神华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接参与下,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建设资金 300多亿元,基本形成以大柳塔为中心的现代化煤炭基地,在靖边建成亚洲最大的天然净化装置,并实现向北京、上海、西安、银川等十几个大中城市供气。1998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截止目前,国家和地方已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亿元,形成4000万吨原煤、40亿立方米天然气、250万吨原油、2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和近6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初步形成以煤炭、油气、电力、化工、建材、轻纺为主的工业体系,能源化工基地初具规模。目前,榆林已成为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建设的重要源头。
风景名胜 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使榆林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以及李自成行宫,秦始皇长子扶苏、大将蒙恬墓等。榆林民风淳朴,是陕北民间艺术之乡。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昂的信天游、千姿百态的绥德石狮、细腻秀美的三边剪纸,以及浓郁的黄土风情和丰厚浑朴的生活底蕴,风靡海内外。
生态环境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进入 “ 九五 ” 以来,国家把榆林列为防沙治沙重点地区, 12个县区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 “ 三北 ” 防护林四期等一批重点工程。榆林人民几十年坚持 “ 南治土、北治沙 ” ,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0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5%,;年减少入黄泥沙2.4亿吨,比五十年代减少45.2%;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30%,林木保存面积1629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由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漠。
基础建设 铁路有3条,包(头)神(木)铁路全长189公里,境内48公里;神(木)朔(州)铁路全长274公里,境内100公里;神(木)延(安)铁路全长385公里,境内299.9公里。形成 “ 一纵两横 ” 铁路总骨架。全市公路总里程 201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77公里。中国首条沙漠高速公路、陕蒙半幅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车,府谷一级公路也将建成。榆神高速公路也将开工建设。公路密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以210、307国道,包神府、榆靖西省道为干线的公路网络。航空,目前开通西安、包头的航班。电力装机容量57.5万千瓦,电网有330千伏线路两条,总长268公里,330千伏变电站两座,变电容量600千伏安,110千伏线路全长1485公里,主网架覆盖全市。通信,济银、西呼两条国家一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6万户,城区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4.8部,移动通讯用户35.5万户,互联网用户2.2万户,是陕西第二大通信枢纽。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成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乡乡通程控电话。
榆林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区域之一。经过建国 50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榆林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5%。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1.4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收入完成19.8亿元,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22.7%。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为今后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结实基础。
展望新世纪,榆林后发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完全有条件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突破、率先开发,实现由资源大市走向经济强市,成为陕西以至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陕西省 “ 三步走 ” 规划要求,我们在深化市情认识、总结过去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使榆林经济总量跻身于全省前列,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建成具有先进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建成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环境。第一步,从 2003年到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比2000年翻一番,力争达到2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800元,多数县乡或乡村基本达到或接近小康。第二步,从2007年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9%,达到400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4万元,基本建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陕西畜牧业基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成为陕西经济强市。第三步,从2011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达到12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2万元,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 “ 三大目标 ” 。

7. 求助:陕西榆林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榆林经济发展连续五年以16%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85.04亿元,同比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亿元,增长30%,高出全省9.3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出口总值达5119.7万元,增长30.6,全年引近国内资金实际到位56.3亿万元,增长298.7%,财政总收入共计完成40.3亿元,增长5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5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3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1652元,增长14.9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9.28亿元,贷款余额184.8亿元,分别增长34.1%和20.7%。农业总产值23.36亿元,增长44%,粮食总产量131.72万吨,增长50.2%,畜禽总产量968万头(只),增长6.82%,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62.11万千瓦。盛产黄河滩枣、大明绿豆、陕北羊子、陕北洋芋、沙漠蔬菜和三边荞麦等六大名牌产品,都是具有广阔市场的“无公害绿色产品”,其中大明绿豆、红小豆、荞麦远销港澳台、日本等海内外各地,榆林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为煤炭、油气、电力、化工,增加值达到88.7亿元,增长28.7%,全市工业总产值235.5亿元,增长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45亿元,增长42.3%,煤炭产量达到4405.4万吨,增长8.1%,天然气9.5亿立方米,增长20.4%,原油410万吨,精甲醇32.86万吨,增长50.5%。市内发电量39.52亿千瓦时,增长20.9%。地方传统工业名优产品毛线、毛毯、地毯、皮革、羊毛防寒服质优价廉,满载着榆林人民的淳朴灵秀而享誉四方。 榆林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最终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探明1660亿吨,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最近,吴堡县境内探明特优焦煤储量15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主储区在靖边、横山两县。最近,米脂、清涧境内也发现大型天然气田。石油,预测储量11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油源主储区在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县。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市内自产水资源总量30.9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7.81亿立方米。榆林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亿元,位居全国各地市前列,成为未来国家能源重要接续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榆林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进入新世纪,榆林资源开发以实现“三个转化”为方向,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开发正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西煤东运形成以大柳塔为中心的现代化煤炭基地;在靖边建成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西气东输已实现向北京、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供气;西电东送工程落在榆林,榆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火电生产基地。1998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8.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成藏及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到三叠纪主要受控于华夏系、纬向构造体系及贺兰“山”字型体系,形成了相应的古隆起和坳陷带,这些隆起和坳陷对油气成藏和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4.2.1 奥陶系成藏特征与分布

在华夏构造体系和纬向构造体系及贺兰“山”字型东翼及东翼反射弧控制下,该区奥陶系处在长期稳定的克拉通盆地内,古构造、古沉积体系、古侵蚀面、古岩溶以及多期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控制着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

图4-39 鄂尔多斯盆地中—古生界含油气系统评价图(SN向及EW向剖面)

表4-15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表

4.2.1.1 发育有丰富优质的平凉组海相烃源岩

盆地西、南缘广布的台缘深水斜坡相平凉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自晚三叠世末开始进入生油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生烃高峰阶段,为形成古油藏和气藏提供了物质基础(图4-40)。

4.2.1.2 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长期控制着天然气的汇聚

晚侏罗世以前,在NE向华夏系控制下,盆地中央古隆起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为盆地西、南缘平凉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向古隆起及其周围运聚形成古油藏创造了条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随着古地温的增加,在古油藏内,逐步完成了古油藏向古气藏的转化。早白垩世末至今,随着盆地西倾大单斜的形成及中央古隆起的渐趋消失,古油藏内的热裂解气逐渐向盆地的东北方向实现二次运移,最终到达了靖边风化壳而聚集成大气田,甚至部分天然气继续向北东方向到达塔巴庙地区风化壳中成藏。自早白垩世末以来盆地主体呈现的西倾大单斜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构造活动微弱,控制了天然气的汇聚过程。

4.2.1.3 古风化壳岩溶作用程度是成藏的主要因素

在古风化壳的岩溶高地及斜坡部位,岩溶作用与物理风化作用并存,产生多种类型孔隙发育、物性良好的储渗体,为大中型气田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储集和圈闭条件。同时由于物理风化剥蚀作用的不均一性,造成沟壑纵横,为天然气的运聚创造了良好的通道。其上区域性的铝土岩盖层及上古生界泥岩起到了良好的封盖作用。因此古岩溶高地及斜坡部位的储渗体直接控制着下古生界气藏的分布,靖边气田就位于岩溶作用最为发育的岩溶斜坡地带(图4-40 至图4-42)。

4.2.1.4 白云化作用是成藏和高产的决定因素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多期、多种成岩作用使其形成多种类型孔隙发育的储渗体。同生期白云岩主要形成晶间孔,早同生期形成选择性溶蚀的铸模孔、膏溶角砾孔及晶间溶蚀孔,表生期加里东末期大气淡水淋滤形成大量溶蚀孔、洞、缝,是该区风化壳储层次生溶蚀孔、洞、缝发育的关键阶段;晚成岩期,沿缝合线形成压溶缝、脱羧作用形成溶蚀孔洞和角砾间缝。经过上述成岩和古岩溶作用,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形成了低孔背景下具有较高孔、渗层段的非均质储层。勘探实践证明:加里东期风化壳普遍含气,但产能差别较大,有的高产井产能很高(>100×104m3/d),而有的则产能微弱,表明成岩作用对下古生界奥陶系的成藏和高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4-4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气田与烃源岩关系图

4.2.1.5 上覆石炭系盖层与气层上倾方向膏盐岩性封堵是成藏关键

就靖边气田而言,不但有上覆石炭系底部的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封盖,也有顺层上倾方向的马家沟组膏盐提供的封堵作用,从气田探明和控制的含气面积来看,基本分布在本溪组地层尖灭线以东和马家沟组膏盐尖灭线以西所夹持的范围内。

图4-4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气田与储层关系图

4.2.2 上古生界成藏特征及分布

上古生界以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为气源岩(图 4-43),以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砂岩为储层,以山西组上部泥岩和石盒子中上部泥岩为盖层,组成下生上储型、自生自储型含油气系统,总体分布为NE向。

图4-4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图

a—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剖面图;b—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层位图

4.2.2.1 成藏组合

1)山 1-下石盒子组含气组合:成藏期较晚(晚白垩世),以溶蚀孔隙为主,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的苏里格、乌审旗气田。

2)太原、山2 含气组合:成藏期早(早白垩世),粒间孔隙为主,分布于东部榆林和米脂地区。

3)本溪-太原组含气组合:为自生自储式,成藏期早,太原组二段砂岩、灰岩为储层,其上泥岩为盖层。分布局限,见工业气流井仅分布在盆地东部榆林南北,子洲及镇川地区。

4)上部石盒子、石千峰组次生成藏组合:成藏期晚,储层以溶蚀孔隙为主,物性较好,储层为盒2、盒3 和千 5 砂岩,气藏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北部的神木—榆东几个井区,气藏规模较小。气源对比发现碳同位素由深到浅变轻,表明天然气是由下向上运移造成的。

4.2.2.2 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规律

(1)不同地区、不同天然气成藏组合的主控因素

上古生界为同一个含油气系统,具有相同的岩性圈闭类型,因而厚度、物性好与差及泥岩隔层厚度,就成为成藏组合的主要控制因素(图4-44)。

石盒子组泥岩厚度自西向东减薄,苏里格地区泥岩发育,盒 7 以上成为盒8 气层的主要盖层,形成了苏里格大气田,而其下山西组(山2 段)在此地区沉积地层厚度变薄,砂岩不发育,单层厚度小(3~5 m),平面上多为不连续分布,物性也差,砂岩多为干层,没形成山2 气藏。其东乌审旗气田也因其盒8 段储层之上有好盖层,形成气田,山2 仅在其南部陕参 1 等几口井见工业气流。

在榆林地区山西组沉积了较厚的砂泥岩地层,砂岩发育,厚度一般为 10~15m,SN 向呈条带状分布,其上山 1 泥岩相对发育成为盖层,形成了山2 大气田。

本溪-太原组气藏,气藏受储层物性、局部构造、东侧水动力封闭等多因素控制,形成自生自储型障壁岛砂体气藏,太原组上部泥岩为盖层,其下太2 砂岩储集天然气。

图4-4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与烃源岩关系图

东部神木-子洲区(带),气藏形成条件较复杂,有储盖条件因素,也有砂体分布差异影响,如在南部镇川、子洲等地区则受局部鼻状构造和岩性遮挡因素共同控制而形成气藏。另外区(带)内裂缝发育程度远大于其西部地区,因此有人认为千 5 气藏是次生的就缘于此。此外由于东侧为盆地边界大断层,与周边水体可能有牵连,是区(带)上气井产水多的一个影响因素。

(2)纬向构造体系的伊盟古隆起控制了上古生界砂体展布和天然气聚集

晚古生代,与内蒙古地轴拼接形成大型古陆,成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物源区,宽度超过200km,面积大,物源供给充分(图4-45)。

盆地北部的伊盟隆起形成于晚古生代早期,在其控制下,下古生界奥陶纪地层由南向北剥蚀尖灭,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向北超覆尖灭。古隆起西高东低,构造轴线 NNE 向(东胜—苏 6 井—盟 6方向)。早白垩世东部强烈抬升,形成现今构造面貌。

图4-4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运聚单元图

受北部伊盟隆起的影响,晚石炭世太原期到二叠纪中晚期下石盒子期,形成上古生界山西组、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多期次、多条曲流河-三角洲砂体,由北向南延伸远,厚度大,分布面积广。

海相三角洲砂体:分布于太原组和山 2 段,石英砂岩发育,以山 2 段砂体规模最大,呈带状分布,向南延伸,累计厚度20~30m。

湖泊相三角洲砂体:山 1 段湖泊相三角洲砂体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体呈带状向南延伸,厚度15~20m,主体带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北高南低与斜坡走向呈小角度相交,造成主砂体部分自南向北逐渐抬高,这就形成了烃类由南向北运移的大载体,也是烃类储集的有利场所。

在储层发育的下石盒子组盒8 和山西组山2、山 1 沉积时,从北部物源区沉积开始,砂体向南西方向延伸,厚度变薄,宽度变窄,主河道东西方向呈透镜状。多期次的沉积,使得砂体在空间上相互叠置,构成复合连片分布。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砂岩等厚图上可以划分出几个砂岩发育条带,均为河道沉积多期叠加的结果。

古生界的砂体主要受三角洲体系中的分流河道沉积相带的控制,以山西组山2 段为例,很好地展现了砂体的分布和厚度特征受山2 段底界岩相古地理环境的控制(图4-46)。

图4-4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与储层关系图

河流相砂体主要分布在石盒子组至石千峰组。其中盒8 段—盒 6 段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石千峰组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各层段砂岩厚度 15~30m,砂体规模变化较大,成为气藏的主要储层。

这些条带状的砂体,有的处于烃源岩之中(山西组),有的位于上方(下石盒子组),其东南部临近生烃中心,气源充足,使山西组、石盒子组成为上古生界二套重要的含气层系。

同时,古隆起斜坡部位为三角洲平原的水下部分,受动荡的水体淘洗使储层物性较均一,成为优质储层,使山西组气藏主要分布于此,向南到三角洲前缘砂层厚度变薄,物性不如前者。

目前在山西组,石盒子组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占鄂尔多斯天然气探明储量的 70%以上。

图4-4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 2 段砂岩厚度图

a—山2段砂岩厚度等值线图;b—山2段底界岩相古地理图

(3)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砂体为天然气运移的指向区

在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下,伊陕斜坡为一向西南方向倾斜的平缓斜坡,在侏罗纪已具雏形,早白垩世东部强烈抬升,伊盟古隆起形成现今的构造面貌。使盆地东北部成为流体运动时的低势区域。生气中心位于榆林至延安一线,具有较高的流体势,东北部低流体势区成为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指向,对上古生界砂体聚集成藏起关键性的作用,而盆地东及东北方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形成是一聚气驱水的过程,具有深盆气水体封闭特征。气源岩在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纪末期进入最大生气高峰期,生成大量烃类气体,这些气体首先在源岩中的砂岩聚集,随着气量增多,在压实和膨胀作用下产生压差驱动,进入相邻的主河道砂体中聚集,并以南北向的砂岩体为输导体,再向北部高部位低流体势区运移聚集,形成多种类型气藏。

(4)广覆型生气及成藏

上古生界本溪-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分布面积大,生烃广泛。生烃的范围大,占勘探面积的72%。总生烃量大,区内有东、西两个相对的生气中心。近距离运聚成藏的结果,东部形成了大气田。已发现的大型气田均分布在生气强度大的地区。

西缘地区生气强度较小,由于在燕山期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断裂发育,天然气散失量较大,保存条件不佳。目前发现的小气藏均分布于乌达和韦洲两个小生气中心的周围。伊盟北部和渭北隆起一直未能发现大型天然气田,远离生气中心是原因之一。

纵向上,太原、山西组气源层内部及其邻近石炭-二叠系储集层发育,成为天然气聚集的主要场所。钻井统计结果显示:本溪、太原、山西组气源层内部砂岩气层、含气层钻遇率最高、其次为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最差。

(5)高效储层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要场所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基本上是一套低孔、低渗致密性的储集层,但在低孔、低渗的背景上仍然有相对高孔、高渗储集层的存在,统称为高效储层。勘探实践证明,高效储层主要分布在苏里格庙、榆林和横山堡等地区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地区,岩性以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为主体,储层物性较好。为天然气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6)斜坡背景上的鼻状构造与条带状的砂体良好的配置形成天然气的富集区

在榆林陕 118 井区为典型的箱状鼻状构造,其上是山 2 段地震预测砂体比较厚的地区(20~25m),计算储量的有效厚度大于 15m。最厚为 23.8m(陕 141 井),陕 205 井区砂岩厚度大于 15m。长2 井和陕 9 井区块属于上述二者间的宽缓鼻子,砂体发育程度变化大,长 2 井有效厚度 25m 以上,而陕 9 井只有 7.5m,但二者产气量均大于 10×104m3/d。

榆林南陕217—209 区块山2 已成为开发区,开发效果很好,砂岩有效厚度约 10m,也处在鼻状构造背景上。

(7)区域斜坡为天然气保存创造了条件

盆地在早白垩世末期形成的东高西低的区域斜坡,其后构造断裂活动很弱,为岩性圈闭中天然气的保存创造了条件。

在盆地上古生界各层系的构造图上,在简单的斜坡上仅发育了一些局部的鼻状构造,尚未发现切割上古生界各层系砂岩体的断层,从而减少了天然气向上沿断层运移扩散,因而有利于气藏的保存。从含气层位相对稳定上可证实这点,如苏里格气田主要为盒8 下局部山 1 含气,其上无气藏。榆林气田为山2 含气,盒8 等层位基本不含气,但是在盆地东部神木一带可能存在局部的小断层和裂缝,天然气上窜到盒 6、石千峰组等。盆地北部由于晚期抬升保存条件较差。

东西方向上由于砂体多相变为河湾泥质沉积,砂岩尖灭或物性遮挡,从而阻止了天然气向东侧构造高部位的散失。

4.2.2.3 成藏主控因素

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在华夏系和纬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下,天然气藏主要为水动力和岩性双因素控制的复合型的天然气藏。

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层联合封闭,使无构造圈闭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了聚集油气的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商业性油气藏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该类油气藏形成于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挠曲带、单斜砂岩储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带及地层不整合附近。

盆地北缘盒8、山2 等大型天然气藏就属于这种圈闭,其依据:

1)不同层系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的带状砂体控制天然气的聚集,其砂体中气-水分布倒置,北部物源方向构造位置高,但水多气少,气层含水饱和度高(盟 4—盟 8—盟 5 以北),试气见水层井多,出水井普遍。

2)伊盟隆起低台阶为单斜(西倾)背景上发育鼻状构造及挠曲等,无完整构造圈闭,只能在与砂岩尖灭匹配后方可形成圈闭成藏(图4-47)。

3)不同层系的砂体(尤其是山 2、盒 8)发育致密储层为主,非工业性储层占砂岩总厚度的73.3%(226 口井统计结果3720 层砂岩,干层 2727 层),有效储层约占 30%,纵、横向上分布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局限性(据长庆油田)。

4)气藏压力系统多变,在不同层位和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别,并非是统一压力系统,常见有低压、超低压和正常压力,也见高异常压力,具有多变性。盆地中地层压力变化较大,如周边淡水属于正常压力系统,盆地内各层位的气藏有着不同的压力系统,如苏里格盒 8、山 1 为低压异常;榆林区山 2为正常压力局部低压。神木石千峰气藏各含气点压力均不同,压力系数波动范围大,从 1~0.3 不等。

图4-4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圈闭条件图

5)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广覆型生气特点,盆地面积 25×104km2,烃源岩分布面积达 23×104km2,生烃强度大于10×108m3/km2的范围占烃源岩面积的78.3%,占勘探总面积的72%,总生烃量大。但在广覆型生烃的基础上,盆地东、西各具有相对的生气中心。烃源岩多期生烃,至今仍有供气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北部天然气不断散失仍可成藏,并有较高产能的原因之一。

4.2.3 中生界成藏特征及分布

全盆地总体在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系及“山”字型东侧盾地控制下,西缘“山”字型脊柱参与了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已发现多个油气藏,并在安塞、西峰、姬原等地区发现几个亿吨储量区。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主要受三角洲前缘砂体、烃源岩、区域背景下的低幅度构造及古构造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延长组油层分布面积大;含油层段多,生储盖组合多;以低孔低渗为主、岩性油藏为主、低压低产为主。

因此,表现出中南部沉积相展布总体为NE 向,西缘中生界展布又受控于“山”字型脊柱构造,其砂体走向近SN向至NNW向,盆地南缘受渭北隆起所阻拦。

4.2.3.1 烃源岩控制了油田的分布

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暗色泥岩厚 300~500m。有机质类型为腐殖—腐泥型,有机质演化目前处于成熟阶段,早白垩世大量生烃、排烃,油源十分充足。

平面上,生油区范围内的砂体,具有最先聚集石油的优势。目前发现的志靖-安塞油田、西峰油田、姬原油田以及外围地区。另外,延长组烃源岩于早白垩世大量排烃,在此期间及在此之后,盆地南部的广大地区始终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陕北地区长期处于低势区及运移的主要方向,对石油聚集十分有利(图4-48)。

同时,纵向上油气的分布与烃源岩亦具有一定的关系。

4.2.3.2 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油气聚集的良好部位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了三大沉积体系,即西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北部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西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各个亚相,由于其距离油源的远近不同,在捕获油气的优先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等亚相中,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砂体发育,储集性能良好,距离油源近等特征,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相带(图4-49)。

图4-4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田与烃源岩关系图

盆地东北部的延长组三角洲相砂体以长 10、长 6、长3 期最为发育,厚度大,范围广,以三角洲平原及前缘相砂体为主,单层厚20m上下,平均孔隙度为 12%~15%,渗透率为(1~10)×10-3μm2,岩性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及次生溶蚀孔,有利于石油储集。

志靖-安塞地区经过二十几年的勘探开发,发现了安塞、志靖等 5 个油田,为盆地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另外,富县地区和旬邑-宜君地区油田亦属该沉积体系。

盆地西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发育在下部长8 期至长 6 期,上部长2 期至长3 期砂体大面积缺失。下部长8 期至长 6 期砂体分布于石沟驿一环县一庆阳—泾川及渭北地区,单层厚 10~20m,平均孔隙度为 10%~12%,渗透率为(0.2~5)×10-3μm2,对石油储集也很有利。在该三角洲沉积体系上,发现了西峰油田以及镇泾的曙光油田。

图4-49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田与储层关系图

4.2.3.3 大型岩性圈闭是石油聚集的有利场所

盆地东北及西南发育两大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有盐池三角洲、定边三角洲、安边三角洲、志靖—安塞三角洲、延安三角洲、富县三角洲、黄陵三角洲、西峰三角洲,呈裙带状沿湖盆周边分布。砂体呈NE向带状或透镜状展布,单个砂体长 50~80km,宽 10~30km,面积 500~2000km2。与上倾方向及顶部的泥岩组合成大型岩性圈闭,是石油聚集的良好场所(图4-50)。

大型岩性圈闭是伊陕斜坡和渭北隆起北部最主要的勘探目标。

图4-5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长9、长10沉积相与油气分布

a—长8沉积相与油田分布;b—长9沉积相与油田分布;c—长10沉积相与油田分布

4.2.3.4 盆地西缘逆冲带油气聚集的主要部位

该油气聚集带主要表现为断层和背斜的控制,发育地区主要在盆地的西部边缘。西缘逆冲带,形成大量断层及背斜构造,两者共生形成断背斜,油气富集。如侏罗系构造,是一个断背斜,其长轴走向NNE,延伸长约2.8km,轴部被走向NNE的逆断层切割,对侏罗系油气藏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

马家滩油田北侧的李庄子油田为一NW—SE向短轴背斜,内部发育 4 条断层。油藏严格受构造控制,背斜分为南北两个高点,北高点高,油层分布在构造高部位,高部位油气明显富集且单井产量高,构造低部位单井产量低。同时,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也比较明显,断裂附近单井产量较高,远离断裂,产量逐渐降低。

因此,盆地西缘以寻找构造圈闭为主。

4.2.3.5 区域背景下的低幅度鼻褶构造

延长组地层在平缓西倾的大单斜背景上,由于岩性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幅度鼻褶,两翼近对称,倾角小于2°,幅度一般 10~20m,不超过 30m,闭合面积小于 10km2,上倾方向或由于剥蚀被上覆侏罗系泥岩遮挡,或由致密砂岩形成遮挡,低部位及侧翼以泥岩形成封堵,岩性的遮挡作用与鼻褶的控制作用相配合而形成圈团。这类微构造平面分布规律性差,构造形态和相对幅度主要受砂体发育程度的控制。在无明显的圈闭构造情况下,差异压实鼻褶构造控制着油气相对富集的程度。实际上,迄今为止在陕北地区找到的三叠系油气藏均处于这种低幅鼻褶之中。

陕北直罗油田主要目的层为长2 段,是一个相对幅度 15~20m 的微型鼻褶,其上倾方向与下侏罗统富县组泥岩相接触形成封堵,侧翼相变为泥岩而形成圈闭,由于鼻褶的幅度小于油柱高度,油水分异差,整个油藏均处油水过渡带,但不同的构造部位含油丰度有差异,高部位的原始含水饱和度相对较低,一般在 50%~75%之间,而侧翼原始含水饱和度一般大于80%,甚至超过 90%。

图4-51 姬塬地区油气分布与低幅度鼻褶图

(据长庆油田)

在姬塬油田,从长4+52顶面构造图上可以看出,目前所有已发现的长4+52油藏多处于构造高部位,即呈近EW向展布的鼻隆部位(图4-51,图4-52)。因此,姬塬地区长4+52油藏是在岩性圈闭背景上受构造控制的典型的构造-岩性油藏。在剖面上,沿构造线方向,形成由东向西,构造一次抬高并在局部地区形成低幅度构造,在区域背景下形成不同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聚集成藏。垂直构造线方向,形成多个隆坳相间的格局,在凸起部位形成油气的聚集。

图4-52 姬塬地区平行构造线油藏剖面图

(据长庆油田)

该规律表现也比较明显。在川口油田,长62油藏顶界面局部发育低幅度鼻状隆起,构造幅度10~15m,高点位于剖14井—曙开2 井区,钻探和测试成果显示,沿构造上倾方向及局部隆起部位油气富集程度逐渐提高,饱和度增大。富县探区中富18井区也为NW—SE向低幅度鼻状构造,是油气富集区。

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区域背景下的低幅度鼻状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是盆地南部、镇-泾、富县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图4-53,图4-54)。

图4-53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 9 段油田分布图

4.2.3.6 前侏罗纪古地貌控制油藏分布

延安组油藏主要分布在其下部的延 10 和延 9 油层组,二者储量约占侏罗系总储量的 90%以上,而延 10 油层组下部底砾岩中的油气占侏罗系总储量的 50%左右。侏罗系泥岩及煤系研究表明,侏罗系暗色泥岩和煤层不具有大量生成石油的能力。油源对比成果为上述认识提供了依据:侏罗系底部原油与延长组原油性质相近,均有低黏度、低含硫,比重、凝固点及含蜡量中等的特点。碳同位素比值(C12/C13)相近,分别为 91.51 及 91.52,仅差 1‰。侏罗系原油普遍具有下富上贫,下轻上重,向上氧化程度增强,比重增大,轻质馏分减少,较下伏延长组原油性质更好的趋势。这些特点说明其来源为下伏的延长组烃源岩。

图4-54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 62 段)岩性油藏图

侏罗系沉积前,印支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平缓斜坡,延长组顶面遭受剥蚀,河流发育,甘陕古河横贯盆地中部,呈EW向展布,宁陕、蒙陕、庆西3 条二级古河近 SN 向展布,在白豹一带汇入甘陕古河。这几条大河将盆地切割为姬塬、演武、子午岭、靖边四大高地。古河谷两侧发育一系列次级河谷,呈树枝状分布,间距3~5 km形成沟谷纵横的古地貌景观,控制了侏罗纪早期沉积及延安组砂体展布。

侏罗纪早期下切的古河道沟通油源,为油气向延安组运移提供了通道。富县组和延 10 层是在古地貌基础上填平补齐式沉积,造成侏罗系底砂岩与长 1 至长3 地层的广泛接触,延长组生成的油气沿侵蚀面向河谷两侧的延安组砂体运移,如遇圈闭就可聚集成藏。古河道两岸的斜坡带处于沉积相带及石油运移的有利区域,因而也是石油聚集的最有利部位。

侵蚀面上覆地层的局部构造面貌与侵蚀面起伏形态完全一致,主要分布于古河挟持的残丘阶地及汇水三角洲地区。这是一种以古地貌起伏为基础,以上覆沉积差异压实为主导的差异压实构造,具有早期形成及继承性发展的特点,为石油运移的指向区。其成因与侵蚀面起伏及河流砂体展布有关,因而这种构造总是与侵蚀残丘及河流相砂体相伴随,并且成群成带分布。这些地区还处于油气运移的最有利区,因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压实构造油藏。

9. 有14天假期,从北京出发自驾游,求推荐路线。。。

1、最具民族特色的风情之旅:北京——西域 路书:北京——西安——嘉峪关——乌鲁木齐——五家渠市——乌苏——精河——赛里木湖——果子沟——吐鲁番——敦煌——伊宁——武威——兰州——西宁——青海湖 重点推荐:
●赛里木湖 透明的湖水,风吹起的涟漪像是蓝色水晶表面的褶皱,水底的石头晶莹发亮仿佛触手可及,但却是在至少有两米深的湖底,站在湖边甚至能看见10米外的湖底的石头。湖水冷而甜,甜得沁人心脾。当地人说这湖水因为含矿太多是不能喝的。真是的啊,随手从水里拣起一块石头,就能看见石英和云母的特征。在湖边看日出,别有一番滋味儿,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天鹅呢。 ●伊宁市附近的达那拉提草原 风景不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就是被人为开发了很多旅游项目,欧洲度假村和滑翔伞项目等,失去了原始草原味道。 ●塔尔寺 是藏传佛教的四大中心之一,是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的壁画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颜色艳丽经久不褪,相比之下,敦煌壁画的颜色就要黯淡许多。
路况:西部的公路基本都不好,而且过路费也较贵(除新疆外),陕西、宁夏等地区的警察较多,每天能跑700公里左右,不建议驴友开小车去,要开也要开切诺基这样的越野车。
4 最人烟稀少的寂静之旅:北京——四川四姑娘山
路书:从北京走京石高速,到石家庄后转上了太旧高速。在太旧高速的尽头我们转上了大运高速。大运高速贯穿山西南北,是山西省内的重要干线公路。路况很好,车辆稀少,走起来非常舒服。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到达四姑娘山。又从四姑娘山经四川、重庆、湖北、河南、河北回到北京。 重点推荐: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西南10公里处,是一座古老的佛教禅院。西厢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普救寺也因此驰名中外。寺中有一个舍利塔,老百姓俗称莺莺塔,也是寺内一大奇观。当你站在塔西20米处,以石相击,塔顶会发出酷似蛙鸣的回音。这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门票价格35元。 ●九寨沟 沿途走栈道,路好走,都是下坡,但确实也需要一定的体力。栈道修得非常好,游人很少,因为来九寨沟的游客90%以上是团队,而团队的导游决不会把客人领到一个如此消耗体力的游览路线上。
路况:部分省市的路不好走,去四姑娘山时备用轮胎、工具准备充足。总体来说周边风景很不错。
住宿:较便宜,50-90元/间/晚
门票:除了九寨沟的门票较贵,其他门票在30-50元之间。
2 、最具历史韵味的文化之旅:北京——陕西榆林
路书:北京大兴南五环出发走京石高速,经涿州、保定、定州,见正定出口驶出。从正定上107国道到石家庄走307国道,过井陉县微水镇,到天长镇,见于家石头村标志出307国道,走县乡道一直往南,到于家村。之后上307国道进入山西境内后,见娘子关指示牌出307国道,走县乡道,到娘子关。从娘子关出

发上太旧高速经太原,沿大运高速汾阳方向行驶。到汾阳驶出高速路上307国道到柳林县育龙附近,注意向北出口标志,有驶向碛口镇的县乡道,之后到达山西碛口镇。自碛口镇出发,原路返回,过崔家崖收费站后上307国道向陕西方向前行,经义和镇,过辛店,上210国道到米脂。自米脂出发上210国道直达榆林。离开榆林踏上返程之旅。 重点推荐:
●隆兴寺 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香火缭绕,上香者众多,到正定必去之处。主要建筑由南向北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大悲阁。大悲阁巍峨壮丽、雄浑古朴,中矗立着正定大菩萨,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河北四宝”。
●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是娘子关的独特景观,悠悠石磨转乾坤,浩浩清泉亭下流。泉水自庭院穿过,时缓时急,昼夜绝响,水草卵石尽收眼底。院中水磨历史悠久,加工面粉为村民所喜爱,游人至此,可观水映青树,听水击轮盘,尽享水寨独特风情。
●姜氏庄园 米脂的姜氏庄园是绝对不可错过的,它是真正的“山庄”,依山而建,气势恢弘,建筑细节精雕细刻。
路况:高速公路、省道公路,行驶畅通。 住宿:价格适中
门票:较便宜2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