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開戶條件 » 大同渾源縣恆指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大同渾源縣恆指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4-14 06:12:59

A. 渾源縣農村社保卡在大同市能激活嗎

新辦的卡一定得到開戶辦理激活才行,你們村是在你們縣辦的卡,也就是說到你們縣城指定行才可以辦理,在大同市不可以激活。

B. 山西省太原市渾源縣農村醫保有卡嗎

山西省太原市渾源縣農村醫保有卡
辦理醫保卡所需要的材料:
1、參保本人近期二寸免冠彩照兩張,如參保人是學齡前少年兒童,則提供母子或父子近期二寸免冠彩照兩張;
2、參保本人的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兩份;
3、參保人所在戶口本的原件,復印件兩份,戶口本上的每一頁都要復印;
4、戶口本上除參保本人外,其他家庭成員參加醫療保險情況的有效證明等相關材料的原件,復印件兩份;比如,家庭成員有省、市的醫保本,您只需攜帶醫保本的原件,並復印醫保本的第一頁即可;
5、農民工子女參保,還需提供父母的《暫住證》原件及復印件,原籍戶口本及復印件,外出務工證明以及父母所在單位提供的3年以上勞動關系證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
6、屬於低保人員的,還需提供民政部門核發的《西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及所登記的當年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7、屬重度殘疾(一至二級殘疾)人員的,還需提供殘疾人聯合會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原件及復印件;
8、屬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的,還需提供民政部門出具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的相關證明材料
醫保辦理流程:
1、領表和填表參保登記後,參保單位經辦人將《社會保障(市民)卡申領表》雙面復印後發給每位新參保人,並指導新參保人按照申領規則的要求填寫申領表。
2、照相參保單位經辦人於參保登記次月3日前,安排新參保人攜帶身份證(或軍官證、護照)前往社保(市民)卡定點照相館,拍攝社保(市民)卡數碼照片,並將照片回執粘貼在申領表相應的位置。拍攝社保(市民)卡照片費用為4元/人次。
3、代收申領表和工本費請參保單位經辦人於參保登記次月19日前,將新參保人已填寫完整的《社會保障(市民)卡申領表》收齊,同時代收社保(市民)卡工本費20元/人。
4、交表、繳費並領卡醫保開戶銀行將通知參保單位於參保登記次月19日後,前往廣州市醫保中心辦理交表、繳費及領卡手續。交表、繳費和領卡流程:可集中在醫保中心服務大廳各指定窗口辦理。
5、發卡參保單位經辦人須在領卡後一周內將社保(市民)卡發放給參保人。

C. 「5岳」指什麼

簡介
[編輯本段]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只。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岳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岳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名列五嶽之首的東岳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 千米,主峰玉皇頂,高1 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 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長久的歷史
[編輯本段]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徵。

「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岳」。後來把主管方岳的官吏與岳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

據道教典範《洞天記》雲:「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黃帝遠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圖不出黃河流域,黃帝是否封岳無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現了四岳是無可置疑的。

那時各朝京都雖屢有變遷,均不出晉、陝、豫三省范圍,其所封四岳都在黃河流域。

春秋產生了「五行」之說,戰國時頗為流行。由於陰陽學家鄒衍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說:「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嶽。」

中國岳山稱名始見於《尚書》。《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岳,而無五嶽。四岳山名見於經書者唯有東岳岱宗。《周禮·大宗伯·大司樂》始言五嶽,而不言為何山。

後來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才對名山大川較翔實可靠地總結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變過程:「因為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所以嵩山為中嶽,其他四岳各隨其方,四瀆都在山東。至秦稱帝,建都咸陽時則五嶽、四瀆均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不可勝紀。及秦並天下後,才有了明確規定:自河南省崤山以東為名山五,即嵩山、恆山、泰山、會稽、湘山;大川二,即濟水和淮河。」

綜上所述,漢之前五嶽之制因勢而異,各有不同。周建都於豐、鎬,以華山為中嶽: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又以嵩山為中嶽,華山為西嶽。只有東岳泰山和北嶽恆山自古未變。至漢武帝時,才正式創立五嶽制度,並登禮天柱山封為南嶽。據《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詔書,確定以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隋文帝楊堅統統一南北朝後,於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詔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嶽,廢霍山為名山。北嶽恆山在漢、唐、宋時,皆在山陽的河北曲陽登禮。至金、元、明、清諸代均建都於北京,曲陽之山在京城之南,與北嶽名稱不符。而恆山主峰天峰嶺位於山陰的山西渾源,恰在京城之北。所以,明代稱渾源恆為北嶽,但因路途遙遠,祭祀仍在曲陽。直到清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據禮臣的建議,改招北嶽於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