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開戶費用 » 榆林米脂縣原油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榆林米脂縣原油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7-10 03:05:30

1. 子長縣的地理

子長縣地處陝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橫山山脈南麓南臨永坪川,居延安地區北部清澗河上游。縣境東端馬家砭、南溝岔鄉與清澗、子洲兩縣接壤;南部熱寺灣、余家坪鄉與延川縣、延安市毗鄰;西部安定鎮、李家岔鄉與安塞、靖邊兩縣相連;北依橫山山脈與橫山縣交界。子長縣介東經109°11′58~110°01′22、北緯36°59′30~37°30′00之間,東起馬家砭鄉西溝岔村,西至李家岔鄉麻嶺山村,最長處72公里;北起高台鄉石窯台村,南至余家坪鄉邢家溝村,最寬處55.70公里。子長縣總面積2395.36平方公里,約占陝西省總面積的1.16%,占延安地區總面積的7%。
縣城瓦窯堡位於東經109°39′、北緯37°08′,為子長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瓦窯堡沿210國道至清澗縣城49公里,至延川縣永坪鎮25公里,至延安95公里,至橫山縣城292公里(經綏德、米脂),至靖邊縣城281公里(經綏德、子洲),至子洲縣城135公里(經綏德),至西安444公里。沿省道至安塞縣城68公里。 民國初,境內僅有家庭婦女紡織、農村手藝匠和少數硝皮場、制氈坊、煤炭場等,且處於時斷時續、難以為繼狀態,民眾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用品則依賴外地輸入。
民國二十三年(1934)始,境內大部辟為蘇區,縣蘇維埃政府頒行保護工商業政策,境內工業得以恢復和發展。私營小煤窯、氈坊、酒坊、絲織坊、瓷窯等手工業作坊興起,鐵器製造業在陝北一帶負有盛名。為適應戰爭需要,陝北游擊隊(後改為紅27軍)在今李家岔鄉華里溝、羊兒砭、紅崖灣、小草灣、閻家溝等地先後興辦由十多個小爐匠組成的兵工廠,打制矛、刀,修理步槍,製造土地雷、土槍等。二十四年(1935)春,陝北省蘇維埃銀行在瓦窯堡北川桃園村創辦制幣工廠,製造銀幣、銅幣以及印刷紙幣和布幣。二十五年(1936)春,西北軍委在今欒家坪鄉下十里鋪村創辦修械所,瓦窯堡興辦有被服廠、鞋襪社等。六月,中央機關由瓦窯堡遷駐保安(今志丹縣),境內為國民黨軍第84師高桂滋部和第86師高雙成部占據,民間手工業和公營工業大多歇業或外遷。
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初期,邊區工業品外援尚未斷絕,境內工業尚停留於小手工業作坊水平,部分行業受外貨影響勉強維持,陶瓷業由於晉瓷輸入瀕臨倒閉;硝皮場、氈坊受三邊皮毛影響,力不能支;唯煤炭開采業、鐵器製造業尚能立足。據民國三十年(1941)統計,子長縣有炭窯12處、瓷窯3處、絲織廠5處、紙廠1處、鐵匠鋪50餘家。民國三十一年(1942)始,私營、公營工業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生產資料基本達到自給。據三十七年(1948)統計,子長縣有炭窯14處、絲織坊13處、瓷窯2處、鐵匠鋪60餘家,有工業工人614人。瓦窯堡城內手工業作坊有磨坊、豆腐坊、屠宰坊、皮坊、成衣鋪等16個行業146家。
1949年底,子長縣有縣屬工業企業6個,年產值18萬元。1951年,省、地機關開辦於境內的工業企業或撤離或下放,大部分設備外運,少數笨重機械留交地方使用。
1953年,手工業者逐步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道路。至1956年,基本完成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手工業合作化。1958年,子長縣出現「辦廠熱」,先後興辦各類廠礦企業1966個,其中煉鐵、煉鋼、煉焦、採煤、磚瓦、翻砂、油頁岩、玻璃等工礦企業854個,由於脫離實際、貪多求快、盲目冒進,造成嚴重的勞民傷財後果。至1961年,「大躍進」時興辦的工業企業大多停辦。
「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工業企業受到嚴重干擾和沖擊,正常的生產秩序被搞亂,企業、職工靠吃「大鍋飯」維持生計。
1978年之後,經過撥亂反正,貫徹執行「工業三十條」,抓企業經營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擴大企業自主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計有煤炭、石油、電力、磚瓦等18個工業行業,產品由原煤、簡單機械配件和匠作工具製造發展到電、原煤、石油、水泥、機磚、日用陶瓷、半機械化農具、糧食加工品、服裝等。1989年子長縣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59個,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工業產值)4440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3424元,集體所有制企業5827元。1990年,子長縣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42個,從業人員3751人,擁有固定資產3512萬元,子長縣工業總產值444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9691萬元的45.88%。
2003年列為全省煤化工基地縣,煤種為全國稀有的44—45號氣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揮發份、高發熱量、高粘指數等特點,被有關專家稱為「天然化工精煤」。確立了「整合資源、市場化運作探礦權、發展煤化工」的煤炭發展思路,生產原煤424萬噸。煤化工工業園區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支持的100個縣級工業園區之一。原油產量91.36萬噸。子長縣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累計發展到5834戶,從業人員2.86萬人,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佔到經濟總量的24.14%,成為支撐縣域經濟增長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子長縣農業用地158.6萬畝,其中基本農田27萬畝,百萬方以上水庫3座、淤地壩932座。糧食生產以穀子、玉米、小麥、豆類為主,糧食總產8.55萬噸。以養殖為主的草畜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產值達1.8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薯業、梨果、棚栽和蠶桑等補充產業迅速壯大。建成優質牧草基地40萬畝、畜牧大鄉5個、養殖大戶659戶,舍飼羊子存欄8.1萬只,生豬存欄9.46萬頭,大家畜存欄1.5萬頭,子長縣梨果面積13.5萬畝,梨果總產達1.53萬噸,其中水晶梨3萬畝,建成陝北地區最大的水晶梨生產基地;實現了「萬棚縣」目標,蔬菜種植品種達22類69種,蔬菜總產7.8萬噸;優質桑園發展到5萬畝,年養蠶能力達9500張。生態環境建設進展順利,1999年以來,子長縣累計退耕還林(草)93萬畝,與1998年相比,治理程度由10.05%增加到34.2%,林草覆蓋率由6.16%增加到29.95%,生態環境總體上有了明顯改善。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新貌開始顯現,以205省道沿線為主的40個。
1998年列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2000年列為全國退耕還林還草試點示範縣、全省苗木基地縣。子長縣累計退耕還林(草)93萬畝,退耕還林整體合格率達到99.66%。子長縣林草覆蓋率達到32.8%,城區達到63%。
201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1.4億元。子長縣農業用地158.6萬畝,其中基本農田29.1萬畝,百萬方以上水庫1座,淤地壩909座。糧食生產以穀子、玉米、小麥、豆類為主,總產7.7萬噸。以養牛、養豬為主的草畜業蓬勃發展,以棚栽、果桑、薯業為補充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建成規模化養殖場20個,形成了較完善的畜種改良、飼草飼料加工和畜禽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薯類良繁基地,生產馬鈴薯32.5萬噸,1995年、2012年分別被命名為全國首家「中國洋芋之鄉」和「中國綠色馬鈴薯示範縣」;水果面積19.64萬畝,總產達2.4萬噸,被列為陝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蔬菜種植品種達22類69種,總產11.5萬噸;優質桑園發展到5.7萬畝,年養蠶能力達1萬張。中葯材種植面積突破3.5萬畝,子長縣自主研發的「秦篦2003蓖麻雜交種」獲省級產品專利。

2. 陝西省榆林市有哪些地方

陝西省榆林市是世界少有的礦產富集區,全市原煤、天然氣、原油等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約佔全國總量的30%。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煤炭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1/6。近年資源開發使當地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但脫貧速度遠遠滯後。榆林市財政收入過去5年翻了近3番,2005年達到67億元,排全省第三。但這個財政大市12個縣市區中有1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市35%的行政村尚未脫貧,農民人均純收入還達不到全省平均水平,貧困人口全省最多。神木縣去年產原煤8200多萬噸,是全國產煤第一縣,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名位居陝西省第一名,財政收入高達19.8億元。但是這個縣仍有貧困人口12萬人,佔全縣總人數的1/3左右。

3. 延安簡介!

延安市,簡稱「延」,陝西省地級市,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省會西安以北371千米。

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東西寬256千米,南北長236千米,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3)榆林米脂縣原油開戶擴展閱讀:

延安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於黃河中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延安地貌以黃土高原、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於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點在吳旗縣五穀城鄉的白於山頂,海拔1809.8米。

最低點在宜川縣集義鄉猴兒川,海拔388.8米,相對高差1421米。北部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佔全區總面積72%;南部以黃土塬溝壑為主,占總面積19%;全區石質山地佔總面積9%。

西部子午嶺,南北走向,構成洛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是高出黃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東部黃龍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嶺)海拔1788.7米。

中部勞山,呈西北——東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黃龍山和勞山統稱為梁山山脈,形成延安地區地形的骨架。

4. 榆林是陝西最富的地方嗎

「十一五」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提出「陝北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陝北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榆林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必須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增強加快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奮起直追,乘勢而上,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目標。

一、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榆林加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榆林市已經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也面臨很大的發展競爭壓力。全國各地都在你追我趕、競相發展,千方百計搶占競爭制高點。誰發展得速度快、水平高,誰占據的市場份額就大,誰就能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這種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從榆林發展現狀來看,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還面臨著三大失衡問題和三大瓶頸制約。三大失衡:一是區域內南北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南北縣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呈逐步擴大趨勢,2005年南六縣的生產總值僅佔全市的9.7%,人均GDP僅佔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0%,地方財政收入總和僅佔全市的3.2%。二是城鄉之間收入失衡。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國水平低1452元,比全省水平低249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率為3.4:1。三是產業結構失衡。產業層次低,經濟增長方式主要為投資拉動型、資源輸出型的粗放式增長。三大瓶頸:一是交通運輸、二是水資源、三是生態環境。存在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發展不快所致,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出路也必須靠發展,而且絕不能是一般的慣性發展,必須是順應發展大勢,打破發展常規,發揮後發優勢,向更高層次邁進的跨越式發展。

實現跨越式發展已具備了良好基礎和條件。經過這些年埋頭苦幹,榆林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2005年,全市GDP達到320億元,增長18.1%,由「九五」末佔全省GDP的4.8%提高到8.7%,比「九五」提高了5.4個百分點,綜合實力由全省排名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人均GDP由「九五」的2377元增長到9723元,由全省平均水平的52%提高到99%;增長速度逐年加快(2001年至2005年GDP增長速度呈逐年上升趨勢,分別為:10.8%、15.2%、16.3%、17.5%、18.1%),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不斷改善,這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財力與物力基礎。同時,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對外開放,形成了自主增長、多點支撐的格局,實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明顯轉變,進一步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經過多年打基礎、抓管理、上水平,城市軟硬環境大為改觀,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拓展了發展空間;經過多年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也造就了一支過硬的幹部隊伍,全市上下精神振奮,幹事創業的熱情日漸高漲,加快發展的內在活力越來越強。這些都構成了榆林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成為目前榆林大好形勢的顯著標志。從發展大勢上看,榆林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十分難得;從物質基礎上看,榆林跨越式發展的平台已經搭起;從運行軌道上看,榆林跨越式發展的方向已經明確。

二、高點起步,明確跨越式發展的目標任務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圍繞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榆林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跨越式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以建設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發揮能源資源優勢,挖掘人文資源優勢,打造區位功能優勢,統籌能源產業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統籌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統籌城鎮與農村、南部與北部、中省企業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實現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交通建設和生態治理三個方面的突破。據此,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即圍繞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特色文化大市、綠色生態名市三大目標,實施項目帶動、城鎮化帶動、信息化帶動、科教興榆和人才強市五大戰略,大力發展能源經濟、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區域經濟四大經濟,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能源經濟和城市經濟是構成經濟強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主要載體;生態經濟將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綠色生態名市建設的同時,打造榆林新興產業集群;區域經濟要成為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提高榆林經濟擴張力的功能經濟。四大經濟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十一五」期間要以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能源經濟,帶動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以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和區域經濟促進能源經濟發展。

三、抓住關鍵,把握好推進跨越式發展的重點

(一)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一是要積極探索資源開發的新機制。堅持科學合理持續的開發方針,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走「信息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較效益高、加工程度高、工業化標准高、環境代價低」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電及載能基地、煤化工基地、煤油氣鹽化工基地。在開發方式上,堅持有限化、有序化、市場化、鏈條化、生態化和集團化的方針。二是要做大做強五大支柱產業。煤炭。圍繞煤炭資源的轉化利用,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礦井,加快整合、改造現有地方礦井,提高生產能力和資源回採率,建設一批地方煤炭工業項目,提升地方煤炭開采水平。「十一五」期間,全市煤炭產量控制在1.5億噸左右,建成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轉化基地。油氣。提高天然氣生產凈化能力,擴大石油勘探和開采面積,提高生產能力和加工能力。到2010年,天然氣產能達到120億立方米,原油產量達到8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鹽。擴大勘探與開發,提高生產和轉化能力,到2010年,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電力。加快「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建設,到2010年,形成800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利用煤電優勢發展載能工業,形成500萬噸載能產品的生產能力;在建設電源點的同時,配合「西電東送」電源點建設,使榆林電網與全國聯網,規劃建設500KV、1000KV超高壓輸變電線路,形成結構合理、運轉協調、安全穩定的供用電網路。化工。以煤轉變為突破口,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化工工業,同時將煤、氣、鹽等優勢資源進行科學組合,發展精細化工生產,到2010年,力爭形成400萬噸煤制油、600萬噸甲醇、80萬噸聚氯乙烯、50萬噸煤焦油加工生產能力。三是積極發展六大工業集中區。府谷火電載能工業集中區。以坑口火電基地為核心,發展電石、硅鐵、金屬鎂等高載能產業,規劃建設府谷廟溝門、清水川、段寨和郭家灣煤電一體化和府谷150萬噸焦化項目。榆神煤電化工工業集中區。以煤電化工為主導產業,建設大型坑口電廠、甲醇裝置、甲醇制烯烴(MTP)裝置和聚丙烯裝置、煤制油裝置和大型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實現煤電化工向精細化工的轉化。榆橫煤化工工業集中區。採用先進的煤液化制油工藝和合成油工藝,形成集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為一體的國家級、超大型煤化學工業生產基地。榆米綏鹽化工工業集中區。利用煤、氣、鹽綜合配置優勢,以鹽化工產業為核心,規劃建設30萬噸聚氯乙烯、10萬噸氯酸鈉、200萬噸工業鹽、100萬噸純鹼等項目。定靖油氣化工工業集中區。擴大以定靖為中心的石油、天然氣產能建設,提高天然氣凈化能力和石油加工能力。吳堡煤焦化工業集中區。煤炭生產能力達到36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

(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指導、試點示範、基礎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扎實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要以「強五基、促五化」為重點,把發展生產放在第一位,從解決老百姓飲用水、行路、推廣沼氣、發展庭院經濟、繁榮農村文化等方面入手,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為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打好基礎。全面啟動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示範」活動,重點抓好榆陽、綏德兩個示範縣區和靖邊爾德井、米脂高西溝兩個示範村建設,積累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同時,加快新農村建設,要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有效減少農村人口數量,著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傳統村落向新村鎮、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三個轉變」。加快城市、工業園區和中心鎮、中心村建設,引導失地農民和農業人口向工業園區和城鎮轉移。要根據白於山區、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南部丘陵溝壑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的特點,採取整村吊庄移民的辦法,把不適宜居住地區的村民有計劃、有組織地整體搬遷到北部風沙草灘區。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圍繞城市發展、產業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對外經濟聯系對交通運輸提出的要求,按照適度超前、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多元化投資的原則,加強骨幹工程建設,形成比較完善的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化綜合交通信息網路體系。公路建設。建設「兩橫兩縱」主骨架和十條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級搭配優化的公路運輸骨幹網架,實現以榆林為中心,連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達海的交通網路。到2010年,實現通縣公路高速化,通鄉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暢通化,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60公里,一級公路達到200公里,二級公路達到1650公里,路網密度達到42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建設。以拓展外連通道、增加路網密度、提高運輸能力為目標,建成太原至中衛鐵路榆林段、西安至神木鐵路復線、能源化工基地鐵路專線及綏德鐵路樞紐工程,形成市內「兩橫一縱」鐵路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鐵路營運里程達到854公里。機場建設。建成4C級機場,開通北京、西安、上海、廣州等國內大城市航班,成為陝西第二大航空港。水利設施建設。建設王圪堵、采兔溝、朱蓋溝水庫,開發黃河岩溶水,開工建設黃河調水工程。信息化設施建設。重點推進「1231」信息化工程建設,即一張寬頻城域網(覆蓋全市的信息傳輸城域網)、兩個應用平台(電子政務平台和電子商務平台)、三個服務中心(計算機技術服務咨詢中心、榆林RA注冊中心、計算機防病毒中心)、十大應用領域(政府辦公、企業、城建、教育、醫療、金融、農業、旅遊、社區、個人),把榆林建成連接晉陝寧蒙毗鄰地區的信息中心和陝西第二信息樞紐。

5. 想知道: 白城市 洮南市南苑小區 在哪

位置的自然環境:洮南市吉林省西北部,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的中心地帶,總面積?5102平方公里的界限。東大安鄰居,邊界線長37.1公里,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烏蘭浩特邊境,邊界線是264公里長,通榆縣交界以南的邊界110.79公里長;東北部和吉林洮北區省毗鄰的邊界長度131.58公里。
地形地貌:洮南市的地形是在東南向西北,城市的最低點過店淖爾海拔134.1米,,最高點為市區牛山,海拔662.5米,不斷增加的趨勢。北部半山區(大興安嶺余脈),中央微波平原,南部的沙丘。
氣象數據:洮南市的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差大的季節雨熱同季的特點。多風乾燥的春季乾旱和炎熱的夏季降雨集中溫帶的秋季,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為377.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8個月。年平均蒸發量是2083??.3毫米,年平均日照3005.3小時的平均年有效積溫3000.5C180厘米,最高溫度40.2C,最低氣溫33.3C土壤封凍深,平均初霜日期為9月27,終霜日為5月7日,次年,無霜期為142天。
,歷史
洮南 - ,在洮兒童河南岸的名字命名。她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吉林省的西北部邊境城市,被稱為「百年古鎮的都道府縣說。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考古發現證明,早在四千年前,有蓬勃發展的土地,計息。春秋隋唐朝代的東胡,鮮卑族和其他少數族裔生活在這個洮南集排除前,當太寧路,所擁有的奴兒干秘書科爾沁右前旗泰寧管轄下的行政區劃的演變頻繁。鬆散的沙漠都督府,遼,金,唐屬台州市在其目前的位置洮南房子建於1904年,明,清。司法管轄區靜安開鎮,中曾根縣,禮泉,在1913年,政府撤出設縣,洮南縣,在奉天後14 1945年8月,已連接到嫩江,遼寧北部,黑龍江省,1954年6月,劃歸吉林省,1958年10月合並前白縣12個鄉鎮洮5月國務院批準的縣。 21日,1987年撤縣設市,洮南市。
三個行政區劃
白城市洮南市,吉林市轄16個鄉鎮(包括少數村2),5個鎮,6個區辦事處。
人口的民族
2000年底洮南市總人口431699人,其中包括漢,蒙,滿,回,朝鮮等15個民族,市區人口121401人,佔了總人口的28.1%。
5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耕地274萬畝。(農村人均耕地約10畝),約208萬英畝林地232萬畝的草原,丘陵,總面積1517?30萬畝。
水資源的七個孩子洮河流域內大小河流的支流嫩江,境內156公里長的蛟流河是洮兒童在70公里長的河的支流。群昌,創業中型水庫兩個水的存儲容量126800000立方米,39郭家嶺,四海氣泡的大小泡沼。43.6畝表面魚水為32.6萬畝,18萬畝的魚水,15.4畝qianweitang,可收回蘆葦面積??720萬畝,年產8000噸的蘆葦。全市總水資源5.42億立方米米的/年,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4.48億立方米/年。
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總量的2.29億立方米,主要是楊樹,松樹,榆樹,柳樹,森林覆蓋率達到9.51%。
礦產資源:銅,鋁,鉛,鋅,鐵,金,銀等金屬已探明煤,珍珠岩,石灰石,高嶺土,膨潤土,黃石等20多種非金屬。 />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的220餘種葯材,如防風,甘草,麻黃草,蒺藜。
專業:黑水西瓜,綠豆的大鸚鵡,四個熱(辣椒,煙草,大蔥,大蒜)蓖麻油萬寶粉條,雜糧,新鮮蔬菜。

6. 幫忙了解一下榆林市

榆林概況

自然地理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地處東經107°28′-111°15′,北緯36°57′-39°34′之間,東臨黃河與山西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北鄰內蒙,南接本省延安市。黃河沿東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長城橫貫東西700多公里。地貌大體以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占總面積的42%,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占總面積的58%。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境內主要河流有無定河、禿尾河、窟野河、佳蘆河。北部沙區有200多個內陸湖泊,最大的紅鹼淖湖面積67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沙漠湖泊。氣候屬暖溫帶和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差較大,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0℃,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氣象災害較多,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乾旱、霜凍、暴雨、大風、冰雹等災害發生,尤以乾旱、冰雹和霜凍危害嚴重。
行政區劃 全市轄榆陽、神木、府谷、定邊、靖邊、橫山、佳縣、米脂、吳堡、綏德、清澗、子洲12個縣區,222個鄉鎮,5676個行政村。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為國務院1986年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市總人口333.7萬,其中農業人口287.6萬,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人均國土面積19.6畝。
歷史沿革 歷史悠久,春秋為晉,戰國歸魏,秦統一六國後為上郡地。東晉時匈奴人赫連勃勃在西部(今靖邊縣北部)統萬城建都,稱大夏國。唐及五代時設夏州、銀州、麟州、府州、綏州,均屬關內道管轄。清朝設榆林府,民國設榆林道。建國後,榆林為地區建制,先後設有專員公署.行政公署,2000年7月改為地級市。歷史上,秦朝扶蘇、蒙恬,漢朝李廣,唐朝尉遲敬德、郭子儀,宋代范仲淹、楊家將、折家將,明朝餘子俊等名將曾鎮守於此2。本市曾先後涌現出赫連勃勃、宇文愷、李繼遷、楊繼業、折可行(折賽花父)、韓世忠、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革命史實 榆林具有光榮的斗爭傳統,明末,由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1900年8月,本市三邊(定邊、安邊、靖邊)爆發了義和團反天主教的斗爭,一直延續到1946年三邊解放,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教案。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民主革命時期。為中國革命做出重大貢獻。1924年綏德師范建立了陝北第一個中共黨組織。1927年爆發的清澗起義,是西北地區向反動派打響的第一槍。1934年建立縣級蘇維埃政權。1935年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成為抗日戰爭的總後方。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我市8個縣30多個村莊戰斗生活一年多,在這里發表了《東征宣言》,寫下了氣勢磅礴的《沁園春·雪》和《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認務》等光輝著作;在這里召開了黨中央特別會議、小河會議;指揮了著名的沙家店戰役,作出戰略反攻決策,下達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進軍令,領導和指揮了西北戰場和全國解放戰征;在這里為佳縣縣委題詞"站在最多數勞動人民一邊"。當時,陝北人民在欠收、生活極其艱難的情況下,仍響亮的提出:"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一切為著戰爭的勝利"等口號,全力支援前線,發生過一年七次交納公糧的感人事跡,譜寫了兄弟爭先、父母送子、妻子送丈夫參軍的壯麗贊歌。佳縣民歌手李有源情不自禁地高唱《東方紅》,唱出陝北人民熱愛領袖毛澤東、熱愛黨中央的真摯感情。柳青的小說《銅牆鐵壁》、杜鵬程的小說《保衛延安》、張映文的《扶我上戰馬的人》、張俊賢的紀實小說《紅太陽從這里升起》以及電影《悠悠故人懷》、《沙家店糧站》、《巍巍昆侖》等都是對這一段歷史的寫真。革命戰爭年代,榆林為革命英勇獻身的有兩萬多人,涌現出李子洲、霍世英、杜斌丞、李鼎銘、張季鸞等一批革命先烈和著名人士,哺育了劉瀾濤、馬文瑞、郭洪濤、安子文、張達志、閻揆要、張秀山、賈拓夫、趙蒼壁等一批重要的革命家和黨的高級幹部。
資源稟賦 礦產資源優勢突出,資源組合配置好,國內罕見,舉世少有,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全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煤炭預計儲量2714億噸,探明1460億噸,屬特低灰(7-9%)、特低硫(小於1%)、特低磷(0.006-0.035%)、中高發熱量(28.470-34.330mj/kg)的優質環保力煤和化工用煤,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氣預測儲量4.18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7474億立方米 ,是迄今我過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氣源中心主儲區在我市靖邊、橫山兩縣,氣田儲量豐度為0.66億立方米/平方公里,屬干氣,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機硫級微,在燃燒中不產生灰渣和有毒氣體,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很小。石油預測儲量6億噸,探明儲量3億噸。湖鹽預測儲量6000萬噸,探明儲量3292萬噸。岩鹽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佔全國岩鹽總量的26%,探明儲量8854億噸。此外,還有比較豐富的高嶺土、鋁土礦、石灰岩、石英沙等資源。市內自產水資源總量30.92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7.81億立方米。榆林以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被譽為中國的 「 科威特 」 。八十年代以來,進入大規模勘探開發階段,在神華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直接參與下,國家和地方先後投入建設資金 300多億元,基本形成以大柳塔為中心的現代化煤炭基地,在靖邊建成亞洲最大的天然凈化裝置,並實現向北京、上海、西安、銀川等十幾個大中城市供氣。1998年,國家計委正式批准榆林為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截止目前,國家和地方已投入建設資金300多億元,形成4000萬噸原煤、40億立方米天然氣、250萬噸原油、20萬噸甲醇的生產能力和近60萬千瓦電力裝機容量,初步形成以煤炭、油氣、電力、化工、建材、輕紡為主的工業體系,能源化工基地初具規模。目前,榆林已成為國家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建設的重要源頭。
風景名勝 旅遊文化資源豐富,黃土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匯聚交融,使榆林薈萃了眾多風姿獨特、雄奇壯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重點文物古跡有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大夏國都統萬城遺址,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建築群白雲山道觀,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紅石峽,陝西最大的內陸湖泊紅鹼淖,以及李自成行宮,秦始皇長子扶蘇、大將蒙恬墓等。榆林民風淳樸,是陝北民間藝術之鄉。熱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昂的信天游、千姿百態的綏德石獅、細膩秀美的三邊剪紙,以及濃郁的黃土風情和豐厚渾朴的生活底蘊,風靡海內外。
生態環境 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嚴重,是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地區。進入 「 九五 」 以來,國家把榆林列為防沙治沙重點地區, 12個縣區組織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工程、 「 三北 」 防護林四期等一批重點工程。榆林人民幾十年堅持 「 南治土、北治沙 」 ,累計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2.04萬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積的55%,;年減少入黃泥沙2.4億噸,比五十年代減少45.2%;全市林草覆蓋率達到30%,林木保存面積1629萬畝,沙區860萬畝,流沙有600多萬畝得到固定半固定,由沙進人退轉變為人進沙漠。
基礎建設 鐵路有3條,包(頭)神(木)鐵路全長189公里,境內48公里;神(木)朔(州)鐵路全長274公里,境內100公里;神(木)延(安)鐵路全長385公里,境內299.9公里。形成 「 一縱兩橫 」 鐵路總骨架。全市公路總里程 20168公里,其中等級公路6077公里。中國首條沙漠高速公路、陝蒙半幅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車,府谷一級公路也將建成。榆神高速公路也將開工建設。公路密度為0.46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以210、307國道,包神府、榆靖西省道為干線的公路網路。航空,目前開通西安、包頭的航班。電力裝機容量57.5萬千瓦,電網有330千伏線路兩條,總長268公里,330千伏變電站兩座,變電容量600千伏安,110千伏線路全長1485公里,主網架覆蓋全市。通信,濟銀、西呼兩條國家一級干線光纜交叉經過榆林,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8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6萬戶,城區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4.8部,移動通訊用戶35.5萬戶,互聯網用戶2.2萬戶,是陝西第二大通信樞紐。供電、供水、供熱、供氣等公共設施日臻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成為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農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鄉鄉通程式控制電話。
榆林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區,也是西部大開發的熱點區域之一。經過建國 50年的艱苦奮斗,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榆林在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進入20世紀90年代,社會經濟發展明顯加快,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3%,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4.5%。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11.4億元,同比增長15.2%,財政收入完成19.8億元,增長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億元,同比增長22.7%。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經濟發展路子,為今後的大規模開發奠定了結實基礎。
展望新世紀,榆林後發優勢突出,發展前景廣闊,完全有條件在西部大開發中率先突破、率先開發,實現由資源大市走向經濟強市,成為陝西以至西部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黨的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和陝西省 「 三步走 」 規劃要求,我們在深化市情認識、總結過去發展思路的基礎上,提出今後二十年的奮斗目標是:努力使榆林經濟總量躋身於全省前列,建成西部經濟強市,建成具有先進時代氣息和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建成山川秀美的生態人居環境。第一步,從 2003年到2006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8%,比2000年翻一番,力爭達到20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5800元,多數縣鄉或鄉村基本達到或接近小康。第二步,從2007年到201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9%,達到400億元,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4萬元,基本建成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陝西畜牧業基地,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成為陝西經濟強市。第三步,從2011年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6%,達到120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2萬元,建成西部經濟強市,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 「 三大目標 」 。

7. 求助:陝西榆林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榆林經濟發展連續五年以16%以上的速度增長。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85.04億元,同比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8億元,增長30%,高出全省9.3個百分點。對外貿易出口總值達5119.7萬元,增長30.6,全年引近國內資金實際到位56.3億萬元,增長298.7%,財政總收入共計完成40.3億元,增長5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億元,增長5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3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1652元,增長14.9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29.28億元,貸款余額184.8億元,分別增長34.1%和20.7%。農業總產值23.36億元,增長44%,糧食總產量131.72萬噸,增長50.2%,畜禽總產量968萬頭(只),增長6.82%,擁有農業機械動力162.11萬千瓦。盛產黃河灘棗、大明綠豆、陝北羊子、陝北洋芋、沙漠蔬菜和三邊蕎麥等六大名牌產品,都是具有廣闊市場的「無公害綠色產品」,其中大明綠豆、紅小豆、蕎麥遠銷港澳台、日本等海內外各地,榆林已成為全國著名的小雜糧主產區。工業四大支柱產業為煤炭、油氣、電力、化工,增加值達到88.7億元,增長28.7%,全市工業總產值235.5億元,增長3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0.45億元,增長42.3%,煤炭產量達到4405.4萬噸,增長8.1%,天然氣9.5億立方米,增長20.4%,原油410萬噸,精甲醇32.86萬噸,增長50.5%。市內發電量39.52億千瓦時,增長20.9%。地方傳統工業名優產品毛線、毛毯、地毯、皮革、羊毛防寒服質優價廉,滿載著榆林人民的淳樸靈秀而享譽四方。 榆林以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被美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最終實現科技融入資源型的中國「能源矽谷」。全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煤炭,預計儲量2714億噸,探明1660億噸,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最近,吳堡縣境內探明特優焦煤儲量15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5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7474億立方米,是迄今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氣源主儲區在靖邊、橫山兩縣。最近,米脂、清澗境內也發現大型天然氣田。石油,預測儲量11億噸,探明儲量3億噸,油源主儲區在定邊、靖邊、橫山、子洲四縣。湖鹽,預測儲量6000萬噸,探明儲量330萬噸。岩鹽,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佔全國岩鹽總量的26%,探明儲量8854億噸。此外,還有比較豐富的高嶺土、鋁土礦、石灰岩、石英砂等資源。市內自產水資源總量30.92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7.81億立方米。榆林礦產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超過30億元,位居全國各地市前列,成為未來國家能源重要接續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榆林進入大規模勘探開發階段,進入新世紀,榆林資源開發以實現「三個轉化」為方向,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資源開發正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西煤東運形成以大柳塔為中心的現代化煤炭基地;在靖邊建成亞洲最大的天然氣凈化裝置,西氣東輸已實現向北京、西安、銀川等大中城市供氣;西電東送工程落在榆林,榆林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火電生產基地。1998年,國家計委正式批准榆林為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8. 構造體系控制油氣成藏及分布

鄂爾多斯盆地自古生代以來到三疊紀主要受控於華夏系、緯向構造體系及賀蘭「山」字型體系,形成了相應的古隆起和坳陷帶,這些隆起和坳陷對油氣成藏和分布有明顯的控製作用。

4.2.1 奧陶系成藏特徵與分布

在華夏構造體系和緯向構造體系及賀蘭「山」字型東翼及東翼反射弧控制下,該區奧陶系處在長期穩定的克拉通盆地內,古構造、古沉積體系、古侵蝕面、古岩溶以及多期多種類型的成岩作用控制著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氣的生成、運移和聚集。

圖4-39 鄂爾多斯盆地中—古生界含油氣系統評價圖(SN向及EW向剖面)

表4-15 鄂爾多斯盆地含油氣系統表

4.2.1.1 發育有豐富優質的平涼組海相烴源岩

盆地西、南緣廣布的台緣深水斜坡相平涼組烴源岩有機質類型好、有機質豐度高,生烴潛力大,自晚三疊世末開始進入生油窗,晚侏羅世—早白堊世達到生烴高峰階段,為形成古油藏和氣藏提供了物質基礎(圖4-40)。

4.2.1.2 古構造格局及其演化長期控制著天然氣的匯聚

晚侏羅世以前,在NE向華夏系控制下,盆地中央古隆起具有長期的穩定性,為盆地西、南緣平涼組烴源岩生成的原油向古隆起及其周圍運聚形成古油藏創造了條件,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期間,隨著古地溫的增加,在古油藏內,逐步完成了古油藏向古氣藏的轉化。早白堊世末至今,隨著盆地西傾大單斜的形成及中央古隆起的漸趨消失,古油藏內的熱裂解氣逐漸向盆地的東北方向實現二次運移,最終到達了靖邊風化殼而聚集成大氣田,甚至部分天然氣繼續向北東方向到達塔巴廟地區風化殼中成藏。自早白堊世末以來盆地主體呈現的西傾大單斜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構造活動微弱,控制了天然氣的匯聚過程。

4.2.1.3 古風化殼岩溶作用程度是成藏的主要因素

在古風化殼的岩溶高地及斜坡部位,岩溶作用與物理風化作用並存,產生多種類型孔隙發育、物性良好的儲滲體,為大中型氣田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儲集和圈閉條件。同時由於物理風化剝蝕作用的不均一性,造成溝壑縱橫,為天然氣的運聚創造了良好的通道。其上區域性的鋁土岩蓋層及上古生界泥岩起到了良好的封蓋作用。因此古岩溶高地及斜坡部位的儲滲體直接控制著下古生界氣藏的分布,靖邊氣田就位於岩溶作用最為發育的岩溶斜坡地帶(圖4-40 至圖4-42)。

4.2.1.4 白雲化作用是成藏和高產的決定因素

對於鄂爾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白雲岩,多期、多種成岩作用使其形成多種類型孔隙發育的儲滲體。同生期白雲岩主要形成晶間孔,早同生期形成選擇性溶蝕的鑄模孔、膏溶角礫孔及晶間溶蝕孔,表生期加里東末期大氣淡水淋濾形成大量溶蝕孔、洞、縫,是該區風化殼儲層次生溶蝕孔、洞、縫發育的關鍵階段;晚成岩期,沿縫合線形成壓溶縫、脫羧作用形成溶蝕孔洞和角礫間縫。經過上述成岩和古岩溶作用,提高了儲層的儲集性能,形成了低孔背景下具有較高孔、滲層段的非均質儲層。勘探實踐證明:加里東期風化殼普遍含氣,但產能差別較大,有的高產井產能很高(>100×104m3/d),而有的則產能微弱,表明成岩作用對下古生界奧陶系的成藏和高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圖4-40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氣田與烴源岩關系圖

4.2.1.5 上覆石炭系蓋層與氣層上傾方向膏鹽岩性封堵是成藏關鍵

就靖邊氣田而言,不但有上覆石炭系底部的本溪組鐵鋁質泥岩封蓋,也有順層上傾方向的馬家溝組膏鹽提供的封堵作用,從氣田探明和控制的含氣面積來看,基本分布在本溪組地層尖滅線以東和馬家溝組膏鹽尖滅線以西所夾持的范圍內。

圖4-41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氣田與儲層關系圖

4.2.2 上古生界成藏特徵及分布

上古生界以石炭系本溪組、太原組、二疊系山西組為氣源岩(圖 4-43),以太原組、山西組、石盒子組砂岩為儲層,以山西組上部泥岩和石盒子中上部泥岩為蓋層,組成下生上儲型、自生自儲型含油氣系統,總體分布為NE向。

圖4-42 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奧陶系風化殼氣藏圖

a—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奧陶系風化殼氣藏剖面圖;b—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奧陶系風化殼層點陣圖

4.2.2.1 成藏組合

1)山 1-下石盒子組含氣組合:成藏期較晚(晚白堊世),以溶蝕孔隙為主,主要分布於中西部的蘇里格、烏審旗氣田。

2)太原、山2 含氣組合:成藏期早(早白堊世),粒間孔隙為主,分布於東部榆林和米脂地區。

3)本溪-太原組含氣組合:為自生自儲式,成藏期早,太原組二段砂岩、灰岩為儲層,其上泥岩為蓋層。分布局限,見工業氣流井僅分布在盆地東部榆林南北,子洲及鎮川地區。

4)上部石盒子、石千峰組次生成藏組合:成藏期晚,儲層以溶蝕孔隙為主,物性較好,儲層為盒2、盒3 和千 5 砂岩,氣藏主要分布於盆地東北部的神木—榆東幾個井區,氣藏規模較小。氣源對比發現碳同位素由深到淺變輕,表明天然氣是由下向上運移造成的。

4.2.2.2 天然氣成藏與分布規律

(1)不同地區、不同天然氣成藏組合的主控因素

上古生界為同一個含油氣系統,具有相同的岩性圈閉類型,因而厚度、物性好與差及泥岩隔層厚度,就成為成藏組合的主要控制因素(圖4-44)。

石盒子組泥岩厚度自西向東減薄,蘇里格地區泥岩發育,盒 7 以上成為盒8 氣層的主要蓋層,形成了蘇里格大氣田,而其下山西組(山2 段)在此地區沉積地層厚度變薄,砂岩不發育,單層厚度小(3~5 m),平面上多為不連續分布,物性也差,砂岩多為干層,沒形成山2 氣藏。其東烏審旗氣田也因其盒8 段儲層之上有好蓋層,形成氣田,山2 僅在其南部陝參 1 等幾口井見工業氣流。

在榆林地區山西組沉積了較厚的砂泥岩地層,砂岩發育,厚度一般為 10~15m,SN 向呈條帶狀分布,其上山 1 泥岩相對發育成為蓋層,形成了山2 大氣田。

本溪-太原組氣藏,氣藏受儲層物性、局部構造、東側水動力封閉等多因素控制,形成自生自儲型障壁島砂體氣藏,太原組上部泥岩為蓋層,其下太2 砂岩儲集天然氣。

圖4-43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氣田與烴源岩關系圖

東部神木-子洲區(帶),氣藏形成條件較復雜,有儲蓋條件因素,也有砂體分布差異影響,如在南部鎮川、子洲等地區則受局部鼻狀構造和岩性遮擋因素共同控制而形成氣藏。另外區(帶)內裂縫發育程度遠大於其西部地區,因此有人認為千 5 氣藏是次生的就緣於此。此外由於東側為盆地邊界大斷層,與周邊水體可能有牽連,是區(帶)上氣井產水多的一個影響因素。

(2)緯向構造體系的伊盟古隆起控制了上古生界砂體展布和天然氣聚集

晚古生代,與內蒙古地軸拼接形成大型古陸,成為鄂爾多斯盆地的主要物源區,寬度超過200km,面積大,物源供給充分(圖4-45)。

盆地北部的伊盟隆起形成於晚古生代早期,在其控制下,下古生界奧陶紀地層由南向北剝蝕尖滅,上古生界石炭二疊系向北超覆尖滅。古隆起西高東低,構造軸線 NNE 向(東勝—蘇 6 井—盟 6方向)。早白堊世東部強烈抬升,形成現今構造面貌。

圖4-44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運聚單元圖

受北部伊盟隆起的影響,晚石炭世太原期到二疊紀中晚期下石盒子期,形成上古生界山西組、石盒子組、石千峰組多期次、多條曲流河-三角洲砂體,由北向南延伸遠,厚度大,分布面積廣。

海相三角洲砂體:分布於太原組和山 2 段,石英砂岩發育,以山 2 段砂體規模最大,呈帶狀分布,向南延伸,累計厚度20~30m。

湖泊相三角洲砂體:山 1 段湖泊相三角洲砂體以岩屑石英砂岩為主,砂體呈帶狀向南延伸,厚度15~20m,主體帶主要分布於盆地北部,北高南低與斜坡走向呈小角度相交,造成主砂體部分自南向北逐漸抬高,這就形成了烴類由南向北運移的大載體,也是烴類儲集的有利場所。

在儲層發育的下石盒子組盒8 和山西組山2、山 1 沉積時,從北部物源區沉積開始,砂體向南西方向延伸,厚度變薄,寬度變窄,主河道東西方向呈透鏡狀。多期次的沉積,使得砂體在空間上相互疊置,構成復合連片分布。在山西組、下石盒子組砂岩等厚圖上可以劃分出幾個砂岩發育條帶,均為河道沉積多期疊加的結果。

古生界的砂體主要受三角洲體系中的分流河道沉積相帶的控制,以山西組山2 段為例,很好地展現了砂體的分布和厚度特徵受山2 段底界岩相古地理環境的控制(圖4-46)。

圖4-45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氣田與儲層關系圖

河流相砂體主要分布在石盒子組至石千峰組。其中盒8 段—盒 6 段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為主,石千峰組砂岩以長石砂岩為主,各層段砂岩厚度 15~30m,砂體規模變化較大,成為氣藏的主要儲層。

這些條帶狀的砂體,有的處於烴源岩之中(山西組),有的位於上方(下石盒子組),其東南部臨近生烴中心,氣源充足,使山西組、石盒子組成為上古生界二套重要的含氣層系。

同時,古隆起斜坡部位為三角洲平原的水下部分,受動盪的水體淘洗使儲層物性較均一,成為優質儲層,使山西組氣藏主要分布於此,向南到三角洲前緣砂層厚度變薄,物性不如前者。

目前在山西組,石盒子組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已佔鄂爾多斯天然氣探明儲量的 70%以上。

圖4-46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 2 段砂岩厚度圖

a—山2段砂岩厚度等值線圖;b—山2段底界岩相古地理圖

(3)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砂體為天然氣運移的指向區

在華夏構造體系控制下,伊陝斜坡為一向西南方向傾斜的平緩斜坡,在侏羅紀已具雛形,早白堊世東部強烈抬升,伊盟古隆起形成現今的構造面貌。使盆地東北部成為流體運動時的低勢區域。生氣中心位於榆林至延安一線,具有較高的流體勢,東北部低流體勢區成為上古生界天然氣運移指向,對上古生界砂體聚集成藏起關鍵性的作用,而盆地東及東北方上古生界天然氣藏的形成是一聚氣驅水的過程,具有深盆氣水體封閉特徵。氣源岩在中侏羅世晚期—早白堊紀末期進入最大生氣高峰期,生成大量烴類氣體,這些氣體首先在源岩中的砂岩聚集,隨著氣量增多,在壓實和膨脹作用下產生壓差驅動,進入相鄰的主河道砂體中聚集,並以南北向的砂岩體為輸導體,再向北部高部位低流體勢區運移聚集,形成多種類型氣藏。

(4)廣覆型生氣及成藏

上古生界本溪-山西組煤系烴源岩,分布面積大,生烴廣泛。生烴的范圍大,占勘探面積的72%。總生烴量大,區內有東、西兩個相對的生氣中心。近距離運聚成藏的結果,東部形成了大氣田。已發現的大型氣田均分布在生氣強度大的地區。

西緣地區生氣強度較小,由於在燕山期構造活動強烈,區域斷裂發育,天然氣散失量較大,保存條件不佳。目前發現的小氣藏均分布於烏達和韋洲兩個小生氣中心的周圍。伊盟北部和渭北隆起一直未能發現大型天然氣田,遠離生氣中心是原因之一。

縱向上,太原、山西組氣源層內部及其鄰近石炭-二疊系儲集層發育,成為天然氣聚集的主要場所。鑽井統計結果顯示:本溪、太原、山西組氣源層內部砂岩氣層、含氣層鑽遇率最高、其次為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和石千峰組最差。

(5)高效儲層是天然氣富集高產的主要場所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基本上是一套低孔、低滲緻密性的儲集層,但在低孔、低滲的背景上仍然有相對高孔、高滲儲集層的存在,統稱為高效儲層。勘探實踐證明,高效儲層主要分布在蘇里格廟、榆林和橫山堡等地區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砂體沉積地區,岩性以石英砂岩、純石英砂岩為主體,儲層物性較好。為天然氣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儲集空間。

(6)斜坡背景上的鼻狀構造與條帶狀的砂體良好的配置形成天然氣的富集區

在榆林陝 118 井區為典型的箱狀鼻狀構造,其上是山 2 段地震預測砂體比較厚的地區(20~25m),計算儲量的有效厚度大於 15m。最厚為 23.8m(陝 141 井),陝 205 井區砂岩厚度大於 15m。長2 井和陝 9 井區塊屬於上述二者間的寬緩鼻子,砂體發育程度變化大,長 2 井有效厚度 25m 以上,而陝 9 井只有 7.5m,但二者產氣量均大於 10×104m3/d。

榆林南陝217—209 區塊山2 已成為開發區,開發效果很好,砂岩有效厚度約 10m,也處在鼻狀構造背景上。

(7)區域斜坡為天然氣保存創造了條件

盆地在早白堊世末期形成的東高西低的區域斜坡,其後構造斷裂活動很弱,為岩性圈閉中天然氣的保存創造了條件。

在盆地上古生界各層系的構造圖上,在簡單的斜坡上僅發育了一些局部的鼻狀構造,尚未發現切割上古生界各層系砂岩體的斷層,從而減少了天然氣向上沿斷層運移擴散,因而有利於氣藏的保存。從含氣層位相對穩定上可證實這點,如蘇里格氣田主要為盒8 下局部山 1 含氣,其上無氣藏。榆林氣田為山2 含氣,盒8 等層位基本不含氣,但是在盆地東部神木一帶可能存在局部的小斷層和裂縫,天然氣上竄到盒 6、石千峰組等。盆地北部由於晚期抬升保存條件較差。

東西方向上由於砂體多相變為河灣泥質沉積,砂岩尖滅或物性遮擋,從而阻止了天然氣向東側構造高部位的散失。

4.2.2.3 成藏主控因素

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在華夏系和緯向構造體系聯合控制下,天然氣藏主要為水動力和岩性雙因素控制的復合型的天然氣藏。

由水動力或與非滲透層聯合封閉,使無構造圈閉條件下不能形成圈閉的地方形成了聚集油氣的圈閉,稱為水動力圈閉,其商業性油氣藏稱為水動力油氣藏。

該類油氣藏形成於地層產狀發生輕度變化的構造鼻、撓曲帶、單斜砂岩儲層岩性不均一和厚度變化帶及地層不整合附近。

盆地北緣盒8、山2 等大型天然氣藏就屬於這種圈閉,其依據:

1)不同層系的河流-三角洲沉積的帶狀砂體控制天然氣的聚集,其砂體中氣-水分布倒置,北部物源方向構造位置高,但水多氣少,氣層含水飽和度高(盟 4—盟 8—盟 5 以北),試氣見水層井多,出水井普遍。

2)伊盟隆起低台階為單斜(西傾)背景上發育鼻狀構造及撓曲等,無完整構造圈閉,只能在與砂岩尖滅匹配後方可形成圈閉成藏(圖4-47)。

3)不同層系的砂體(尤其是山 2、盒 8)發育緻密儲層為主,非工業性儲層占砂岩總厚度的73.3%(226 口井統計結果3720 層砂岩,干層 2727 層),有效儲層約占 30%,縱、橫向上分布有較強的非均質性和局限性(據長慶油田)。

4)氣藏壓力系統多變,在不同層位和不同地區有較大差別,並非是統一壓力系統,常見有低壓、超低壓和正常壓力,也見高異常壓力,具有多變性。盆地中地層壓力變化較大,如周邊淡水屬於正常壓力系統,盆地內各層位的氣藏有著不同的壓力系統,如蘇里格盒 8、山 1 為低壓異常;榆林區山 2為正常壓力局部低壓。神木石千峰氣藏各含氣點壓力均不同,壓力系數波動范圍大,從 1~0.3 不等。

圖4-47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圈閉條件圖

5)上古生界烴源岩具有廣覆型生氣特點,盆地面積 25×104km2,烴源岩分布面積達 23×104km2,生烴強度大於10×108m3/km2的范圍占烴源岩面積的78.3%,占勘探總面積的72%,總生烴量大。但在廣覆型生烴的基礎上,盆地東、西各具有相對的生氣中心。烴源岩多期生烴,至今仍有供氣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北部天然氣不斷散失仍可成藏,並有較高產能的原因之一。

4.2.3 中生界成藏特徵及分布

全盆地總體在華夏構造體系和新華夏系及「山」字型東側盾地控制下,西緣「山」字型脊柱參與了控製作用。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已發現多個油氣藏,並在安塞、西峰、姬原等地區發現幾個億噸儲量區。綜合分析,認為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氣成藏主要受三角洲前緣砂體、烴源岩、區域背景下的低幅度構造及古構造等多種因素的控制。延長組油層分布面積大;含油層段多,生儲蓋組合多;以低孔低滲為主、岩性油藏為主、低壓低產為主。

因此,表現出中南部沉積相展布總體為NE 向,西緣中生界展布又受控於「山」字型脊柱構造,其砂體走向近SN向至NNW向,盆地南緣受渭北隆起所阻攔。

4.2.3.1 烴源岩控制了油田的分布

三疊系延長組發育半深湖—深湖相烴源岩,暗色泥岩厚 300~500m。有機質類型為腐殖—腐泥型,有機質演化目前處於成熟階段,早白堊世大量生烴、排烴,油源十分充足。

平面上,生油區范圍內的砂體,具有最先聚集石油的優勢。目前發現的志靖-安塞油田、西峰油田、姬原油田以及外圍地區。另外,延長組烴源岩於早白堊世大量排烴,在此期間及在此之後,盆地南部的廣大地區始終為一平緩的西傾單斜,陝北地區長期處於低勢區及運移的主要方向,對石油聚集十分有利(圖4-48)。

同時,縱向上油氣的分布與烴源岩亦具有一定的關系。

4.2.3.2 三角洲前緣砂體是油氣聚集的良好部位

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長組沉積時期,盆地主要發育了三大沉積體系,即西南部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體系、東北部的河流-三角洲沉積體系和西北部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體系。三角洲沉積體系的各個亞相,由於其距離油源的遠近不同,在捕獲油氣的優先程度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緣、前三角洲等亞相中,三角洲前緣亞相具有砂體發育,儲集性能良好,距離油源近等特徵,是油氣聚集的最有利相帶(圖4-49)。

圖4-48 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油田與烴源岩關系圖

盆地東北部的延長組三角洲相砂體以長 10、長 6、長3 期最為發育,厚度大,范圍廣,以三角洲平原及前緣相砂體為主,單層厚20m上下,平均孔隙度為 12%~15%,滲透率為(1~10)×10-3μm2,岩性以中細粒長石砂岩為主,儲集空間為原生粒間孔及次生溶蝕孔,有利於石油儲集。

志靖-安塞地區經過二十幾年的勘探開發,發現了安塞、志靖等 5 個油田,為盆地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另外,富縣地區和旬邑-宜君地區油田亦屬該沉積體系。

盆地西南部的辮狀河三角洲前緣砂體主要發育在下部長8 期至長 6 期,上部長2 期至長3 期砂體大面積缺失。下部長8 期至長 6 期砂體分布於石溝驛一環縣一慶陽—涇川及渭北地區,單層厚 10~20m,平均孔隙度為 10%~12%,滲透率為(0.2~5)×10-3μm2,對石油儲集也很有利。在該三角洲沉積體繫上,發現了西峰油田以及鎮涇的曙光油田。

圖4-49 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油田與儲層關系圖

4.2.3.3 大型岩性圈閉是石油聚集的有利場所

盆地東北及西南發育兩大三角洲沉積體系,主要有鹽池三角洲、定邊三角洲、安邊三角洲、志靖—安塞三角洲、延安三角洲、富縣三角洲、黃陵三角洲、西峰三角洲,呈裙帶狀沿湖盆周邊分布。砂體呈NE向帶狀或透鏡狀展布,單個砂體長 50~80km,寬 10~30km,面積 500~2000km2。與上傾方向及頂部的泥岩組合成大型岩性圈閉,是石油聚集的良好場所(圖4-50)。

大型岩性圈閉是伊陝斜坡和渭北隆起北部最主要的勘探目標。

圖4-50 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長8、長9、長10沉積相與油氣分布

a—長8沉積相與油田分布;b—長9沉積相與油田分布;c—長10沉積相與油田分布

4.2.3.4 盆地西緣逆沖帶油氣聚集的主要部位

該油氣聚集帶主要表現為斷層和背斜的控制,發育地區主要在盆地的西部邊緣。西緣逆沖帶,形成大量斷層及背斜構造,兩者共生形成斷背斜,油氣富集。如侏羅系構造,是一個斷背斜,其長軸走向NNE,延伸長約2.8km,軸部被走向NNE的逆斷層切割,對侏羅系油氣藏的形成有決定性作用。

馬家灘油田北側的李莊子油田為一NW—SE向短軸背斜,內部發育 4 條斷層。油藏嚴格受構造控制,背斜分為南北兩個高點,北高點高,油層分布在構造高部位,高部位油氣明顯富集且單井產量高,構造低部位單井產量低。同時,斷裂對油氣的控製作用也比較明顯,斷裂附近單井產量較高,遠離斷裂,產量逐漸降低。

因此,盆地西緣以尋找構造圈閉為主。

4.2.3.5 區域背景下的低幅度鼻褶構造

延長組地層在平緩西傾的大單斜背景上,由於岩性差異壓實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幅度鼻褶,兩翼近對稱,傾角小於2°,幅度一般 10~20m,不超過 30m,閉合面積小於 10km2,上傾方向或由於剝蝕被上覆侏羅系泥岩遮擋,或由緻密砂岩形成遮擋,低部位及側翼以泥岩形成封堵,岩性的遮擋作用與鼻褶的控製作用相配合而形成圈團。這類微構造平面分布規律性差,構造形態和相對幅度主要受砂體發育程度的控制。在無明顯的圈閉構造情況下,差異壓實鼻褶構造控制著油氣相對富集的程度。實際上,迄今為止在陝北地區找到的三疊系油氣藏均處於這種低幅鼻褶之中。

陝北直羅油田主要目的層為長2 段,是一個相對幅度 15~20m 的微型鼻褶,其上傾方向與下侏羅統富縣組泥岩相接觸形成封堵,側翼相變為泥岩而形成圈閉,由於鼻褶的幅度小於油柱高度,油水分異差,整個油藏均處油水過渡帶,但不同的構造部位含油豐度有差異,高部位的原始含水飽和度相對較低,一般在 50%~75%之間,而側翼原始含水飽和度一般大於80%,甚至超過 90%。

圖4-51 姬塬地區油氣分布與低幅度鼻褶圖

(據長慶油田)

在姬塬油田,從長4+52頂面構造圖上可以看出,目前所有已發現的長4+52油藏多處於構造高部位,即呈近EW向展布的鼻隆部位(圖4-51,圖4-52)。因此,姬塬地區長4+52油藏是在岩性圈閉背景上受構造控制的典型的構造-岩性油藏。在剖面上,沿構造線方向,形成由東向西,構造一次抬高並在局部地區形成低幅度構造,在區域背景下形成不同的水下分流河道砂體儲層聚集成藏。垂直構造線方向,形成多個隆坳相間的格局,在凸起部位形成油氣的聚集。

圖4-52 姬塬地區平行構造線油藏剖面圖

(據長慶油田)

該規律表現也比較明顯。在川口油田,長62油藏頂界面局部發育低幅度鼻狀隆起,構造幅度10~15m,高點位於剖14井—曙開2 井區,鑽探和測試成果顯示,沿構造上傾方向及局部隆起部位油氣富集程度逐漸提高,飽和度增大。富縣探區中富18井區也為NW—SE向低幅度鼻狀構造,是油氣富集區。

因此,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延長組區域背景下的低幅度鼻狀構造是油氣聚集的有利部位,是盆地南部、鎮-涇、富縣地區油氣勘探的重要目標之一(圖4-53,圖4-54)。

圖4-53 鄂爾多斯盆地鎮-涇地區三疊系延長組長 9 段油田分布圖

4.2.3.6 前侏羅紀古地貌控制油藏分布

延安組油藏主要分布在其下部的延 10 和延 9 油層組,二者儲量約占侏羅系總儲量的 90%以上,而延 10 油層組下部底礫岩中的油氣占侏羅系總儲量的 50%左右。侏羅系泥岩及煤系研究表明,侏羅系暗色泥岩和煤層不具有大量生成石油的能力。油源對比成果為上述認識提供了依據:侏羅系底部原油與延長組原油性質相近,均有低黏度、低含硫,比重、凝固點及含蠟量中等的特點。碳同位素比值(C12/C13)相近,分別為 91.51 及 91.52,僅差 1‰。侏羅系原油普遍具有下富上貧,下輕上重,向上氧化程度增強,比重增大,輕質餾分減少,較下伏延長組原油性質更好的趨勢。這些特點說明其來源為下伏的延長組烴源岩。

圖4-54 鄂爾多斯盆地富縣地區三疊系延長組(長 62 段)岩性油藏圖

侏羅系沉積前,印支運動使盆地整體抬升,形成西南高,東北低的平緩斜坡,延長組頂面遭受剝蝕,河流發育,甘陝古河橫貫盆地中部,呈EW向展布,寧陝、蒙陝、慶西3 條二級古河近 SN 向展布,在白豹一帶匯入甘陝古河。這幾條大河將盆地切割為姬塬、演武、子午嶺、靖邊四大高地。古河谷兩側發育一系列次級河谷,呈樹枝狀分布,間距3~5 km形成溝谷縱橫的古地貌景觀,控制了侏羅紀早期沉積及延安組砂體展布。

侏羅紀早期下切的古河道溝通油源,為油氣向延安組運移提供了通道。富縣組和延 10 層是在古地貌基礎上填平補齊式沉積,造成侏羅系底砂岩與長 1 至長3 地層的廣泛接觸,延長組生成的油氣沿侵蝕面向河谷兩側的延安組砂體運移,如遇圈閉就可聚集成藏。古河道兩岸的斜坡帶處於沉積相帶及石油運移的有利區域,因而也是石油聚集的最有利部位。

侵蝕面上覆地層的局部構造面貌與侵蝕面起伏形態完全一致,主要分布於古河挾持的殘丘階地及匯水三角洲地區。這是一種以古地貌起伏為基礎,以上覆沉積差異壓實為主導的差異壓實構造,具有早期形成及繼承性發展的特點,為石油運移的指向區。其成因與侵蝕面起伏及河流砂體展布有關,因而這種構造總是與侵蝕殘丘及河流相砂體相伴隨,並且成群成帶分布。這些地區還處於油氣運移的最有利區,因而形成廣泛分布的壓實構造油藏。

9. 有14天假期,從北京出發自駕游,求推薦路線。。。

1、最具民族特色的風情之旅:北京——西域 路書:北京——西安——嘉峪關——烏魯木齊——五家渠市——烏蘇——精河——賽里木湖——果子溝——吐魯番——敦煌——伊寧——武威——蘭州——西寧——青海湖 重點推薦:
●賽里木湖 透明的湖水,風吹起的漣漪像是藍色水晶表面的褶皺,水底的石頭晶瑩發亮彷彿觸手可及,但卻是在至少有兩米深的湖底,站在湖邊甚至能看見10米外的湖底的石頭。湖水冷而甜,甜得沁人心脾。當地人說這湖水因為含礦太多是不能喝的。真是的啊,隨手從水裡揀起一塊石頭,就能看見石英和雲母的特徵。在湖邊看日出,別有一番滋味兒,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天鵝呢。 ●伊寧市附近的達那拉提草原 風景不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就是被人為開發了很多旅遊項目,歐洲度假村和滑翔傘項目等,失去了原始草原味道。 ●塔爾寺 是藏傳佛教的四大中心之一,是格魯派開創者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的壁畫用特殊的礦物顏料繪制,顏色艷麗經久不褪,相比之下,敦煌壁畫的顏色就要黯淡許多。
路況:西部的公路基本都不好,而且過路費也較貴(除新疆外),陝西、寧夏等地區的警察較多,每天能跑700公里左右,不建議驢友開小車去,要開也要開切諾基這樣的越野車。
4 最人煙稀少的寂靜之旅:北京——四川四姑娘山
路書:從北京走京石高速,到石家莊後轉上了太舊高速。在太舊高速的盡頭我們轉上了大運高速。大運高速貫穿山西南北,是山西省內的重要干線公路。路況很好,車輛稀少,走起來非常舒服。經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到達四姑娘山。又從四姑娘山經四川、重慶、湖北、河南、河北回到北京。 重點推薦:
●普救寺 普救寺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南10公里處,是一座古老的佛教禪院。西廂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普救寺也因此馳名中外。寺中有一個舍利塔,老百姓俗稱鶯鶯塔,也是寺內一大奇觀。當你站在塔西20米處,以石相擊,塔頂會發出酷似蛙鳴的迴音。這是我國四大迴音建築之一,門票價格35元。 ●九寨溝 沿途走棧道,路好走,都是下坡,但確實也需要一定的體力。棧道修得非常好,遊人很少,因為來九寨溝的遊客90%以上是團隊,而團隊的導游決不會把客人領到一個如此消耗體力的游覽路線上。
路況:部分省市的路不好走,去四姑娘山時備用輪胎、工具准備充足。總體來說周邊風景很不錯。
住宿:較便宜,50-90元/間/晚
門票:除了九寨溝的門票較貴,其他門票在30-50元之間。
2 、最具歷史韻味的文化之旅:北京——陝西榆林
路書:北京大興南五環出發走京石高速,經涿州、保定、定州,見正定出口駛出。從正定上107國道到石家莊走307國道,過井陘縣微水鎮,到天長鎮,見於家石頭村標志出307國道,走縣鄉道一直往南,到於家村。之後上307國道進入山西境內後,見娘子關指示牌出307國道,走縣鄉道,到娘子關。從娘子關出

發上太舊高速經太原,沿大運高速汾陽方向行駛。到汾陽駛出高速路上307國道到柳林縣育龍附近,注意向北出口標志,有駛向磧口鎮的縣鄉道,之後到達山西磧口鎮。自磧口鎮出發,原路返回,過崔家崖收費站後上307國道向陝西方向前行,經義和鎮,過辛店,上210國道到米脂。自米脂出發上210國道直達榆林。離開榆林踏上返程之旅。 重點推薦:
●隆興寺 我國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香火繚繞,上香者眾多,到正定必去之處。主要建築由南向北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天王殿、大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大悲閣。大悲閣巍峨壯麗、雄渾古樸,中矗立著正定大菩薩,與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大石橋並稱「河北四寶」。
●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是娘子關的獨特景觀,悠悠石磨轉乾坤,浩浩清泉亭下流。泉水自庭院穿過,時緩時急,晝夜絕響,水草卵石盡收眼底。院中水磨歷史悠久,加工麵粉為村民所喜愛,遊人至此,可觀水映青樹,聽水擊輪盤,盡享水寨獨特風情。
●姜氏庄園 米脂的姜氏庄園是絕對不可錯過的,它是真正的「山莊」,依山而建,氣勢恢弘,建築細節精雕細刻。
路況:高速公路、省道公路,行駛暢通。 住宿:價格適中
門票:較便宜2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