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礁石、鍾乳石、太湖石、石油哪一個不是同類
石油。
.
.
『貳』 關於地理的新聞
海底地震
南極考察
內蒙、新疆雪災
例如:
氣象局:全國降水范圍增大 新疆北部東北中北大雪
未來三天,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中北部等地有大雪;全國降水范圍將逐漸增多。23日開始,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其中,湖北東部、安徽中北部、江蘇西北部、山東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局部地區還將伴有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受弱冷空氣影響,今天,東北地區中東部氣溫將下降4~8℃。另一股較強冷空氣於今天夜間開始影響新疆,並將自西向東給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北部帶來大風降溫天氣,新疆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大部、華北北部、東北等地氣溫將下降4~8℃,內蒙古中東部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16℃;上述地區將先後出現4~6級偏北風,新疆山口地區陣風可達7~9級;南疆盆地、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華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
22日08時至23日08時,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大部、吉林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新疆北部偏北的部分地區和伊犁河谷有大雪。廣西東南部、廣東大部、福建大部、台灣等地有小到中雨。新疆北部、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內蒙古大部、華北西北部、遼寧東南部等地有4~6級風,新疆山口地區陣風可達7~8級;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天氣
23日08時至24日08時,新疆北部、西藏西南部、川西高原東北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內蒙古中東部、東北、河北東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夾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和天山西部、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或雨夾雪。山東半島、四川東北部、重慶中北部等地有小雨或陣雨。新疆北部、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內蒙古大部、東北大部、華北等地有4~6級風,新疆山口地區陣風可達7~9級;內蒙古中西部、華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渤海、黃海中北部有5~7級偏南風。
24日08時至25日08時,新疆西北部、西藏東部、青海東部、川西高原、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東北部、東北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夾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和天山西部、甘肅西南部、黑龍江中東部、吉林中東部、遼寧東北部等地有大雪或雨夾雪;四川盆地大部、重慶、貴州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大部、台灣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湖北東部、安徽中北部、江蘇西北部、山東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新疆大部、甘肅西部、內蒙古大部、東北、黃淮東部、江淮東部等地有4~6級風,新疆山口地區陣風可達7~9級;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渤海、黃海、東海有6~8級偏南風。
『叄』 我國各省區自然 人文 環境資料
歷史事件
上海: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春秋末年入於越,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從陸家嘴鳥瞰浦西迷人夜景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所以,松江 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今天松江區,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明朝時,上海逐漸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現與黃浦區合並),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除華亭縣外,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衛(今金山區)等。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北京: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國都。元大都,或稱大都,由於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國的大汗,蒙古文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元大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 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天津: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現在天津處於的位置原來是海洋,黃河改道前由泥沙沖積形成,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北宋歸遼國管轄,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鎮守北京的藩王朱棣為了同他的侄子明惠帝爭奪皇位,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後來朱棣作了永樂皇帝,為了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歷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衛是軍事建制,而不屬於地方行政區劃。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 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 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分別是天津縣、靜海縣、青縣、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滄州。 晚清時,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0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 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重慶: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明玉珍(1331~1366),因崇信明教改姓"明",湖廣行省隨州(今湖北省隨州市)人。1357年,明玉珍西征,四月攻佔重慶,剿除四川元軍,確立對四川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至正二十一年七月,明玉珍在重慶稱隴蜀王,仍奉"宋"為國號。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慶稱皇帝,國號"夏",改元"天統",以重慶為國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權。歷時9年,1371年被大明政權所滅。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37年11月20日,中華民國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慶辦公,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確規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重慶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西漢即有河南郡,為河南得名的開始。唐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的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為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並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並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和蘇南行署,後合並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漢即設雲南縣,為雲南得名的開始。唐為六詔,後為南詔;宋為大理國;元置雲南行省及雲南諸路道;明置雲南省,後改雲南布政使司;清改雲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貴州: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延、?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唐屬關內道;宋時屬西夏;元滅西夏後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治所為寧夏路,為寧夏得名的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衛;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建國後撤消並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唐宋均為化外地;元在澎湖設巡檢司,兼管台灣漁民;明為荷蘭所佔,明末鄭成功收復,設東寧省及承天府;清鄭氏,設台灣府及台廈道,是為台灣得名的開始,並正式稱台灣島,後改台廈道為台灣道;清末設台灣省,後為日佔,仍稱台灣;民國收復,恢復台灣省,省名至今未變。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衛藏,衛即前藏,藏即後藏;後正式定名為西藏,為西藏得名的開始;清設西藏辦事大臣;民國初西藏地方;建國後仍之,後改西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為突厥地;宋時出現蒙古部落;後建元朝,其地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分達靼韃及瓦剌;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後均改省;建國前中共以今內蒙古東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新疆: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元明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准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其時貴州新辟疆土亦稱新疆);清未設新疆省,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後改新疆維吾兒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名勝古跡
1、北京:北海 景山 圓明園 頤和園 天安門 北京名園 長城
2、天津:呂祖堂 大沽口炮台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 盤山 翠屏湖
3、上海:東方明珠 外灘 老城隍廟 上海海洋水族館 黃浦公園 龍華烈士陵園
4、重慶:豐都鬼城 石寶寨 張飛廟、白帝城、巫山神女十二峰 金佛山
5、河北:避暑山莊 外八廟 北戴河 野三坡 蒼岩山
6、山西:山門重樓、戲台三座、獻殿、後土大殿、配殿鍾鼓樓
7、遼寧:彌勒大佛 張學良碑 王子洞 將軍湖 清泉寺 秦漢遺址 碣石宮
8、吉林;玄天嶺 保安睡佛 聖母山 將軍墳
9、黑龍江: 八女群雕 牡丹江 龍塔 斯大林公園
10、江蘇:花果山 水簾洞 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虞山公園 茅山風景名勝區
11、浙江:西湖 富春江 新安江 雪竇山 雁盪山
12、安徽:琅琊山 黃山 雲海
13、福建:武夷山 鼓浪嶼 桃源洞 金湖
14、江西:弋陽龜峰 廬山 三清山 白鹿洞書院 石鍾山 井岡山 滕王閣 景德鎮 鄱陽湖 龍宮
15、山東:泰山 孔子故里 爆突泉
16、河南:少林寺,二七紀念塔 雲台山 白馬寺 韓愈陵園 龍門石窟
17、湖北:黃鶴樓 荊州古城 睛川閣 紀南城遺址 古琴台 華容道 盤龍城遺址 弘化禪寺 五祖寺
18、湖南:雲麓宮 嶽麓書院 六朝松 禹王碑
19、廣東:鼎湖山 鎮海樓 六榕塔 丹霞山 佛山祖廟 肇慶七星岩
20、海南:五指山 瓊台書院 蘇東坡居瓊遺址 五公祠 蘇公祠 南海觀音 天涯海角
21、四川: 蘇東坡塑像 蜀南竹海 九寨溝 黃龍 峨眉山 樂山大佛 青城山
22、貴州:飛雲崖 萬峰湖 馬嶺河峽谷 紅楓湖 古佛洞 洗缽池
23、雲南:石林 驛古鎮 麗江 大理的銀蒼玉洱 西雙版納 魁星樓 鍾樓 老君樓
24、陝西:王順山森林公園 華山 兵馬俑 大雁塔
25、甘肅:靈台 北石窟寺 郎木寺 貢唐寶塔 蓮花山 八角城
26、青海:神山 天峻石林 雅丹林 萬丈鹽橋 納赤台清泉 格爾木胡楊林 可可西里
27、台灣:龍山寺 大岡山 鄭成功廟 阿里山 日月潭
28、廣西: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 大藤峽 東塔 桂平西山 嶺南名剎南山寺 桂平東塔 貴港九凌湖
29、內蒙:阿爾山 玫瑰峰 鹿鳴湖 赤峰 雲崗石窟
30、西藏:巴松措 珠穆朗瑪峰 米林南伊旅遊景區 林芝神山色季拉 娘蒲溝 雅魯藏布大峽谷
31、寧夏:北武當山 沙湖風景 固原涇河源 回鄉風情園
32、新疆:喀納斯湖景區 神鍾山 杜拉特岩畫 紅山嘴口岸 齊德哈仁細石器遺址 白山布杜南拜墓
33、香港:青馬大橋 香港淺水灣 西貢 金紫荊廣場 香港南丫島
34、澳門:盧廉若公園 聖老楞佐堂 馬禮遜教堂 大三巴牌坊 媽祖閣 黑沙海水浴場、澳凼橋
福建省森林覆蓋率已達62.9%
浙江省森林覆蓋率已達60.5%
江西省森林覆蓋率突破60%
廣東森林覆蓋率57.1%
湖南省森林覆蓋率為55%
雲南省森林覆蓋率50%
黑龍江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3.6%
廣西森林覆蓋率43%
吉林省森林覆蓋率增至42.5%
北京市森林覆蓋率34.3%
陝西省森林覆蓋率33.9%
遼寧省森林覆蓋率31.84%
湖北省森林覆蓋率31.61%
安徽省森林覆蓋率為30.3%
重慶市森林覆蓋率將達30%
四川省森林覆蓋率28.98%
河北省森林覆蓋率達23.25%
山東省森林覆蓋率23%
河南省森林覆蓋率22.64%
上海市森林覆蓋率達20%
江蘇省森林覆蓋率達14.8%
山西省森林覆蓋率13%
『肆』 從寶坻區到昌黎縣有沒有公共汽車
如果你認為這架飛機是太昂貴了,它是21時55分在株洲坐K1684長沙到福州的火車,大概在9點鍾第二天上午在南平南站下車,坐車到車站入口三明車西站車,然後去到寧化在下午3點左右,運氣好的話,將能夠寧化縣可以考慮在24小時內正確的。 。 。不這樣做,重慶北至廈門的行程,在早晨至三明,住的是一個問題。
『伍』 在市場不是均衡狀態時進行的交易,如何計算經濟剩餘
太湖藍藻事件:一個成本分析的典型案例 來源:作者:日期:09-11-29 一片草原上生活著一群聰明的牧人,他們各自勤奮地工作,增加著自己的牛羊。隨著畜群不斷擴大,終於達到了這片草原可以承受的極限,每再增加一頭牛羊,都會給草原帶來損害。但每個牧人的聰明都足以使他明白,如果他再增加一頭牛羊,由此帶來的收益全部歸他自己,而由此造成的損失則由全體牧人分擔。於是,大家不懈努力,繼續繁殖各自的畜群。最終,這片草原毀滅了。這是加勒特·哈丁1968年講述的一則名為「公地的悲劇」的現代寓言。遺憾得很,就像中國許多著名的寓言故事一樣, 「公地的悲劇」的現代寓言在現實生活中也在不斷地上演著,因為我們周圍確實經常存在著大量的「聰明的牧人」。去年五六月間,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這個一直以水美著稱的湖泊——發生了嚴重的藍藻污染事件,一時間,太湖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無錫人守著太湖,卻要靠搶購純凈水維持生活需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認識這一事件?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太湖處於長三角地區,環太湖地跨江、浙、滬、皖三省一市,這個中國第三大淡水湖的周圍,蘇州、無錫、常州、嘉興、湖州5個中心城市構成了一條環太湖城市帶,這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也是工業密度最大的一個地區。環太湖流域貢獻了全國1 3%的國內生產總值和19%的財政收入。這些數據表明,在太湖流域確實居住著一群「聰明的牧人」,他們在勤奮地工作著,但遺憾地是,太湖成了各方都不必負責的「公地」,成了一個環太湖城市共有的「公共澡盆」。牧人們是聰明的,他們都是理性的經濟人,在勤奮工作的同時他們也在計算著他們的經濟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但是在這種算計中,他們首先計算的是收益。2006年,無錫市的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九,工業產值位居全國第七。這個土地面積只有4 7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580萬的城市,能有如此驕傲的經濟增長速度,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成果,而這個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歸功於20世紀7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的崛起,這也就是後來被廣泛談及的 「蘇南模式」,到了1989年,無錫鄉、村兩級工業企業產值達219.9億元,佔全省的19.1%,佔全國的3.6%。這些數據是一種算計的產物。這種首先關注收益的算計是某種特定的經濟思維的結果。在這種思維中,人類經濟行為的最終整體結果是增加的,而不是減少的,也不是平衡的。人類經濟活動被看作是一個不斷謀求增長、不斷獲得財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值得關注的是經濟增長、財富增加甚至GDP的提高,而不是成本,也不是收益與成本的動態均衡。當然,在算計收益的同時,他們也計算成本,但這時出現在視野中的成本是極其狹義的,主要表現為資本、勞動、技術、土地等生產要素所產生的貨幣費用。以無錫市為例,它的資本要素的表現是:1987年,無錫市實際利用外資僅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1%,其中外商實際投資僅佔1.3%。而到1996年,無錫市實際利用外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已經達到40%。它的技術要素的表現是:當時鄉鎮企業的技術支撐主要來自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師」。它的勞動要素的表現是:機械、紡織、輕工、建材等這些行業存在大量的市場需求,基本的生產技術要求不高,佔用資金較少,使用勞動力較多。與農業比較,單位勞動力和資金的收益率都很高。無錫市經貿委一份針對該市的工業結構分析報告顯示,無錫在二十多年間完成了以輕工業為主向重工業為中心的快速推進,重化工業比重從1 9 80年的42%躍升到目前的74%。在此過程中,無錫市形成五大傳統支柱產業——機械、紡織、冶金、化工、電子(家電)。在「九五」期間,這五大產業的工業增加值佔到了全市規模企業總量的70%。2006年無錫規模以上工業中,冶金、紡織、機械等行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為55.5%。這些都表明,一個企業實際支出的貨幣性支出被看作是成本的全部,以太湖為代表的「公地」是作為經濟活動的背景存在的,對太湖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並沒有出現在成本算計的視野之中。那麼,太湖在環太湖城市群的經濟增長中究竟有沒有起作用呢?如果起作用,它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呢?閉環式結構?還是線性結構?簡單地說,人類的經濟行為是由資源—生產—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這樣三個環節所組成的,在生態學意義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這一過程應該是一個復雜的閉環式結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結構。在這一結構中,重要的不僅是生產這個中間環節,而且還有資源這個源頭環節以及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這個終端環節。人類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要求這三個環節各司其職、各得其所。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或幾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經濟行為鏈條的斷裂。在本文所分析的案例中,太湖在環太湖城市群的經濟增長中所起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生產這個中間環節,而且,還存在於資源這個源頭環節和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這一終端環節。 首先,太湖為環太湖城市群的人民生活和經濟增長提了大量的不可缺少的資源,至少是提供了充足的工業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水。很顯然,如果沒有太湖這一充足而廉價的水源,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會受到限制的。形象地說,太湖是這一地區水資源的一個儲藏室,藍藻事件的第一個表現就是這個水資源的儲藏室出了問題。其次,太湖為環太湖城市群的人民生活和經濟增長提供了排污和納污的場所。同樣,在這一地區,如果沒有太湖這一巨大的排污和納污的場所,這里的經濟發展也同樣是會受到限制的。形象地說,太湖是這一地區群眾生活和經濟發展的一個「廢物堆放間」。本次事件的第二個表現是這個「廢物間」出了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事件中,如果我們像過去一樣僅從生產環節去看待的話,這個中間環節並沒有遇到什麼問題。這正是這一類事件的一個基本特點:在損失沒有造成危害以前,它們幾乎是不被重視的,其危害也幾乎是無法測量和估計的。 太湖也是「成本」人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盲目和短視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在理論上的重大缺陷所造成的。其一,什麼是經濟活動中的要素?對於人類的經濟活動來說,只有資本、勞動、技術、土地才可以稱得上是要素嗎?對於環太湖城市群來說,太湖可以看作是他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一個要素嗎?如果是,它是怎樣被看成是要素的?事實上,在1 960年發表的《社會成本問題))一文中,科斯就曾經明確指出: 「未能提出足以解決有害效果問題的最後一個原因來自關於生產要素的錯誤觀念。人們通常認為,商人得到和使用的是實物 (一畝地或一噸化肥),而不是行使一定(實在)行為的權力。如果將生產要素視為權利,就更容易理解了,作產生有害效果的事的權利(如排放煙塵、雜訊、氣味等)也是生產要素。」由此可見,按照科斯的觀念,生產要素不是表現為物理實體的物,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土地所有者所擁有的實施一定行為的權利。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科斯強調:權利的界定是市場交易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且,科斯也已經明確指出,作產生有害效果的事的權利(如排放煙塵、雜訊、氣味等)也是生產要素。據此,環太湖城市群對太湖的生態環境污染必須被看作是他們所獲得的經濟收益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要素,作為要素的一種,它必然與產權、費用、成本等范疇密切相關,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必須以要素的身份出現在經濟活動的成本收益的核算之中,權利的行使是有成本的,因而與資源的稀缺性相關的要素和產權問題究其實質是成本問題。其二,何為成本?應該如何看待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成本的本質?經濟活動中的成本應如何核算?這些是非常復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簡單地說,在我看來,成本是經濟活動中所不可缺少的,隨著產權關系的變化而相應發生變化的,表現為一定要素形式因而會產生相應費用的稀缺性資源。在這一認識之下,我們把經濟活動中的成本的本質看作是資源,稀缺性的資源,也就是說,對於一項經濟活動來說,只要是這一過程中發生的資源損耗,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是物質的還是人力的、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應作為成本納入我們的視野之中,都應進入成本收益的核算之中。否則,這種對經濟行為的分析就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這種分析的結果也往往可能是有害的。特別應該看到的是,人造資本 (資源)和自然資本(資源)在我們所身處其中的這個時代的分野,以及這種分野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影響。一方面,人造資本和自然資本的總和在整體意義上應該保持不變,也即前文所述之人類經濟活動在最終意義上的整體結果可能是平衡的甚至是減少的(在熵增的意義上),另一方面,人造資本(資源)和自然資本 (資源)在整體意義上各自保持自己的位置進而實現總和不變,但這種總和不變是通過各自的不變來達到的,而非兩者連在一起達到的。在本文所分析的案例中,太湖流域的資源同樣可以被分為人造資源和自然資源兩種,如何審慎地處理這兩種資源之間的關系以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擺在環太湖流域城市群面前的、同時也是擺在全中國人面前的一個緊迫的問題。有學者指出,世界已經從一個人造資本是限制性要素的時代進入到剩餘自然資本是限制性要素的時代。當限制性要素發生改變時,過去被看作是經濟性的行為現在就變成非經濟性的行為了。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木材不是受制於伐木場生產能力而是受制於森林的殘留量,捕魚量不是受制於漁船的數量而是受制於魚類群數量,原油產量不是受制於抽油和鑽井能力,而是受制於石油儲量的殘留量和可接近性,而這一切又受制於自然生態的平衡。這是全世界的問題、整個人類的問題,中國不會例外,太湖流域當然也不例外。必須認識到,在太湖流域,環太湖城市群的經濟社會發展不是受制於生產環節,而是已經受制於資源環節和廢棄物的處理與再利用環節了。最後,就太湖藍藻事件的治理措施來說,自來水水質強化處理、調水引流、人工增雨等只能算是應急措施。新的水源地建設、水源預處理和自來水深度處理等也算不得是長效機制,依然是揚湯止沸之策。應該認識到,治水只是治標,治污才是治本。從政策措施上來說,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緩的。雖然國際已有的經驗表明,在人均GDP為5 000~10 000美元之間,經濟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開始出現拐點,進入同步發展的良性狀態,即所謂的「庫茲涅茨曲線」。這一說法的可靠性如何暫且不論,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說,這樣一個目標的達成是需要通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的,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犧牲和代價的,是要在一種新的經濟思維方式的指導下才能實現的,如果僅有守株待兔式的等候顯然是不夠的。而在筆者看來,當前最為根本也是最為迫切的則是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