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開戶費用 » 喀什巴楚縣原油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喀什巴楚縣原油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6-27 02:01:51

⑴ 新疆的發展和祖國的關系

民族團結進步 情滿天山熱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發展紀實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31日電(新華社記者 楊維漢、曹志恆)這是一片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天山壯美,大漠蒼茫,各族群眾載歌載舞,一塊塊綠洲生機盎然。

這是一片團結進步發展的熱土: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富裕。2000多萬各族群眾在這里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滄桑巨變,春華秋實。新疆,昔日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中國西北充滿希望的土地。勤勞勇敢的新疆各族人民一次次摒棄落後和貧窮,一步步走向進步和富裕……

新疆和平解放6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在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進,譜寫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民族贊歌。

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新疆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努力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少數民族同胞倍感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我們這座清真寺已經有近600年的歷史了。1999年,國家專門撥款150萬元進行了修繕、改造。現在每天有2000多群眾前來禮拜,到了節日,清真寺里和外面的廣場上會有6萬多人參加禮拜呢!多虧了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我們穆斯林的合法宗教信仰得到了充分的保護。」

端坐在新疆喀什地區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中,看著陸陸續續前來做禮拜的穆斯林群眾,清真寺的哈提甫(主持)居馬·塔依爾心裡的喜悅溢於言表。69歲的居馬·塔依爾見證了清真寺的歷史,同時也親身感受到了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新疆的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現在新疆人民包括穆斯林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穆斯林也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和政策,任何正常的宗教活動都是允許的。」居馬·塔依爾說。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正確解決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策,是黨的民族平等政策在國家政治制度上的生動體現。居馬·塔依爾的親身經歷也印證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深入人心。他說:「民族區域自治讓新疆各族人民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在人大和政府里我們少數民族代表和幹部越來越多,我還成為了全國人大代表,也能參與管理國家事務了。」

居馬·塔依爾的話在和田地區洛浦縣人大主任艾合買提尼亞孜·吾斯曼這里得到了證實。他告訴記者,洛浦縣人大共有163名代表,而其中維吾爾族141人,哈薩克族1人,佔全部代表的87.1%。少數民族群眾選舉的代表,正在充分行使著管理本民族的事務的職責。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07年-2008年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中,選出的550名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363名,佔66%;2234名州(市)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1275名,佔57.07%;16069名縣級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9963名,佔62%;41175名鄉(鎮)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30744名,佔74.67%。有力地保障了各民族平等參與管理本地區事務的權利。

在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務,還必須依靠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幹部。1950年新疆少數民族幹部僅3000人,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時,少數民族幹部僅有4.6萬人。今年38歲、擔任和田地區洛浦縣縣長的阿力普,用自己的成長歷程講述著少數民族幹部隊伍日益壯大,素質不斷提高。

「我從上小學到中國林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再到和田地區林業局當副局長,現在當縣長,一路走過來都是黨的精心培養。現在我走上了領導崗位,趕上新疆加快發展的好時機,我更要發揮我們少數民族幹部的帶頭作用,為家鄉人民多辦好事、實事,改變民族地區的落後面貌。」阿力普懷著感恩的心,面對家鄉父老。

目前,新疆少數民族幹部已達36萬人,佔全區幹部總數的51%,是上個世紀50年代初少數民族幹部總數的100多倍。少數民族幹部已成為新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在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據統計,新疆少數民族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萬人,佔全區專業技術人員的56%,少數民族婦女幹部佔全區婦女幹部總數的66%以上。一大批政治上堅定、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少數民族幹部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

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權利,不但要尊重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還要對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給予特別的保護。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十二木卡姆」之鄉的莎車縣,維吾爾族群眾正在文化公園的廣場上歡顏奏樂、載歌載舞。藝人們打著手鼓、彈奏著都塔爾等樂器,男女老少用歡快的舞姿表達著心中的喜悅。

74歲的民間藝人若扎姆大叔是莎車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擅長演奏「十二木卡姆」,還曾經出國演出。他說:「我們有幸趕上了今天的好時代,黨和政府對民間藝人高度重視,國家還拿出專門的經費對民間藝人進行補貼,這樣的榮譽和幸福真是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我一定要帶好徒弟,把藝術傳承下去。」

被譽為維吾爾「音樂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已瀕於滅絕。現在在新疆,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十二木卡姆」列為重點搶救的藝術品種,組織力量收集、整理和保護,如今已在全區民間廣泛傳唱。

據自治區文化廳提供的數據顯示,自治區已經建立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路,公布實施了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全疆擁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構72個,擁有229位各類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保障少數民族群眾各項權利,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傳承民族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少數民族同胞倍感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感慨地說。

民族團結進步關鍵靠發展,以「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民族工作主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促進了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胡錦濤總書記心裡想著農牧民,希望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富裕文明的小康生活。」身材不高、但黑瘦精乾的新疆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團總支書記買買提·沙吾爾心裡仍舊記著胡錦濤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達西」,維吾爾族語的意思是「鹽鹼地」。達西村居住著維吾爾、漢兩個民族共1000多人。過去的達西村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是有名的貧困村。幾年前,達西村農牧民在黨的富民政策帶動下,依靠科技開展多種經營,實現了脫貧致富,村裡風貌煥然一新。

村裡的青年買買提·沙吾爾給胡錦濤總書記寫信,匯報達西村的新氣象。2005年5月4日,他收到了總書記熱情洋溢的回信。全村維吾爾族、漢族群眾深受鼓舞,不斷壯大集體經濟。2007年,村人均純收入9014元,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000萬元,集體純收入102萬元。

達西村的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也顯著改善:引水工程使他們告別了喝鹽鹼水的歷史;抗震安居工程讓全體村民搬進了敞亮的小康安居房;家家戶戶用上了沼氣、通了暖氣、裝了電話、接了有線電視,村民普遍用上了手機,還有100多戶村民購買了小汽車;41名青年拿到了中專以上文憑,一半以上農民獲得了農民技術員職稱證書……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達西村,一個小小的村落,卻反映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發展是硬道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新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的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國民經濟以年均增長10.3%的速度向前發展:

——工業生產從無到有,形成了以礦產資源和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完備的工業體系。2008年,工業增加值達1790.7億元,比1952年增長274倍,比1978年增長16.6倍。原油產量2722萬噸,成為我國第二大原油產區。

——「糧棉果畜」四大基地建設成就顯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2008年,自治區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比1949年增長11倍,比1978年增長1.8倍,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新疆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信息、社區服務、商貿流通、現代物流等一批新興產業迅速興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業快速發展,旅遊產品更加豐富,形成了以「絲綢之路」為主線,以喀納斯湖生態旅遊區,天池、賽里木湖和博斯騰湖風景旅遊區,吐魯番、庫車的古文化遺址旅遊區,喀什的民俗風情旅遊區,伊犁的塞外江南風光旅遊區為重點的「五區三線」發展格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自治區內區域特色工業乘勢而上,巴州、阿克蘇在加快發展天山南麓石油工業經濟帶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林果加工業,推動了新型工業化進程;伊犁、喀什、塔城、克州、博州發揮地緣優勢,積極開拓周邊國家市場,建設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阿勒泰、哈密地區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高起點開發優勢礦產資源,厚積薄發。

經濟快速發展,為社會和諧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新疆部分地區受到昆侖山地質構造運動活躍影響,地震多發。自治區啟動的抗震安居工程成了老百姓有口皆碑的「民心工程」。

記者見到62歲的買日提·依爾木老人的時候,她正在社區領取低保金。她們全家5口人,剛從老城區搬進了新蓋起的抗震安居工程廉租周轉房中。「住在原先的土屋子裡,上廁所要到屋外,還把我摔傷了。現在我們住的房子非常結實,衛生間特別干凈,上廁所也方便,做飯用上了天然氣、自來水,住房我們沒有花錢,買水、買電用低保金就夠了。我們感謝黨和政府心裡裝著老百姓。」

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決定從2004年開始,在全區實施抗震安居工程。截至2008年底,全區城鄉抗震安居工程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12億元,已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房189.5萬戶,有836萬人住上抗震房。其中,農村151.6萬戶、城市37.9萬戶。

記者從自治區建設廳了解到,5年來,全區抗震安居房先後經受住了2005年2月烏什縣6.2級地震、2008年3月於田-策勒7.3級地震、2008年10月烏恰縣6.8級地震等7次較大地震的考驗,無一損毀,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從城鄉抗震安居工程到改水通電修路,從農村合作醫療到惠及全區239萬名各族農村中小學生的免費義務教育,從扶貧攻堅行動到「興邊富民」計劃……自治區黨委、政府從不同時期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中央和自治區為加快民族地區發展而大力實施的一系列為民工程,促進了新疆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民族區域自治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法在新疆的貫徹落實,對鞏固和發展新疆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加強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對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宗教政策研究所所長葛豐交說。

新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多民族共同追求幸福生活、共同勞動創造文明,各族人民在祖國大家庭里,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闊步前進

13個世居民族、47個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區總人口的60%……多民族聚居的特點,決定了新疆的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建立在民族團結進步的基石之上。多年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新疆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2008年,漢族姑娘王燕娜的名字響徹天山南北,23歲的她為身患晚期尿毒症的18歲維吾爾族學生毛蘭江無償捐腎。「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養到17歲,馬上要考大學了,救人要緊。」王燕娜說,「我希望毛蘭江能好起來,健健康康地去上學。」

王燕娜為毛蘭江捐腎的手術非常成功。毛蘭江的父親吾買爾激動地說:「王燕娜好好的一個腎臟捐給毛蘭江,等於救了毛蘭江一條命。我非常感動,王燕娜也是我的女兒。我們家又多了一個女兒。」

像王燕娜這樣折射著血濃於水的民族關系的感人故事在新疆有許許多多:高原赤子吳登雲親手把自己的皮膚割下來移植到民族兄弟身上;白克日·卡依爾為救落水的漢族兒童縱身跳進湍急的水中,獻出寶貴生命;阿布力孜·努來克真情收養漢族棄嬰;在地震中達吾提·阿西木不顧家人安危去救鄉親……

改革開放30年來,新疆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大團結經歷了各種風浪的嚴峻考驗。從1982年自治區召開第一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以來,全區有862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和1513名模範個人受到自治區表彰。140個模範單位和206名模範個人受到國務院的表彰。

在新疆,一批軍民共建、警民共建、兵地共建點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基地。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意義重大。

各民族平等相待,互幫互助,互學互愛,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為56個民族的大家庭共圖發展、共謀福祉。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溫宿縣依希來木其鄉雙語小學的漢語歌謠聲響徹教室,伊寧市喀贊其民俗風情旅遊區的年輕哈薩克族導游夏爾巴提用流利的漢語向賓客們介紹著情況,庫爾勒市的計程車司機依明從小就把孩子送到了能學習漢語的雙語學校……為了更快地形成民族之間的互相幫助與合作,首先要跨越語言溝通的屏障。

目前,新疆中小學下大力氣狠抓「雙語」教育。1999年自治區僅有27所中學開設了「雙語」教育實驗班,2007年底,自治區「雙語」教育教學班已有4505個,就讀學生人數達到14.5萬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說,加強民族學校的「雙語」教學,是長期以來自治區為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而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這是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建設,提高新疆少數民族素質的根本性措施,得到了廣大少數民族幹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

大量的史實證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榮和發展。

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證。「在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中加上『和諧』二字,熱愛和平、期盼和順、崇尚和善、追求和諧,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優良傳統和高尚品德。」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牟本理說,只有加強民族團結,才能匯集各民族的智慧,使各民族擰成一股繩,形成堅不可摧的民族之牆。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成為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心聲,也是新疆社會生活的主旋律。今天的新疆正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迸發出驚人的發展潛力。2000多萬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創新,正在合力築就一條新疆的騰飛之路!

⑵ 新疆能源礦產資源現狀、優勢、潛力及其配置和供需平衡研究

能源礦產(主要指石油、天然氣、煤,下同)是新疆最主要的礦產資源,在全國和自治區國民經濟中都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截至2005 年底,已發現的能源礦產有8 種: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天然瀝青、鈾、泥炭、煤層氣。其中上表並開發利用的有6種: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天然瀝青、鈾。泥炭,煤層氣在新疆雖有一定資源遠景,但工作程度很低,資源儲量未上表也未開發利用。

截至 2005 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 41378 萬噸,佔全國的16.60%,采出量2408.32萬噸,佔全國的13.58%;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6023.6億立方米,佔全國的21.37%,采出量106.24 億立方米,佔全國的22.27%;煤炭保有資源儲量1008.2 億噸,佔全國的9.70%,產量3942.29 萬噸,佔全國的3.33%。天然氣居全國首位,石油、煤也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2005年,新疆能源礦業產值721.56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30.59%,其中,石油、天然氣產值694.63億元,佔全區能源礦業產值的96.27%,煤礦產值26.93億元,占能源礦業產值的3.73%。能源礦產是新疆的最重要礦產,也是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第一節 石油、天然氣資源

一、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發現狀

新疆主要沉積盆地有30多個,其面積為90萬平方千米。經過地質勘探證明,油氣資源非常豐富,油氣資源總量為360億噸油當量。截至2005年,已發現油氣田87 個。其中,大型油氣田6 個,累計探明石油儲量33.68億噸,天然氣1.15 萬億立方米。2005 年全疆已有40 多個油氣田投入開發,產油2408.3 萬噸,天然氣達106.6億立方米,年儲量及產量增長居國內陸上之首,塔里木已成為我國第二大天然氣區,將成為我國油氣資源主要接替區之一。

(一)准噶爾盆地

准噶爾盆地面積達13 萬平方千米,是新疆主要大型含油氣盆地之一。截至2005 年,共發現油氣田27 個,其中大型油氣田2 個。油氣資源總量106.9 億噸,其中石油85.9 億噸,天然氣2.1 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石油儲量 18.71 億噸,可采儲量43691.9 萬噸,剩餘可采儲量21764.7 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2173.15 億立方米,可采儲量951.4 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707.18 億立方米。2005 年產油1124.34 萬噸,產天然氣28.95億立方米。

(二)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面積達56 萬平方千米。經地質勘探證明,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油氣田36個,其中,大型油氣田4 個。其資源量為229 億噸,其中石油115億噸、天然氣11.4 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1.49 億噸,可采儲量2.19億噸,剩餘可采儲量1.40億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8257.49億立方米,可采儲量5262.33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5042.63億立方米。目前已有28 個油氣田相繼開發建設,其中主要有柯克亞、東河塘、雅克拉、牙哈、輪南、塔河、達里亞、塔中4、哈德遜等油氣田,2005年產油1010.81萬噸,天然氣61.9億立方米。因此,塔里木盆地成為我國第二大天然氣區和油氣儲產量快速增長的地區之一。

(三)吐哈盆地

吐哈盆地總面積為5.3 萬平方千米,已發現23 個油氣田。油氣資源總量19.4 億噸,其中石油15.8 億噸,天然氣3650 億立方米。累計探明石油儲量31372 萬噸,可采儲量8170 萬噸,剩餘可采儲量4987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95.7萬億立方米,可采儲量450.74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330.26億立方米。2005年產油194.39萬噸,天然氣15.06億立方米。

(四)焉耆盆地

焉耆盆地面積1.3萬平方千米,已發現4個油氣田,油氣資源量4~5億噸。累計探明石油儲量3239.8萬噸,可采儲量779.4萬噸,剩餘石油可采儲量606.6 萬噸。天然氣累計探明儲量107.66億立方米,可采儲量40.53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天然氣儲量35.96億立方米。年產油20萬噸左右。

(五)三塘湖盆地

三塘湖盆地面積2300 平方千米,已發現3 個小油田。油氣資源量為3~4億噸油當量。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50 萬噸,可采儲量36.7 萬噸,剩餘可采儲量 332.121 萬噸;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13.89億立方米,可采儲量7.57 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7.57 億立方米。

二、開發利用前景分析

(一)油氣資源潛力巨大

全疆油氣預測資源總量360 億噸,約佔全國陸上油氣預測資源總量的1/3,佔中國西北地區總油氣資源量80%,其中,石油預測資源總量為222 億噸,天然氣預測資源總量 13.8 萬億立方米。

(1)塔里木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為229 億噸,其中,石油115億噸,天然氣11.4萬億立方米。

(2)准噶爾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為106.9 億噸,其中,油85.9億噸,天然氣2.1萬億立方米。

(3)吐—哈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14億~17億噸,其中,石油16億噸,天然氣3650萬億立方米。

(4)三塘湖、柴窩堡、伊寧、焉耆等諸小盆地預測油氣資源量12億噸(當量)。

(二)油氣資源轉化率低

1.油氣勘探程度很低

新疆的准噶爾、塔里木及吐哈盆地,雖然經過50 多年的油氣勘探歷程,但是總的勘探程度還相當低。

准噶爾盆地已施工探井2479口,二維地震14萬平方千米,三維地震約1.64萬平方千米。但主要集中在盆地西北緣、中部及東部地區,分布很不平衡,有不少地區仍屬基本空白區。

塔里木盆地已打探井520 口,平均1000 平方千米有1 口井;二維地震32.9萬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內只有2.0 平方千米;三維1.57萬平方千米。說明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非常低,而且這些工作量主要集中幾個有限的地區,如塔北、塔中、庫車、葉城等。況且,尚有20多個小盆地基本未開始實物工作。

2.油氣資源轉化程度低

新疆油氣資源總量為360億噸,探明石油探明儲量的33.68億噸,占石油總資源量15.17%;天然氣探明1.15 萬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資源量的8.33%,與全國比都低得多,特別是塔里木盆地229億噸油氣資源量,目前探明油氣儲量為15.49億噸,僅占資源量的6.76%左右。總之,塔里木盆地僅處於油氣勘探初級階段,准噶爾盆地處於油氣勘探早-中期階段,均處在大油氣田發現和開始時期。

(三)油氣勘探領域廣泛

本區雖然發現60多個油氣田,但還有很多含油氣領域亟待突破和開拓。天山山前、昆侖山前等逆掩推覆帶及斷褶帶的勘探才剛剛起步,前景廣闊;塔里木盆地寒武、石炭及古近-新近系膏鹽層之下還有大的發現。岩性、地層油氣藏、勘探前景大有可為;准噶爾盆地中部深層勘探(含高壓層)潛力較大。

三、配置和供需建議

(一)油氣勘探戰略設想

「十一五」進一步貫徹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方針,新疆處在最重要地位,根據國家和新疆經濟發展的需要,「十一五」石油儲量和產量在「十五」的水平上翻一番,天然氣翻兩番,開始形成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接替區。

具體目標:2006~2010 年新增探明儲量石油14 億~16 億噸,天然氣5000 億立方米;2010 年產油4800 萬~5000 萬噸,天然氣330 億立方米。從油氣資源豐富程度分析,我國陸上看西北,西北看新疆,新疆看塔里木盆地。所以,必須加強加快新疆油氣資源大省區的開發力度,早日實現國家石油天然氣基地的接替。

(二)油氣勘查建議

新疆含油氣盆地雖然經過50 多年的勘探歷程,但潛力巨大,正處在大油氣田發現階段。建議在以下領域加強勘查工作:

(1)塔里木盆地台盆區的古生界,特別是古隆起古斜坡區,如沙雅隆起、卡塔克隆起、巴楚隆起、古城隆起、麥蓋提斜坡、孔雀河斜坡等。特別是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岩古岩溶油氣田。另外,志留-泥盆系及石炭系構造油氣藏等。

(2)准噶爾盆地中部。除了注意隆起地區—斜坡區外,對坳陷區及目前勘探程度較低地區,要加強勘探。

(3)塔里木和准噶爾盆地山前坳陷區的勘探才剛剛起步,如准噶爾南緣山前坳陷、塔里木盆地的庫車坳陷、塔西南坳陷等油氣資源豐富領域廣泛,潛力大。

(4)三大盆地中的地層—岩性油氣藏勘探剛剛開始,是今後勘探的重要領域之一。

(5)中小盆地僅在焉耆、三塘湖發現幾個中小油氣田,尚有20多個基本未開始勘探工作,建議擇選勘探亦會有新發現。

(三)加工業配置建議

新疆的油氣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下游工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油氣工業已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並規劃將新疆建成我國油氣及油氣化基地之一。因此,在加強發展油氣勘探開發的同時,必須加速油氣下游產品工業的大發展。

1.我國石油、天然氣供應基地建設

「西氣東輸」管道建成,哈薩克至中國獨山子的原油管線建成,烏魯木齊至蘭州的成品油管線和塔里木至蘭州的原油管線即將建成。三條石油管線的建成和西氣東輸工程投入運行,標志著新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和供應基地。依託油氣輸送配套建設大型原油煉制和天然氣分離裝置,將為新疆石油天然氣化工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原料,科學合理地用好油氣資源,必將促進新疆石油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

2.建設4條石化產業鏈主線

(1)大乙烯及其下游產品路線。依託獨山子石化基礎,利用哈國原油,建設1000萬噸煉油和100 萬噸乙烯生產裝置。利用大乙烯生產的合成樹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合成橡膠和有機原料(苯乙烯、丁二烯、MTBE、苯、混二甲苯、碳五、碳九等),延伸各類石化產品,發展橡塑加工業。

(2)大芳烴及其下游產品線路。擴大烏石化催化重整及配套裝置能力,利用北疆各煉廠及大芳烴的芳烴資源,形成以45 萬噸對二甲苯為主體的芳烴生產基地。以此為原料,重點發展對苯二甲酸、苯酚、丙酮、己二酸、MDI、TDI等石化原料,進一步發展聚酯、聚氨酯等合成材料。

(3)以大甲醇、大化肥為主體的天然氣化工產品路線。利用南北疆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建設大型甲醇生產基地,發展甲醛、聚甲醛、二甲醚、醋酸、碳酸二甲酯等,跟蹤甲醇汽油和甲醇制乙烯。繼續建設大型合成氨和尿素裝置,形成國家級氮肥基地。

(4)精細化工系列產品的產業鏈延伸路線。利用各類石油化工資源,發展精細化工,重點是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塑料加工助劑、膠粘劑、高檔塗料、新型工程材料等。

3.建成四大石化基地

(1)獨—克石化基地。依託獨石化和克石化,輻射烏蘇、奎屯等周邊地區,建設獨—克石化基地。在獨山子重點發展乙烯、重芳烴、碳四加工、聚異丁烯、塑料加工、新型建材與精細化工等一批中下游深度加工項目。在克拉瑪依重點發展高檔潤滑油、高檔溶劑油、高檔道路瀝青等特色油品,同時利用碳四和丁二烯抽余碳四資源,建設碳四催化制乙丙烯裝置。

(2)烏魯木齊石化基地。依託烏石化,輻射昌吉及周邊地區,建設烏魯木齊石化基地。重點發展大芳烴、大化纖、大化肥和有機原料等產品。規劃建設大型對二甲苯、對苯二甲酸、聚酯等石化裝置。利用各類有機原料,培育地方中小型特色石化企業。

(3)南疆石化基地。依託天然氣資源和庫爾勒、庫車兩個煉廠的基礎條件,建設南疆石化產業帶。阿克蘇地區形成以庫車為中心的稠油加工和天然氣化工,建設大甲醇、大氮肥、聚甲醛(POM)二甲醚裝置,發展精細化工產品。巴音郭楞州以庫爾勒、輪台為中心,建設天然氣化工基地,爭取庫爾勒250 萬噸/年煉油裝置形成生產能力,建設兩套30萬噸/年大化肥、30 萬噸/年復合肥和30萬噸/年聚氯乙烯,做大炭黑、化纖等產品。

澤普利用現有兩套合成氨和尿素裝置的良好基礎,發展復合肥及碳—精細化工產品,滿足南疆五地州對化肥的需求。

和田利用境內和田河氣田天然氣建成的產能,以及已建成的5.5億立方米/年天然氣輸氣管線,加快天然氣利用。依託天然氣和現有裝置條件,發展城市氣化、車用壓縮天然氣,進一步研究利用4億立方米天然氣建設甲醇一體化深加工聯合項目,下游發展醋酸、醋酐、醋酸纖維素系列產品,同時研究建設二甲醚的可能性。

(4)吐—哈石化基地。依託吐哈天然氣優勢及現有基礎,建設大型LNG項目,擴大甲醇和順酐規模,發展精細化工。

4.新疆石化工業行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進一步確立新疆在我國石油和石化工業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推進新疆石化工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進程;進一步提高新疆石油化學工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實力;進一步發揮石油化學工業在加速新疆工業化進程中的主導作用。

為此,2006~2010 年新疆石化工業加快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戰略目標是:以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在疆企業為龍頭,加大石化產業的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支持多種經濟成分對石化領域投資的步伐,建成獨山子100萬噸/年乙烯和45 萬噸/年烏石化大芳烴項目,使新疆擁有世界級規模和高技術水平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有機原料裝置,包括建設世界級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PTA、丙烯腈等,支持疆內10 個左右在國內有競爭能力的大中型石化企業快速發展,建設五大產品系列,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一體化產品鏈,帶動下游紡織、建材、塑料加工等相關行業發展。2010年新疆石化行業的總產值達到1248.09 億元,是2000 年的2.45倍。工業增加值達到600億元,是2000年的2.45倍,占自治區工業總增加值的50%以上。

第二節 煤炭資源

一、資源現狀

(一)煤炭資源地域分布

新疆煤炭資源分布廣泛,全疆14 個地(州、市)中有13 個都有煤的分布,只有博爾塔拉州為無煤區。但儲量十分集中,天山及其南北坡煤豐,南、北邊遠地區煤貧,和田、喀什、克孜勒蘇州和阿勒泰地區缺煤。哈密地區、烏魯木齊、吐魯番地區、昌吉州、塔城地區、伊犁地區和阿克蘇7 地區佔全區保有儲量的98.30%,其中,哈密大南湖煤田查明保有儲量為143.81 億噸,沙爾湖煤田224.57億噸,准南煤田西段157.5 億噸,奇台窩頭泉煤田132.68億噸,都是百億噸以上的特大煤田。而南疆的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蘇州3地(州)只有全區煤炭保有儲量的0.15%,阿勒泰也只有全區保有儲量的0.05%。

(二)資源儲量

1.查明資源儲量

新疆煤炭資源儲量豐富,截至2005 年底,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023.04億噸,其中基礎儲量133.79 億噸,資源量889.25 億噸,約佔全國煤炭資源10%,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第4位。

在已查明資源儲量中,長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為主,約占已查明資源儲量的91%,其次為氣煤、肥煤和焦煤約佔8%,高變質的瘦煤、貧煤和無煙煤儲量很少。

2005年全區上儲量表的煤產地 319 處,其中,大型礦區45處,中型15處,小型259 處。查明資源儲量中大於100 億噸的煤田有準南煤田西段、准東窯頭泉、大南湖和沙爾湖4 個,50~100噸的煤田7個,5~10億噸煤礦區6個。

2.保有資源儲量

截至2005年底,新疆煤炭保有資源儲量1008.2億噸,其中儲量55.29億噸,基礎儲量122.39億噸,資源量885.82億噸。

保有儲量中,主要煤炭種類是長焰煤佔71.74%,其次是不粘煤佔18%,氣煤6.5%,這三種煤佔了總量的96.2%,剩餘的其他煤種總共只佔3.8%,其中肥煤0.69%、焦煤0.68%。

二、開發利用現狀

新疆煤炭開發利用長期處於穩定增長狀態,從1995 年的煤炭生產量2545.2萬噸,發展到2005年的3942.29 萬噸。而經過產業結構調整,淘汰9萬噸/年以下礦井,礦山企業從1995年的973個減少到2005年的586個。

煤炭是自治區固體礦石產量最多的礦種,2005 年生產煤炭3942.29萬噸,佔全區固體礦石產量45.51%;實現工業產值26.93億元。煤炭產品13 種,有焦煤、1/3 焦煤、肥煤、氣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長焰煤、風化煤、未分牌號煤等。

自治區3個國有重點煤礦:烏魯木齊礦務局、哈密礦務局、艾維爾溝煤礦,2003 年分別生產原煤 412.48 萬噸、382.8 萬噸、97.94 萬噸。總產量為 893.22 萬噸,占自治區原煤產量的31.56%,再加上其他國有煤礦,共計生產原煤1364.36 萬噸,佔到全區原煤產量的48.21%。

三、資源優勢及開發潛力與發展前景

(一)資源優勢

(1)煤炭是新疆的優勢資源,儲量豐富、遠景可觀、開發潛力大、發展前景廣闊。已查明保有資源儲量1008.2 億噸,居全國第4位,2000米以淺的煤炭資源預測量2.19 萬億噸,佔全國資源預測量的40.5%,居全國之首。准噶爾煤盆地煤炭資源量7600 億噸,吐哈煤盆地資源量5100億噸,都屬世界級資源量5000億噸以上的10個大型煤盆地之列。

(2)煤炭種類齊全,配套程度高。有褐煤、長焰煤、不粘煤、中粘煤、不粘煤、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無煙煤,以中灰—特低灰、低硫—特低硫、低磷—特低磷的長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為主,其次為中變質的氣煤、肥煤和焦煤。高變質的瘦煤、貧煤和無煙煤少。

中灰—特低灰、低硫—特低硫、低磷—特低磷是優良煤質、淺變質煤是煤炭液化和地下氣化,實施煤炭潔凈技術的理想煤質。

(3)大型煤田多,儲量集中,有利於大規模開發利用,如哈密的煤變電工程,就是依託大南湖大型煤田而建設的。

(4)煤層多,煤層穩定,煤層厚度大,幾個主要煤田的煤層總厚度一般都有幾十米、100米,最大的可到182.24米。

(5)地質構造簡單,地質變動小,煤層產狀平緩,有利開發利用。

(6)水文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條件相對比較簡單。

(7)煤炭資源集中分布於蘭新、北疆、南疆三條鐵路沿線,交通方便,經濟比較發達,外部建設條件好。

(二)開發潛力及發展前景

新疆是全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遠景資源量居全國第1位。煤種齊全,配套性好,開發潛力大,發展前景好。

1.准東煤田

具煤層數多、厚度大、間距小,結構較簡單、產狀較緩、埋藏淺、屬穩定—較穩定型等特點,煤質較好,低灰—特低灰,低磷—特低磷,高發熱量,是良好的動力、化工和民用煤。預測資源量3747.6億噸,其中探明保有資源儲量達13.84 億噸。區內交通方便,地形平坦,易於開發。

2.准南煤田

區內煤炭資源豐富,具煤層多、厚度大較穩定、結構較簡單、層間距小等特點,煤質較多,煤種齊全,配套性好。預測資源量1831.45億噸,其中探明保有資源儲量達274.30 億噸。這一地區又是新疆工農業,經濟較發達地區,交通方便,煤炭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尤其是今後環保型潔凈煤開發的優選基地。

3.和什托洛蓋煤田

是新疆北部地區煤炭的主產區,預測資源量1019.43億噸,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60.54億噸。是塔城、克拉瑪依、阿勒泰等地煤炭供應基地。開發以民用和動力為主。

4.吐哈煤田

煤炭豐富,探明資源儲量較多,煤層多,厚度大而穩定,結構較簡單,煤質較好,埋藏淺,易采,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預測資源量為5305億噸,其中已探明保有資源儲量440.16億噸。該煤田交通方便,是新疆進入內地的門戶,為以後環保型潔凈煤的良好開發基地。

5.伊犁煤田

煤層多,厚度大,儲量豐富,煤質較好,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屬優質動力、民用煤更適宜開發環保型潔凈煤。預測遠景資源量4773億噸,其中已探明保有資源儲量23.24 億噸。伊寧地區與哈薩克相鄰,在煤炭開發上除滿足本地區工農業的需求外還可西出國境走向國際市場。開發利用前景看好。

6.庫拜煤田

區內煤炭資源較豐富,煤質好,煤種較全,低灰、低硫、高發熱量,有氣、肥、焦瘦等各種煤類型,最適宜做煉焦及動力、化工、民用等多種用途。預測遠景資源量358.7億噸,其中已探明保有儲量16.37億噸。

區內交通便利,煤炭開發利用前景較好。

7.焉耆煤田

煤層多,煤層厚度較薄,可采層數較少,屬低灰特低硫,高發熱量煤,煤種以長焰煤、氣煤為主。預測遠景資源量達594.1 億噸,其中已探明保有資源儲量為8.36 萬噸。該煤田位於新興石油工業城庫爾勒市的北側,具有交通便利的優勢,是開發環保型潔凈煤的有利地區。

8.其他煤田

除了以上7處主要煤田外,在南疆的塔里木盆地西緣和南緣還分布有一些構造盆地型的聚煤小盆地,如烏恰縣托雲盆地,阿克陶縣—葉城縣零星小盆地,和田地區的杜瓦—布雅盆地和甫魯—吾魯克賽、且末縣—若羌縣江格沙依—艾西山間小盆地等。但這些小盆地成煤環境差,煤層少,極不穩定,含煤程度很低均屬缺煤地區,可採煤量很小,形不成規模,是煤炭開發利用困難地區。

四、煤炭供需形勢與資源配置

新疆是我國原煤生產的重要省區之一,排名在第10 位上下。原煤產量以3.5%的增長率穩定增長。2003 年生產原煤3482.9 萬噸,工業產值278632.0萬元。

(一)煤炭需求情況

目前,我區煤炭需求主要是火力發電煤消費量大,其次是民用煤和一般工業用煤。「十一五」時期,隨著自治區積極推進哈密大南湖、准東北塔山、庫車—拜城、伊犁、阜康等五大煤電、煤焦化、煤化工基地建設,逐步形成煤電一體化、煤液化、煤焦化、煤化工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聯動體系,對煤炭的需求量將大幅度增長

(二)自治區煤炭消費量與產量預測

根據多年來我區煤炭產需平衡的狀況,這里只對煤炭的產量作了預測,同時對各時段的煤炭儲量需求也進行了預測。

2005年新疆煤炭產量3898.81 萬噸,以此為基數,按煤炭增長指標6.7%測算,對煤炭儲量的需求,以可采系數0.4測算。

(三)煤炭資源配置

依據上述煤炭產量預測結果,以2003 年礦產儲量表中的煤炭基礎儲量為依據進行配置,以減量法計算剩餘儲量和保證年限。

自治區「十一五」煤炭預測產量是19633.4 萬噸,對煤炭儲量的需求量是49084萬噸。以此進行資源配置後,還有剩餘煤炭儲量867747萬噸。剩餘儲量還能保證2010年之後有150年以上服務年限,這說明新疆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可持續發展潛力大。

五、煤層氣資源

(一)資源現狀

煤層氣是一種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是一種高效潔凈資源,開發利用煤層氣資源不僅改善我國能源結構,改善能源狀況,而且能從根本上防止煤礦瓦斯事故,改善煤礦安全條件。我國煤層氣甲烷含量大於等於4立方米/噸,據預測,全國埋深2000米以淺的煤層氣總資源量為14.34 萬億立方米。新疆煤層氣資源2202 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1位。

煤層氣在煤層中的儲存狀態,可分3種形式即吸附氣、游離氣和溶解氣。吸附氣是其最主要的存儲狀態,約占煤層氣總量的80%以上,其次為游離氣,而溶解氣只佔煤層氣總量的1%左右。

煤層氣含氣性一般用含氣量,甲烷濃度,資源豐度和含氣飽和度加以評價。全國平均含氣量介於4.0~27.1 立方米/噸之間,平均9.76 立方米/噸,煤層平均甲烷濃度 83.3%~97.0%,平均90.6%,資源豐度為0.06 億~8.77 億立方米/噸,平均為1.15 億立方米/噸,含氣飽和度平均為45%。

新疆主要煤田和煤礦區,主要由侏羅紀的低—中變質階段煙煤為主,總含氣量較低。

(二)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前景

煤層氣資源在全國來說都還處於起步階段,不管是對資源的研究程度還是礦區的工程程度都很低,還需要做大量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後,才能對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前景作出全國客觀的評價。

對我們新疆來說,煤層氣資源的勘查研究程度同樣也是很低的,所以要想作好新疆煤層氣資源的開發工作,首先就要加強煤層氣的基礎地質研究工作,深入研究煤層氣的控氣地質因素,選擇較有利的生、儲聚氣區開展煤層氣的資源評價,重點對煤儲層特徵、滲透率、含氣量及其開發利用前景進行分析評價,開展低滲透率煤儲層煤層氣的開發工藝研究,選擇最有利地段,做煤層氣地面開採的試驗研究工作,取得經驗後在全區推廣。

椐國內外煤層氣勘探開發選區評價參數,比較有利於開發的地區應具備如下條件:

(1)區內煤炭資源豐富,煤層分布面積大,煤層總厚度達8米以上,單層厚度2米以上,厚度穩定。

(2)煤層含氣量達到 8 立方米/噸以上,滲透率 0.1 米/日以上。

(3)煤層埋深以300~1000 米為宜,煤層產狀平緩,地質構造簡單,存儲條件好。

(4)距城市較近,便於利用。

根據以上條件,綜合分析新疆主要煤田煤層氣的賦存條件後認為:新疆的准南煤田、吐哈煤田、伊寧煤田、庫拜煤田等4大煤田以及規模較小的准西北和什托洛蓋盆地、焉耆盆地都是有著比較好的生、儲煤層氣條件的地區。這些煤盆地內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煤層多,單層厚度大,煤層穩定和較穩定,且分布范圍廣闊,面積達數萬平方千米以上,在這樣廣大范圍的煤盆地中一定會存在一個乃至數個氣量豐富、儲存較好,適宜煤層氣開發的有利區段,這些煤盆地的煤變質程度較低屬中—低變質階段,鏡質組最大平均反射率RoX在0.5%左右,顯微煤岩組分以鏡質組和惰質組為主,生氣能力較差,但吸附能力較強,地質構造多數較簡單,斷層少,產狀較平緩,易於煤層氣的保存而不易散失等有利煤層氣生、儲的客觀因素。

⑶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瑪扎塔克反S 型構造控油

巴楚隆起相對沉降,致使新近系安居安組,沉積面積擴大。與此同時,巴楚隆起南北兩側邊界斷裂-色力布亞斷裂(NNW)、古董山斷裂(NNW)、瑪扎塔克斷裂(NW)及阿恰斷裂(NNW)、土木休克斷裂(NW)強烈活動,並被帕米爾歹字型的順時針旋扭應力場所收容,導致似反S型最終定型。至新近繫上新統阿圖什組沉積時,巴楚隆起再次下沉,接受了阿圖什組1253~1303m厚的砂泥岩沉積(圖6.7)。

圖6.7 瑪扎塔克似反S型構造展布圖

(1)和田河氣田位於瑪扎塔克反S型(似)斷裂帶內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於1995年12月在鳥山構造上設計了鳥山1井,該井於3872~3885m下奧陶統白雲岩中獲工業氣流,日初產氣4.1×108m3。又於1997年9月在瑪扎塔克斷裂帶上的瑪4井於井深2017~2281m下奧陶統灰岩中獲高產氣流,日初產天然氣為27.4×104m3,並於1999年把瑪4氣田改稱為和田河氣田,該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為620×108m3

瑪扎塔格似反S型斷裂構造,出現於晚加里東期,海西期再次活動,喜馬拉雅期形成了南北兩條斷裂夾持的斷背斜(圖6.7),兩側斷裂於喜馬拉雅期再次活動,主斷裂斷穿切了中新統,其南側的次要滑脫斷層沿中新統和上新統斷滑直通天。

喜馬拉雅期以寒武-奧陶系為源岩生成的天然氣沿斷裂從深部向上運移至中奧陶統灰岩及上覆石炭系灰岩及砂礫岩中聚集成藏。

天然氣田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似反S型向北凸出的弧形帶內,是地應力適中的構造帶,如瑪4井-瑪8井段(圖6.7)。而南側的喜馬拉雅晚期的滑脫斷層因未形成圈閉不具成藏條件。

(2)氣藏成藏模式

在石炭系、奧陶系儲集層中普遍分布有瀝青,瀝青具有多期多源混合的特點,表明氣區奧陶系存在古油藏的破壞過程,氣田部分層段獲得了少量石炭系與寒武系混源的凝析油是其佐證。根據構造發育歷史,建立起該氣田的成藏模式。

①古油藏形成與破壞(加里東晚期-海西早期):在震旦紀-奧陶紀,受引張拉伸運動的影響,在和田河氣田范圍內發育一組張性的正斷層,形成一個近東西向的斷壘構造,同時在寒武系鹽下形成構造,為下傾方向的油氣運移聚集提供了指向區。在早古生代晚期,早先的張性斷裂轉變為擠壓型斷裂,寒武系圈閉中的油氣通過斷層向上運移至奧陶系碳酸鹽岩儲層中聚集成藏。在志留紀-泥盆紀,奧陶系遭受風化剝蝕,一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奧陶系碳酸鹽岩風化殼儲集層;另一方面大氣淡水的淋濾和生物降解作用破壞了奧陶系古油藏,形成大量的瀝青和重質原油(氣田東部的瑪4井區受構造運動影響小,寒武系古油藏破壞程度低,保存較好)。

②天然氣形成與逸散(海西晚期):至石炭紀,塔里木盆地發生大規模海侵,沉積了厚達800~1000m的石炭系。到晚期海西(即早二疊世末期),塔里木盆地大面積的火山活動促進了寒武系、石炭系烴源岩的迅速熟化。和田河氣田及北部地區下寒武統烴源岩進入干氣階段,早期形成的下寒武統古油藏的石油裂解成干氣,而寒武系的烴源岩處於凝析油及濕氣階段。同時,晚期海西的火山活動也導致了和田河氣田兩側的斷裂活動,斷裂切穿二疊系,使天然氣發生垂向運移而逸散。

③天然氣聚集成藏(喜馬拉雅期):印支-燕山期,巴楚地區處於隆起狀態,受風化剝蝕作用,地溫梯度變小。至喜馬拉雅期,由於昆侖山急劇升高,塔里木盆地相對下降,接受巨厚的古近-新近系沉積。喜馬拉雅晚期,受區域擠壓應力的影響,和田河氣田兩側斷裂運動劇烈,產生斷開基底的深大斷裂,形成現今的斷壘構造,在石炭系和奧陶系形成了較好的構造圈閉,為油氣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場所。寒武系古油藏油的裂解干氣和由乾酪根直接裂解的干氣,通過氣田兩側的斷裂向上運移,形成和田河氣田次生氣藏。

⑷ 想知道: 白城市 洮南市南苑小區 在哪

位置的自然環境:洮南市吉林省西北部,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的中心地帶,總面積?5102平方公里的界限。東大安鄰居,邊界線長37.1公里,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烏蘭浩特邊境,邊界線是264公里長,通榆縣交界以南的邊界110.79公里長;東北部和吉林洮北區省毗鄰的邊界長度131.58公里。
地形地貌:洮南市的地形是在東南向西北,城市的最低點過店淖爾海拔134.1米,,最高點為市區牛山,海拔662.5米,不斷增加的趨勢。北部半山區(大興安嶺余脈),中央微波平原,南部的沙丘。
氣象數據:洮南市的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差大的季節雨熱同季的特點。多風乾燥的春季乾旱和炎熱的夏季降雨集中溫帶的秋季,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為377.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8個月。年平均蒸發量是2083??.3毫米,年平均日照3005.3小時的平均年有效積溫3000.5C180厘米,最高溫度40.2C,最低氣溫33.3C土壤封凍深,平均初霜日期為9月27,終霜日為5月7日,次年,無霜期為142天。
,歷史
洮南 - ,在洮兒童河南岸的名字命名。她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吉林省的西北部邊境城市,被稱為「百年古鎮的都道府縣說。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考古發現證明,早在四千年前,有蓬勃發展的土地,計息。春秋隋唐朝代的東胡,鮮卑族和其他少數族裔生活在這個洮南集排除前,當太寧路,所擁有的奴兒干秘書科爾沁右前旗泰寧管轄下的行政區劃的演變頻繁。鬆散的沙漠都督府,遼,金,唐屬台州市在其目前的位置洮南房子建於1904年,明,清。司法管轄區靜安開鎮,中曾根縣,禮泉,在1913年,政府撤出設縣,洮南縣,在奉天後14 1945年8月,已連接到嫩江,遼寧北部,黑龍江省,1954年6月,劃歸吉林省,1958年10月合並前白縣12個鄉鎮洮5月國務院批準的縣。 21日,1987年撤縣設市,洮南市。
三個行政區劃
白城市洮南市,吉林市轄16個鄉鎮(包括少數村2),5個鎮,6個區辦事處。
人口的民族
2000年底洮南市總人口431699人,其中包括漢,蒙,滿,回,朝鮮等15個民族,市區人口121401人,佔了總人口的28.1%。
5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耕地274萬畝。(農村人均耕地約10畝),約208萬英畝林地232萬畝的草原,丘陵,總面積1517?30萬畝。
水資源的七個孩子洮河流域內大小河流的支流嫩江,境內156公里長的蛟流河是洮兒童在70公里長的河的支流。群昌,創業中型水庫兩個水的存儲容量126800000立方米,39郭家嶺,四海氣泡的大小泡沼。43.6畝表面魚水為32.6萬畝,18萬畝的魚水,15.4畝qianweitang,可收回蘆葦面積??720萬畝,年產8000噸的蘆葦。全市總水資源5.42億立方米米的/年,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4.48億立方米/年。
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總量的2.29億立方米,主要是楊樹,松樹,榆樹,柳樹,森林覆蓋率達到9.51%。
礦產資源:銅,鋁,鉛,鋅,鐵,金,銀等金屬已探明煤,珍珠岩,石灰石,高嶺土,膨潤土,黃石等20多種非金屬。 />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的220餘種葯材,如防風,甘草,麻黃草,蒺藜。
專業:黑水西瓜,綠豆的大鸚鵡,四個熱(辣椒,煙草,大蔥,大蒜)蓖麻油萬寶粉條,雜糧,新鮮蔬菜。

⑸ 成礦條件

依據對地表出露的49個油砂礦成礦帶形成條件的詳細解剖,總結了我國油砂油的四個成礦條件。

(一)充足的原油供給

油砂油有3種來源:①古油藏中原油通過斷層或不整合面運移至地表或淺部儲層中;②古油藏被構造運動直接抬升至地表或淺部,油砂油就是古油藏中殘留的部分原油;③盆地中烴源岩生成的原油通過斷層、不整合面或疏導層直接長距離運移到盆地的隆起區或斜坡帶上的地表或淺部儲層中。油砂油的形成過程中無論是原油的長距離運移,還是到地表或淺部原油的散失等都會造成原油的大量損失,因此,形成具有一定規模油砂礦的盆地均發生過較大規模的油氣聚集。

就本次資源評價看,油砂油富集區,通常位於大型含油氣盆地的隆起區或邊緣的油氣運移聚集長期指向區,油源供給充足。如准噶爾盆地西北緣,松遼西斜坡,塔里木盆地的庫車坳陷、塔西南坳陷和巴楚—柯坪地區等。

(二)優勢運移通道

通過優勢通道,油氣向特定區域匯集—散失,形成油砂油。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油砂礦,生油中心生成的原油由下傾方向的沿不整合面向上傾方向運移,到油砂區後,先充滿與不整合面接觸的吐谷魯組底礫岩,再向上倒灌進了底礫岩之上的砂岩層。松遼盆地西斜坡油砂礦是生油凹陷中形成的原油沿斷層和不整合面運移至淺層地表形成的。

(三)聚集和散失共同作用

重質油砂油首先是大量油氣運聚,在運聚過程中或在運聚之後,在構造活動等作用下,輕油散失,重質油殘留原地成礦。輕油油砂是在乾旱條件下,潛水面位於地下100多米以下,輕質油經優勢通道運聚,在成礦區內聚集,漂浮於潛水面之上成礦。由於儲層直接出露地表,潛水面也隨季節波動,輕質油以揮發方式為主在不斷散失。干瀝青是古油藏破壞後的殘留物。

(四)構造改造成礦為主

油氣的運聚、散失都與構造活動密切相關。已調查的多數油砂礦為構造改造成礦。在含油氣盆地演化過程中,特別是盆地回返期,盆地邊緣抬升,內部隆起帶形成,油氣大規模運移。如果缺少蓋層,油氣直接向地表運聚、散失,形成油砂礦。構造活動還會破壞已有油藏,形成油氣再運聚—散失成礦,或油藏抬升破壞,殘留原油成礦。

⑹ 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前景評價

6.1.1 烴源岩特徵與油氣資源

在構造體系的控制下,塔里木盆地發育有三大類烴源岩:一類是克拉通盆地的海相烴源岩,如寒武系—奧陶系泥質岩和碳酸鹽岩(圖6-1、圖6-2);另一類是分布於前陸盆地和局限分布於克拉通盆地內的陸相烴源岩,如三疊—侏羅系泥質岩和煤系地層(圖6-6、圖6-7、圖6-8);再一類是分布於內克拉通盆地中的海陸交互相的泥質岩和碳酸鹽岩(C1—P1)(圖6-4、圖6-5)。

6.1.1.1 寒武系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寒武系烴源岩主體分布在台地邊緣、盆地相及碳酸鹽岩台地沉積體系之中。在盆地西部的阿瓦提斷陷、巴楚隆起和塘古巴斯坳陷中廣泛發育中、下寒武統蒸發瀉湖相地層。滿加爾坳陷和卡塔克隆起台地相區的地層厚度在1200~1800m之間,在滿加爾坳陷東部和塔西南坳陷的斜坡-盆地相區中地層厚度在400~1200m之間。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寒武系烴源岩的有機母質主要來源於低等水生生物(藻類及浮游生物),有機質類型主要為Ⅰ型(腐泥型)。烴源岩的岩性主要為深灰色泥晶灰岩,其次為暗色泥岩。根據和4井和方1井地化分析資料,中下寒武統中殘余有機碳含量大於0.2%的灰岩烴源岩厚度為288.5~324m。塔東1井和庫南1井寒武系烴源岩厚度為120~415m,占所鑽寒武系地層厚度的60%~70%。綜合鑽井、沉積環境及地震等研究成果,寒武系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滿加爾坳陷東部的深海槽盆相區,厚度在50~150m之間。寒武系灰岩烴源岩在滿加爾坳陷的分布厚度為500~750m,向西到阿瓦提坳陷、巴楚隆起以及塔西南坳陷一帶,烴源岩厚度降低到100~300m。

寒武系暗色泥岩殘余有機碳含量在庫魯克塔格和柯坪露頭區為0.5%~2.2%和0.42%~3.35%。在庫南1井,寒武系暗色泥岩有機碳含量為0.4%~5.52%,平均為1.4%。在柯坪和庫魯克塔格露頭剖面,寒武系灰岩烴源岩殘余有機碳含量0.11%~1.69%和0.221%~1.72%,平均值為0.57%~0.58%。在盆地內,根據庫南1井、塔東1井鑽井資料,寒武系灰岩岩烴源岩有機碳含量在分別為0.2%~1.91%和0.13%~5.31%,平均值為1.24%和2.28%,在巴楚隆起的方1井、和4井有機碳含量分別在0.49%~1.84%和0.2%~3.14%之間,平均值為0.91%和0.81%。在滿加爾坳陷的斜坡相、盆地相地區,有機碳含量一般為1.0%~1.4%;在卡塔克隆起和沙雅隆起寒武系灰岩烴源岩有機碳含量相對較低,在0.1%~0.4%之間。

(2)烴源岩演化特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由於埋藏深度大、時間長,盆地烴源岩熱演化程度普遍較高。在塔西南坳陷的肖爾布拉克和一間房露頭區剖面,寒武系烴源岩成熟度指標R0在1.02%~1.42%之間。在沙雅隆起寒武系的R0在1.94%~3.14%之間,在滿加爾坳陷東部地區,據塔東1井、庫南1井分析結果,R0分別為2.43%和1.79%。巴楚隆起寒武系成熟度相對較低,據和4井地化分析資料,R0在1.44%~1.72%之間。在滿加爾坳陷中心一帶,寒武系埋藏深度超過9000~10000m,據三次資評中盆地模擬計算結果,R0已達4.0%~5.0%。所以,從總體上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烴源岩的現今熱演化程度高,盆地內除沙雅隆起和中央隆起帶等部分地區處於高熟階段外,其餘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過成熟階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烴源岩底界在滿加爾中心一帶於早奧陶世進入生烴門限,中晚奧陶世—志留紀末期處於成熟—高成熟期,泥盆紀進入過成熟階段,頂界在早奧陶世末期進入生烴門限,志留紀—泥盆紀處於成熟—高成熟期,石炭紀末期進入過成熟階段。在巴楚隆起地區,寒武系底界在早奧陶世進入生烴門限,中晚奧陶世—泥盆紀早期處於成熟—高成熟期,三疊紀進入過成熟階段,頂界在志留紀末期進入生烴門限,石炭紀—侏羅紀處於成熟階段,目前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

在泥盆紀末期,唐古巴斯凹陷和滿加爾凹陷中心及附近地帶寒武系底界R0分別達到2.0%~2.5%和2.5%~3.0%,即進入過成熟階段;古城墟隆起、麥蓋提斜坡、阿瓦提凹陷以及沙雅隆起南部等大部分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三疊紀末期,阿瓦提凹陷、順托果勒隆起地區寒武系烴源岩底界的R0在1.5%~2.0%之間,進入高成熟階段,巴楚隆起麥蓋提斜坡R0增加較小,大部分地區的R0在1.0%~1.5%之間,塔西南的葉城凹陷、唐古茲巴斯凹陷進入過成熟階段,R0在2.0%~2.5%。到白堊紀末期,寒武系烴源岩的成熟度在巴楚隆起大部分地區仍處於高成熟階段,盆地內其餘絕大部分地區均達到過成熟階段。

總體上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烴源岩有機質類型好、有機碳含量較高、厚度大且分布廣泛。目前烴源岩在盆地內除中央隆起帶處於高成熟階段外,大部分地區均進入過成熟階段。

6.1.1.2 中下奧陶統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早中奧陶世,塔里木盆地基本上繼承了寒武紀的構造—古地理環境,盆地東部為深海盆地相,西部主要為台地相。中下奧陶統的厚度在滿加爾坳陷、卡塔克隆起為1000~1400m,在沙雅隆起南部和阿瓦提凹陷為600~1100m,在巴楚隆起、塔西南坳陷的厚度為400~1000m。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中下奧陶統烴源岩有機質類型與寒武系烴源岩相似,由於缺乏陸相高等植物的混入,有機母質主要來源於低等水生生物(藻類及浮游生物),有機質類型以Ⅰ型腐泥型為主。烴源岩岩性主要為深灰色泥晶灰岩,其次為暗色泥岩。在柯坪露頭剖面,中下奧陶統灰岩有機碳0.1%~0.3%,暗色泥岩有機碳為0.5%~2.4%,烴源岩厚度為200~300m,佔地層厚度35%。在盆地西南緣坎地里克地區,中下奧陶統灰岩烴源岩厚度可達350m,殘余有機碳含量為0.12%~0.38%。在庫魯克塔格地區,中下奧陶統烴源岩厚度可達400~500m,灰岩烴源岩有機碳含量在0.4%~2.4%之間。

塔里木盆地內部,中下奧陶統灰岩烴源岩在沙雅隆起的厚度為150~650m,有機碳含量在0.1%~0.38%之間。在卡塔克隆起、滿加爾坳陷地區灰岩烴源岩厚度在400~650m之間,有機碳含量分別在0.2%~0.6%和0.6%~1.3%之間。在巴楚隆起、阿瓦提凹陷灰岩烴源岩厚度100~300m,有機碳含量為0.2%~0.6%。塔西南坳陷,據康1井、山1井、和2井等分析結果,有機碳含量0.5%~1.24%之間平均值為0.13%~0.39%。

(2)烴源岩演化特徵

塔里木盆地中下奧陶統烴源岩相對寒武系烴源岩R0值低。在柯坪露頭剖面,中下奧陶統薩爾干組黑色泥岩中灰岩夾層的裂縫隙中,可見原生產狀的原油,在阿克蘇採石場的中下奧陶統蓬萊壩組灰岩裂隙中普遍見原油,表明該地區中下奧陶統烴源岩目前尚處於成熟生油階段。在塔西南的一間房露頭區,中下奧陶成熟R0為1.02%~1.52%,平均為1.32%。盆地西南緣坎地里克剖面中下奧陶統R0達到1.8%~1.9%。在巴楚隆起地區,根據和3井、和4井地化分析結果,R0在1.39%~1.51%之間,平均值為1.46%。卡塔克隆起中下奧陶統R0為0.8%~1.87%,在古城墟隆起,塔東1井中下奧陶統R0為2.01%~3.13%。在沙雅隆起地區,沙9井中下奧陶統R0為0.71%~0.820%,Ln5、Ln10井的R0較高,在1.2%~1.50%之間。在滿加爾坳陷,中下奧陶統埋深達9000~10000m,現今R0值已達3.5%~4.0%。因此,塔里木盆地中下奧陶統除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和沙雅隆起尚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外,其餘部分地區已進入過成熟階段。

塔里木盆地中下奧陶統烴源岩在滿加爾中心一帶於中晚奧陶世進入生烴門限,在志留紀—二疊紀達到成熟—高成熟階段,三疊紀末期進入過成熟階段。在巴楚隆起地區,中下奧陶統泥盆紀進入生烴門限,白堊紀達到高成熟階段。古城墟隆起、麥蓋提斜坡、阿瓦提凹陷以及沙雅隆起南部等大部分地區,在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達到高成熟階段,三疊紀、侏羅紀進入過成熟階段。

6.1.1.3 上奧陶統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晚奧陶世,塔里木盆地的沉積環境與寒武紀和早奧陶世有很大的差異。在早奧陶世廣泛海侵沉積基礎上,到晚奧陶世沉積時,盆地內大部分地區水體相對變深,隆坳格局進一步加劇,陸源碎屑顯著增加,東部的盆地相由以前的補償沉積演變為高沉積速率的超補償沉積,沉積厚度在滿加爾坳陷一帶可達2500~3500m。在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沙雅隆起為台地相沉積,殘留地層厚度一般在500~1000m之間。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上奧陶統烴源岩的生物類型與寒武系、中下奧陶統的基本相似,以低等水生生物(藻類和浮游生物)為主,有機顯微組分以腐泥為主,乾酪根碳同位素δ13C低於-28‰。根據盧雙舫、趙孟軍等(1998)對塔中北斜坡地區烴源岩地化研究,上奧陶統烴源岩的有機質類型可劃分以浮游藻為主的Ⅰ型,以宏觀藻為主的Ⅲ型。所以,上奧陶統烴源岩的有機質類型主要為腐泥型,兼有少量混合型。

塔里木盆地東部上奧陶統暗色泥岩沉積厚度雖然較大,可達1500~2000m,但是有機質豐度普遍較低。根據塔中28,塔中29,塔中32井等大量地化分析結果,在厚達千米以上的暗色泥岩中絕大多數樣品的有機碳含量低於0.5%,實際烴源岩的厚度一般只有幾十到100m,其殘余有機碳含量在0.5%~1.9%之間。上奧陶統灰岩烴源岩主要分布在塔中北斜坡、阿瓦提凹陷以及沙雅隆起以南地區,灰岩烴源岩的殘余有機碳在0.8%~1.4%之間。烴源岩厚度在塔中部分地區可達200~300m,其餘一般為50~100m,烴源岩的殘余有機碳在0.8%~1.4%之間。

(2)烴源岩演化特徵

根據鑽井地化分析結果,上奧陶統烴源岩在卡塔克隆起東部地區的成熟度R0在0.81%~1.09%之間,平均為0.94%,卡塔克隆起西部地區在0.95%~1.30%之間,平均為1.16%。在沙雅隆起地區,根據Ln14、Ln17、Ln46等井分析結果,R0在1.15%~1.53%之間,英買2井R0為1.4%~1.6%。在滿加爾和阿瓦提坳陷中心一帶,R0在1.5%~3.5%之間,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部分地區特別是坳陷中心R0在3.0%~5.0%之間,已經進入高過成熟階段。塔里木盆地上奧陶統烴源岩在滿加爾中心一帶於志留紀末期進入生烴門限,從泥盆紀到石炭紀末期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

塔里木盆地上奧陶統烴源岩在滿加爾中心一帶於志留紀末期進入生烴門限,從泥盆紀到石炭紀末期處於成熟階段,二疊紀—侏羅紀達到高成熟階段,早白堊紀開始進入過成熟階段。上奧陶統烴源岩的生油高峰主要在泥盆紀,在石炭紀以後的二疊紀和早白堊世尚有次要的生油高峰期,晚白堊世以後,液態烴的產量較低。上奧陶統烴源岩的生氣高峰期主要泥盆紀,其次是二疊紀和早白堊世,晚白堊世以後,氣態烴的產量相對降低(圖6-1、圖6-2)。

6.1.1.4 石炭系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烴源岩主要分布在下石炭統,其次是上石炭統。下石炭統由於受早期海西運動的影響,在塔西南地區為陸棚相、開闊—局限台地碳酸鹽岩及碎屑岩沉積;在塔東北地區為向南西開口的半封閉海灣,為海灣咸化瀉湖蒸發岩台地—瀉湖及蒸發鹽湖相沉積。晚石炭世,塔里木盆地則發生晚古生代以來最大的一次海侵,上石炭統台地相沉積自西向東擴展到塔中和塔東北地區,滿加爾坳陷一帶由早石炭世的鹽湖相轉為瀉湖—濱海沼澤相。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烴源岩的有機母質除了水生生物外,還受到陸生植物摻合的影響,有機質類型變化較大,從混合型到腐植型均有顯示(圖6-3)。張立芝等「九五」期間研究認為,石炭系碳酸鹽岩烴源岩一般為還原環境的海相沉積,富含低等水生生物,有機母質類型主要為Ⅱ1和Ⅰ型;泥質岩則富含陸源高等植物,沉積成岩環境為弱氧化—還原環境,有機母質類型多為Ⅱ2和Ⅲ型。

下石炭統暗色泥岩烴源岩主要分布在塔中地區和巴楚隆起的東部地區,厚度較小,大部分在50m以內,有機碳含量一般在1.0%~2.0%之間。下石炭統碳酸鹽岩烴源岩主要分布在塔西南坳陷的台地相,厚度在100m~200m之間,殘余有機碳含量為0.2%~0.8%,向東北方向到阿瓦提、滿加爾坳陷減薄到幾十至100m,有機碳含量在0.2%左右。

上石炭統烴源岩母質來源與下石炭統的基本相似,在開闊—局限台地相沉積中,水生浮游生物及藻類較發育,但陸生植物也佔有較大的比重,有機質的類型既有混合型,也有腐植型。上石炭統烴源岩主要為灰岩,在塔西南地區烴源岩厚度在200~350m之間,殘余有機碳含量為0.4%~1.0%之間,在巴楚隆起烴源岩厚度降低到50~100m,有機碳含量為0.2%~0.5%,向東北到滿加爾和阿瓦提凹陷厚度減薄到50m以內,有機碳含量一般在0.1%~0.2%之間。

(2)烴源岩演化特徵

圖6-1 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烴源岩厚度圖

圖6-2 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烴源岩演化圖

圖6-3 石炭系乾酪根類型分布圖

小海子剖面露頭,下石炭統巴楚組R0在0.32%~0.86%之間,平均為0.62%,塔西南地區的阿其克剖面,石炭統R0在1.3%~2.7%之間,平均為1.6%。在巴楚隆起和麥蓋提斜坡北部,根據巴1井和曲1井,石炭系下統R0在0.47%~0.53%之間,和深1井、麥4井和麥6井R0在0.58%~1.12%之間,處於低成熟~成熟階段。在塔西南的葉城凹陷和喀什凹陷,石炭系埋深超過8000m,R0為2.5%~5.0%,已經進入過成熟階段。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的生烴中心在塔西南坳陷,其生油氣高峰主要在二疊紀和白堊紀。

6.1.1.5 二疊系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塔里木盆地二疊系烴源岩主要分布在下二疊統。早二疊世沉積時,盆地內海水向西南方向退縮,沉積范圍大大縮小,沉積中心在塔西南坳陷一帶,沉積了一套800~1200m的海退沉積序列的開闊台地相碳酸鹽岩及砂泥岩潮坪沉積,在阿瓦提凹陷和滿西地區為河流洪泛平原沉積,地層厚度在400~2600m。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二疊紀與石炭紀塔里木盆地沉積環境相似,烴源岩的有機母質既有水生生物,又有陸相植物的混入。從岩性上,下二疊統灰岩烴源岩的有機質類型比暗色泥岩的好,主要為Ⅱ1型,Ⅱ2型和Ⅲ型次之,暗色泥岩有機質類型則主要為Ⅱ2型和Ⅲ型。在平面上,從塔西南坳陷向東北方向到滿西地區,有機質類型不斷變差,即Ⅲ型有機質的相對含量逐漸增加,腐泥型有機質含量相對減少。

下二疊統灰岩烴源岩主要分布在塔西南的葉城凹陷一帶,厚度在50~200m之間,殘余有機碳含量為0.4%~1.0%之間。下二疊統暗色泥岩烴源岩主要分布在塔西南坳陷,厚度在100~200m之間,其次是阿瓦提斷陷和滿西地區,厚度在50~100m之間。此外,在巴楚隆起也有20~50m厚的暗色泥岩。下二疊統暗色泥岩烴源岩的殘余有機碳含量為0.6%~1.4%之間。

(2)烴源岩演化特徵

據曲1井、巴4井地化分析結果,下二疊統烴源岩R0在0.43%~0.58%之間。在滿加爾坳陷的滿西1井,下二疊統在4233~4326m的R0為0.683%~0.89%。塔西南地區葉城凹陷下二疊統現今埋深超過7000m,R0為2.0%~3.50%,己經進入過成熟階段。下二疊統烴源岩的生油高峰期主要在晚二疊世和三疊紀,氣態烴的生烴高峰期主要在白堊紀和新近紀。

6.1.1.6 三疊系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塔里木盆地三疊系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庫車坳陷,厚度一般在400~600m之間。根據地震資料的解釋成果,靠近南天山山前一帶,烴源岩厚度不斷增加,暗色泥岩厚度可達700~800m。在阿瓦提斷陷—順托果勒隆起地區,暗色泥岩厚度主要在150~200m之間(圖6-6)。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三疊系為陸相半深湖—深湖與河流沉積體系,烴源岩主要為湖相沉積的暗色泥岩和湖沼相沉積的煤層及碳質泥岩。根據生油岩地化分析結果,三疊系烴源岩抽提物的飽/芳比為1.3~13.1,姥/植比為0.68~2.75,乾酪根的H/C原子比為0.44~1.03,同位素δ13C為-25.31‰~26.0‰,岩石熱解產物的氫指數為50~120mg/g,有機顯微組分主要為腐植型。

綜合各項地化特徵,塔里木盆地三疊系烴源岩有機質的類型以Ⅲ型為主,其次為Ⅱ—Ⅲ型(表6-1)。烴源岩的有機質類型受沉積相帶控制,Ⅲ型有機質主要分布在沼澤、濱湖和淺湖亞相,Ⅱ—Ⅲ型有機質則主要分布在深湖、半深湖亞相。三疊系暗色泥岩的殘余有機碳含量主要在0.50%~1.0%之間,在半深湖亞相、深湖亞相地區殘余有機碳含量可達1.5%。

表6-1 塔里木盆地三疊系生油岩有機質類型參數表

圖6-4 塔里木盆地石炭—二疊系烴源岩厚度圖

圖6-5 塔里木盆地石炭—二疊系烴源岩演化圖

圖6-6 塔里木盆地三疊系烴源岩厚度圖

(2)烴源岩演化特徵

塔里木盆地三疊系烴源岩在阿瓦提斷陷—順托果勒隆起地區的成熟度較低,根據阿參1井、沙參1井等地化資料,R0一般在0.54%~0.72%之間,即處於低成熟階段。在庫車坳陷的露頭區的R0可達1.81%,在坳陷中心一帶,埋深一般在9000m以上,根據盆地模擬計算結果,R達到2.5%~3.0%,進入過成熟生氣階段。

庫車坳陷三疊系烴源岩在早侏羅世進入生烴門限,液態烴高峰期主要在中晚侏羅世和白堊紀,生氣高峰期主要在中晚侏羅世,但在白堊紀、古近紀和新近紀仍然有大量氣態烴生成。

6.1.1.7 侏羅系烴源岩分布和演化特徵

侏羅紀,塔里木盆地周緣地區廣泛發育湖泊—河流沉積體系。在庫車坳陷和喀什凹陷,侏羅系地層厚度最厚可達1600~2200m,滿加爾—孔雀河斜坡地層厚度為100~800m,於田—若羌地區為50~500m。庫車坳陷,侏羅系暗色泥岩厚度一般在300~600m之間,靠近南天山山前一帶,烴源岩厚度不斷增加,暗色泥岩厚度可達700m(圖6-7)。

(1)烴源岩特徵及分布

侏羅系沉積環境與三疊系相似,有機質類型主要為Ⅲ型,在深湖亞相區含有部分Ⅱ型(表6-2)。

表6-2 塔里木盆地侏羅系生油岩有機質類型參數表

暗色泥岩殘余有機碳含量在1.0%~3.0%之間。在塔西南坳陷及東南斷階區的民豐凹陷、瓦石峽凹陷中,侏羅系暗色泥岩厚度在100~300m之間,有機碳含量在1.0%~3.0%之間。在孔雀河斜坡暗色泥岩厚度為150~300m,有機碳含量在1.0%~4.0%之間。

(2)烴源岩演化特徵

侏羅系烴源岩在沙雅隆起、滿加爾坳陷—孔雀河斜坡地區的成熟度較低,根據沙6、沙7、沙9井和群克1井地化分析數據,R0在0.4%~0.75%之間,處於未熟—低成熟階段。在庫車坳陷東部,陽1井侏羅系在6450~6500m井段的R0為0.9%~1.13%,在西部的卡普沙良河和包子棟村剖面,R0在1.1%~1.8%之間。在庫車坳陷中心一帶,侏羅系埋深達到8000~9000m,模擬R0為2.0%~2.8%,已經進入過成熟階段(圖6-8)。塔西南坳陷由於新近系地層巨厚沉積,R0在3.5%以上。庫車坳陷侏羅系在侏羅紀末期開始進入生烴門限,早白堊世和新近紀是氣態烴生成氣高峰期。

圖6-7 塔里木盆地侏羅系烴源岩厚度圖

圖6-8 塔里木盆地侏羅系烴源岩演化圖

6.1.2 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和分布特徵

在第二次資源量評價基礎上,2005年對塔里木盆地油氣地質資源量進行了第三次評價。

6.1.2.1 油氣資源量及其分布特徵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於2002年對塔里木盆地進行了三次資源評價,盆地現今遠景資源量累計229.41×108t,其中石油115.72×108t,天然氣113.69×108t油當量,資源當量油氣比為1∶0.98。

至2006年底累計探明油氣儲量21×108t,其中石油13×108t,天然氣8100×108m3。油氣資源轉化率為9%,其中石油11.3%,天然氣7%。

(1)現今油氣資源的深度分布特點

由於塔里木盆地新生界地層厚度較大,使油氣資源埋藏普遍較深。第四系—新近系地層厚度在庫車坳陷、塔西南坳陷為5000~8000m,部分地區厚達11000m;在沙雅隆起和中央隆起帶的厚度分別在3000~4000m和500~2500m之間。

通過各區帶不同深度的油氣資源量統計(圖6-9),盆地油氣資源隨地層埋藏深度增加而變得愈豐富。盆地的油氣遠景資源主要分布在4500m以下的儲層中,其次是3500~4500m。埋深小於2000m油氣遠景資源總量為7.38×108t,油氣比為1.24∶1;2000~3500m資源總量為17.509×108t,油氣比為0.78∶1;埋深在3500~4500m的儲層遠景資源總量為47.78×108t,其中油資源量為23.63×108t,天然氣資源量為24.15×108t,分別占盆地總資源量的20.4%和21.2%,油氣比為0.98∶1;埋深在4500m以下的儲層遠景資源總量為156.74×108t,其中,油資源量為80.34×108t,氣資源量為76.40×108t,分別占盆地總資源量的69.4%和67.2%。總的說來,大於3500m儲層油氣遠景資源量佔全盆地總資源量的89%。因此,決定了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目標應集中於盆地深部資源相對豐富的有利油氣聚集部位,完全可以實現油氣並舉。

圖6-9 塔里木盆地現今遠景資源量隨深度分布

(2)油氣資源的層系分布特點

塔里木盆地遠景資源主要分布於下古生界,其油氣遠景資源總量108.225×108t,其中油資源量為68.43×108t,佔全盆地資源量的59.1%;氣資源量為40.39×108t,佔全盆地資源量的35.5%。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層油氣遠景資源分別為50.4549×108t和64.4204×108t,其油資源量分別為26.35×108t和19.32×108t,氣資源量分別為24.10×108t和45.10×108t。新生界地層的油氣總資源量為5.714×108t。見圖6-10、圖6-11、圖6-12。

圖6-10 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量(108t)層系分布

圖6-11 塔里木盆地石油資源量(108t)層位分布

圖6-12 塔里木盆地天然氣資源量(108m3)層位分布

(3)油氣遠景資源的儲集岩分布特點

塔里木盆地的儲集岩為碳酸鹽岩和碎屑岩兩大類。盆地內石油和天然氣總資源量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岩儲層中,其中油資源量81.85×108t,氣資源量為60.88×108t,分別占盆地油、氣資源量的70.7%和53.5%。在庫車坳陷、且末斷隆帶及民豐凹陷—瓦石峽凹陷中的油氣資源均分布在碎屑岩儲層中。

6.1.2.2 油氣資源結構

塔里木盆地海西早期油氣資源結構以油占絕對優勢,是一次生油旺盛期;至海西晚期,寒武—奧陶系烴源岩演化程度變高,大面積高—過成熟甚至出現特高成熟(R>4.0%),氣/油比顯著上升;至喜馬拉雅晚期,隨石炭—二疊系、三疊—侏羅系源岩的成熟,下古生界主力源岩生油氣能力大幅度下降,總體氣/油比海西晚期又有所上升。現今資源量油氣比相當,可油氣並舉勘探。

⑺ 走馬南疆看地質

以和田為界,和田以西為二分隊,和田以東為三分隊(我任分隊長、駐在和田地委院內)。主要工作任務是對昆侖山北麓與塔里木盆地南緣之間的山前坳陷進行1:20萬至1:100萬地面地質勘查。

和田以西的葉城坳陷,除未見三疊系外,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發育,侏羅系出露較少,到白堊紀湖盆擴大,晚白堊世—老第三紀有海侵沉積,生物灰岩的出露在地貌上有明顯特徵,在上白堊系中曾採集到海膽化石。新第三紀為快速堆積,為沉積最厚的覆蓋層。新生界向箕狀坳陷斜坡逐層超覆,在坳陷中褶皺發育,至山前有多排背斜發育。我們僅到杜瓦背斜作過觀察。受逆沖作用影響,構造復雜背斜呈倒轉狀。

和田以東,界以玉龍喀什隆起帶,再往東為於田坳陷,它是在前震旦系基底之上發育起來的中、新生代坳陷。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山前斷裂帶控制,走向北東,坳陷中以白堊紀—新生代沉積為主,侏羅系分布甚少,新生界總厚約4000~5000米。

葉城、於田坳陷均屬於西南坳陷區,受昆侖山鐵克里克隆起控制。該隆起地表廣泛出露深變質岩系,其岩性主要是一套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及綠片岩等,由於受鐵克里克逆沖推覆作用,中新生界向斜坡帶遷移,形成葉城—和田山前坳陷。

據統計,現時被稱之葉城—和田的前陸盆地,至今已鑽探20個構造,其中有8個構造見油氣,但僅發現一個柯克亞油田。目前,尚不明白那些逆沖倒轉的復雜構造中油氣重新運移分配是否會形成隱閉油氣藏,以及採用哪些最先進的高科技勘探方法才可找到油氣田。

三分隊建制基本與631隊一樣,但工作條件相差甚大。在准噶爾盆地,野外工作交通工具還算得上是機械化的,而在這里大部分是沙漠地區,汽車寸步難行,出野外只有騎馬騎毛驢。由於氣候異常乾燥炎熱,便特製了一批大容量的水壺,一人兩個掛在馬背上,這才免強維持一天的飲用。從移動沙丘刮來的風沙時常堆滿帳篷周圍,把行軍床上的被子埋住。可想而知,野旅生活是何等艱苦,騎馬收工回來時累得兩腿站立不穩!可是年輕人以苦為榮,以苦為樂,高昂的樂觀情緒和熱愛祖國的理想,從准噶爾到塔里木,「我騎著馬兒過草原……」嘹亮歌聲一直響徹在戈壁大漠!

蘇聯專家哈拉包夫來753隊指導工作,二、三分隊技術人員集中在和田陪同專家等去野外觀察。大隊向邊防軍借來軍馬作交通,大部分人已出發。我因同管理員交代點事最後走,誰知軍馬有嚴明紀律集體行動,我騎的那匹高頭大馬突然發驚,迅猛奔跑,追趕前面的馬隊。這時我才跨上一隻腳即被馬拖出很遠,情況極其危急!幸虧前頭有一根大圓木擋住,馬躍飛而起崩斷了馬登,我被拋在地上暈死休克過去。軍區首長當即派來吉普車把我送到邊防軍醫院,經搶救脫險,但頭上、頸部連縫了7針,20分鍾後才蘇醒過來。人是得救了,但從此留下了永久性頸椎病。

塔里木盆地南緣斷斷續續分布著一套晚白堊—老第三紀淺海—潟湖相的深灰、灰綠、灰色泥岩、生物灰岩、灰岩等,厚約200~400米,西厚東漸薄。其中,生物灰岩的出露尤為醒目,常在地貌上形成「圍牆」。據參考資料推測,這套淺海相地層有可能是從西亞費爾干納盆地延伸過來的,或者屬相同的沉積環境。

考慮到對這套使人感興趣的海相地層的評價,詳細介紹一下費爾干納盆地油氣地質情況是十分必要的。這對今後在塔里木盆地南緣尋找白堊—老第三系可能存在的油氣藏也有參考價值。

「費爾干納盆地位於天山山脈(古生界褶皺山系)中的一個山間盆地,面積38000平方公里,基底為古生界變質岩,盆地中央可深達10公里,上覆中、新生代沉積,西南端開口與錫爾河盆地通連。

中生代沉積比較穩定,主要為雜色碎屑岩沉積,僅上白堊統夾少量石灰岩,頂部並有石膏層,厚約2000米,屬陸相轉變為海陸交替相和瀉湖相的沉積。

老第三系為灰色、棕色及褐色的泥岩夾石灰岩及砂岩。石灰岩類包括鮞狀灰岩、生物灰岩和白雲岩,為海侵沉積,厚約600米。

新第三系為陸相磨拉石沉積,北部有鹽湖相的巨厚鹽層和石膏層。在盆地中部上第三系可厚達5~6公里。

盆地的區域構造為北東-南西向,南、北兩條構造帶夾一個中央凹陷。北部構造帶長300公里,由雁行排列的新第三系褶皺組成,並受新第三系鹽運動的影響,有鹽丘構造。南部構造帶長350公里、寬20餘公里,主要由白堊系和老第三系組成,斷裂發育。中央凹陷為新第三系的深凹陷,地球物理剖面顯示,有深埋的平緩大型隆起。此外,在盆地東南為庫薩布凹陷,此區老第三紀沉積最薄,上覆1~3公里的新第三系,多為塊斷構造,有的核部出露白堊系甚至基岩。

盆地的生油層為老第三紀和白堊紀的海侵沉積,油氣儲集層主要是老第三系的碳酸鹽岩及砂岩,白堊系的砂岩和石灰岩次之、侏羅系和新第三系砂岩產量則不到10%,最大單井日產油500噸和氣200萬立方米。油氣田集中在南、北兩構造帶內。原油性質為低比重、含高蠟、低含硫,因此很可能含有中央深凹陷陸相新第三紀沉積的生油層。

盆地產油最高年產量為1964年的220萬噸、1974年就下降到100萬噸。盆地內至1974年底共鑽探井進尺450萬米,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百米。

在和田以西的西南坳陷區內海相特徵非常明顯。

我們在野外觀察時,曾在晚白堊紀地層中還找到了海膽和蜇皮類生物化石。在和田以東進行了野外追蹤觀察,當到了策勒便出現相變層,由海相漸變成陸相砂礫岩層,繼續往東觀察到於田因沙漠覆蓋未找到出露地層。該縣位於昆侖山北麓,清置於闐縣,1959年改於田縣。

據有關史料,東漢時期,西域諸國分割為55個小國,分北道與南道諸國。公元74年,明帝時派假司馬班超率吏36人,出使西域南道各國聯合抗拒匈奴。班超先到鄯善,夜率吏士燒匈奴使者營幕,殺匈奴使者,控制鄯善。接著班超西至於闐、迫使於闐王殺匈奴使者,歸服漢朝。

我們從於闐向東接近民豐,旅途條件越來越差,已基本無路可循。

發源於昆侖山的尼雅河從民豐往南潛流入塔克拉瑪干沙漠。

2000多年前,漢朝使臣張騫出使西域,曾報道了在尼雅河尾閭的三角洲有個尼雅古國叫「精絕國」。據《漢書·西域傳》載:「精絕國,王治精絕城,戶480,口3360,勝兵500人。」唐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經過尼雅,稱其為「王治尼壤城。」他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唯取城路僅得通過,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相傳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而他到過的這個興盛一時的王國,卻在以後的沙漠歷史記載中神秘地消失了。

1901年,尼雅古國遺址被英國探險家、考古學家斯埋因首次發現。當時,他曾發現這里有遺址40餘處,並發掘到八支價值連城的漢文木簡。木簡的用法、書體與西漢後期長沙王家族墓內出土的有著驚人的相似。

此外,他還掠走了大量珍貴古文獻及各種完好無損的毛織物、漆器、銅鏡,以及具有健陀羅風格的木器傢具、希臘神話中人物雅典娜像封泥等。消息傳出,國際學術界為之震驚: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死亡之海深處竟有過如此人類輝煌的文明!

尼雅古國,沙丘周圍散布著佛塔、寺廟、城牆等50多處古代遺址。當年唐玄奘描述的一座佛塔、遠遠望去,像一座威嚴的「人面獅身」凝視著大漠里的一片死寂。距今2000年前的房屋依然房柱林立,此乃世界上極為罕見的人類活動古遺址。尼雅緊挨於闐,在歷史上曾是於闐國的一部分。

尼雅是一個雖被內陸包圍卻又具有國際性的繁華大城市,是連結中國漢王朝與羅馬帝國兩大文明古國的重要中轉站。它是中國、古印度、古希臘、古伊朗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在地球上的一個罕見交匯點,是中國絲綢通向西域的重要通道。

尼雅王國為何會陡然間神秘消失?對此難解之謎尚有爭論。一種觀點是尼雅河改道,尼雅綠洲因得不到水源灌溉,「沙進人退」。另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尼雅遭到了外界的襲擊,被戰爭危險所毀滅。

於田—且末,構造區劃屬塔東南斷階區,在斷陷邊緣出露有侏羅—白堊系及第三系。據後來進行地震調查資料分析,中新生界厚度推測約7000米,應是個中新生代的坳陷。

遠望東北,那裡就是神秘莫測的羅布泊。有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很久以前,身世顯赫的蒙古族青年羅布諾爾不願繼承王位,要去龜茲學習歌舞。當他走到塔里木盆地東部邊緣時,飢渴、勞累、使他昏倒在地。三天後,當他醒來時,竟發現身旁坐著一對青年男女。小夥子說他叫若羌,姑娘說她叫米蘭。他倆是風神母收養的同胞兄妹,因忍受不了風神母的殘暴虐待,拋家到庫車學技藝,不料返回途中在此與羅布諾爾相遇。米蘭對羅布諾爾一見鍾情。風神發現女兒與凡人相愛,惱羞成怒,便颳起黑風暴懲罰他們。用砂石打瞎了羅布諾爾的眼睛,把米蘭從空中摔下折斷了雙腿。之後,風神又將他們三人分別刮到東、南、西面的荒漠上。哥哥惦念妹妹,米蘭思戀情人,三人哭天搶地,淚流聚在一起,形成鹽澤,成為羅布泊,這當然是神話。

古元古代時,羅布泊基底為塔里木陸塊一部分。阿爾金山隆起後,羅布泊正處在坳陷位置。現今的羅布泊的表面主要為第四紀以來的沖積、洪積、湖成或風成堆積物覆蓋。曾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封閉盆地,為塔里木河、孔雀河的積水地,後因河流改道、下游斷流、湖泊逐漸乾涸,總面積約7000平方公里。

羅布泊附近有著名的樓蘭古城遺址。「樓蘭」這個名字直譯就是:巫史或皇家史官為帝王反復思考其歷法思想的地方,而從前的巫史就是最早的太陽觀測者,就是殷人始祖契那樣的部落首領。

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發現樓蘭遺址後,轟動了全世界。人們獲知樓蘭人有明顯的原始歐洲人血統,證實樓蘭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在這里就已開始了。樓蘭向西到達地中海、向東到達美洲大陸、向南到達馬來半島,被稱為「大地四極」。它是世界古文明的奇跡,近百年來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熱門課題。

由於野外工作條件極差,難以展開地質勘查,故對塔東地質情況所知甚少。

事隔13年之後,即1969年7月,地質部石油地質綜合大隊組成塔里木隊,派遣孫萬祿等沙漠踏勘組,徒步橫穿沙漠又一次到達瑪扎塔格,取得了重要地質成果,加深了對盆地地質結構的認識,經過4個月的工作,編寫了《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概況及今後找油意見》的報告。

次年5月,該大隊又組成西北分隊,由康玉柱帶隊繼續對塔里木盆地進行綜合評價,認為:「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重要的大型含油氣盆地之一。盆地大型隆起坳陷具長期活動性質,為生、儲油氣創造良好條件。盆地內圈閉多、斷裂發育,並多分布於坳陷邊緣地帶,是一個多油氣類型的含油氣盆地。」並提出以後工作方針:「著眼全盤、確保重點、快速擴大、積極准備,著眼於找大油氣田。」其具體部署是:「擴大一塊(庫車坳陷)、突破一塊(西南坳陷區)、准備一塊(塔東坳陷區)。並建議把石油勘探重點由庫車坳陷向西南坳陷區轉移。」

1979年10月,地質部石油地質局關士聰總工程師在長沙石油地質部署座談會上,書面發言提到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查工作:

「塔里木,自從西和甫(柯克亞)再噴油以後,迄今兩年有餘,但研究程度還是很低,當然是由於工作條件不足之故。在大地構造劃分上,在塔里木的地史發展上,意見比較分歧,特別是西和甫油源問題,至今沒有結論。塔里木含油層位很多,但生油層不明。因此,還不能確切地選擇重點。有些同志特別強調了塔東坳陷,而塔東坳陷航磁和重力資料所顯示的,極大可能不存在這樣一個面積較大的深盆。相反地,中新生界分割的可能性很大,應當全盤考慮,用多兵種作戰,沿著和田河在不同地質構造單元上進行區域剖面測量。最近在有爭議的向東南延伸的巴楚隆起南緣地區,曾見瑪扎塔克山的強烈褶皺帶,它是否意味著某一堅硬地盤的邊緣,還不能定論。而從瑪扎塔克的南部斜坡,成了擴大了的西南坳陷,應給予較高評價。因此,新疆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從阿克蘇到和田一線的附近,同時不放棄西南坳陷的西部地區的工作。關鍵是要加強新疆的多工種的物探工作。」

在長沙會議上,朱夏對塔里木盆地的選區評價是這樣的:

「塔里木的西南凹陷更深,如果我們能打六千米、八千米、一萬米,手段很夠的話,那麼這里(指塔里木西南)同柴達木一樣是大有可為的。如果沒有相應的手段,恐怕不容易一下子下手。對塔里木來講,我是想以北部邊緣下手,似乎容易奏效。深凹陷,我同意關總的說法,不能放棄,應多做些工作,然後再下手。所謂北面,我想庫車凹陷是被一個梁子隔開的。這條梁子的南坡口上應該是很有利的地方,也比較容易下手,探索更多的層位。

另外,大塔里木套小塔里木,這觀點還是對的,西南凹陷是個小菱形,整個塔里木是個大菱形。關老總懷疑南邊有硬塊,也許是小塔里木的核心,所以巴楚隆起的南緣,也是斜坡地帶,同樣應予重視。」

1981年,康玉柱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刊物上發表《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特徵》(第2卷第4期)。他的論述是:「該區是晚古生代以來長期活動之深坳陷。古生代、中新生代地層發育齊全,多時代生、儲油氣層發育良好。油氣顯示豐富,局部構造較發育。已在該區內葉城坳陷柯克亞構造上,發現高產油氣流和麥蓋提斜坡的石炭系碳酸鹽岩內見良好油氣顯示和少量原油等,是盆地內含油氣遠景最佳的地區之一。」

自80年代以來,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尤其是1984年9月22日,一普6008鑽井隊在塔北雅克拉構造上的沙參2井,於5363~5391米井段奧陶系白雲岩中,試獲特高產油氣流,日產原油1000立方米、天然氣200萬立方米,成為塔里木盆地油氣普查勘探的重要轉折點,在西北大漠中樹起了一座歷史豐碑。爾後,油氣勘探連連取得重大突破,在早年沙漠踏勘所見石炭一二疊紀地層露頭的西南坳陷區麥蓋提斜坡終於找到了油氣田。對此,康玉柱確認油源來自海相古生代地層。他的根據是:經地質礦產部無錫中心實驗室等單位,對沙參2井原油進行多項物理和化學鑒定表明:

原油含蠟量低(2.27%),釩鎳比高(7.74);天然氣中含氦氣高;油田水鉀、硼、溴、碘、鍶……等含量也較高。鍶/氯為0.004,溴/氯為0.034。原油經全烴氣相色譜、飽和烴氣相色譜分析,OEP值、碳數范圍及主峰碳等均顯示為低碳豐度優勢的特點。

氣相色譜分析,正構烷烴高低碳比為2.1~5.9。據美國學者菲利浦認為:其比值在0.6~1.2為陸相腐泥型標志;1.5~5.0為海相和湖相腐泥型標志。故沙參2井原油母質具腐泥型特徵。

原油碳同位素δ13C為-32.41‰;芳烴、非烴、瀝青質等含量均小於-32‰,也說明碳同位素較輕,具海相特點。

色譜—質譜分析,沒有見到陸相原油的典型生物標志化合物伽馬蠟烷和奧利烷。而且色質分析中三環二萜烷含量較高,表明原始生油母質菌藻類數量占優勢。

綜上所述,沙參2井原油具海相原油特徵,原始生油母質以海生菌藻類為主,為腐泥型。由此,康玉柱認為沙參2井油氣主要來自於寒武—奧陶系。

許靖華教授在《中國沉積盆地的成因》的論述中,對塔里木盆地的看法是這樣的:

「塔里木盆地位於天山和昆侖山之間,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盆地,它的規模和形狀可與現代的弧後盆地日本海對比。

塔里木的基底埋藏很深,為寒武紀變質岩和古生代淺海沉積岩,在盆地周圍已經出露或者埋藏在盆地中央很淺的隆起上,估計塔里木下伏著地台碳酸鹽岩和大陸殼,但未證實。前寒武紀至古生代淺海沉積分布於盆地的最深部位,從地震剖面上追蹤這些地層深達7公里(地質部非出版資料,1987)。

昆侖山脈和塔里木盆地C—P地層包括火山碎屑岩、粗碎屑岩和黑色頁岩,晚古生代深成侵入岩形成昆侖山脈主峰,喀拉昆侖發現二疊—三疊系的濁積岩。所有這些特徵存在活動板塊邊緣,火山弧產生火山岩、火山岩則來自深部岩基。深海槽中的濁積岩分布於昆侖山以南的前弧盆地,弧的南部是天山弧後盆地,已由海底擴張陸殼漂移而成。

從重力資料估計,塔里木莫霍面埋藏在40公里左右,最大沉積厚度為15公里、最小地殼厚度為25公里。塔里木弧後盆地顯然下伏著減薄了的陸殼,偶然出現的大的正磁力異常最大值為350nT,說明那些地方也是盆地最深處,由塔里木中央隆起負異常分為兩個正異常帶。這些大的磁力異常說明存在洋殼,塔里木弧後凹陷擴大很厲害,為鐵鎂質岩石侵入的海底擴張階段。根據均衡條件凹陷底為洋殼,磁異常和沉積厚度對比的結果認為,磁力異常最大處也是沉積最厚的地方。

負異常出現在塔里木中心,據觀察這條帶為陸殼,這條弓形的脊將弧後盆地分成兩部分,一個殘留弧和一個塔里木中心脊,視其幾何形態像一個弧,塔里木二疊系島弧是很復雜的,可能在菲律賓有一個現實的模型。前弧沿昆侖山方向可與現在的馬里安娜弧對比,塔里木的中央脊將塔里木的南凹陷與北部分開,與現今的九洲—帛琉海(Kyushu—Palan)脊相當。

塔里木盆地是在早中生代古Tethys海消失在昆侖山背後形成的。盆地中心,中生代堆積近10公里厚的沉積,與中生代沉降相均衡。盆地在弧-陸相碰後完全與開闊海隔絕,接受了巨厚的侏羅系陸相沉積。氣候溫暖、潮濕,因為達到了均衡沉降的極限,沉積率降低,白堊—老第三系海相層,相對比較薄,塔里木於新第三紀中新世時又重新活動,這時陸相地層沉積於數個拉張成因的邊緣槽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