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昌龍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宜昌龍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6-09-0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宜昌市伍家崗區伍臨路3-1-2405號。
宜昌龍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500MA48BFD21H,企業法人張濤,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宜昌龍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網上提供計算機技術咨詢服務;貴金屬銷售(不含期貨交易及國家限制、禁止經營的方式);計算機技術開發、轉讓;網頁設計、製作(不含經營性網頁製作)(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宜昌龍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宜昌周邊縣地理位置人口簡介
宜昌
位於長江北岸、三峽東口。古稱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全市現轄六縣、三市、四個城區,人口400萬,總面積2.16萬平方公里。
宜昌西接長江三峽,溯流直達巴蜀,東連兩湖魚米之鄉,順江暢達寧滬,自古便是鄂西川東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峽口明珠」之美譽。
宜昌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宜昌自然資源豐富,水力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土特產品柑桔、香菇、柿子等產量豐富。宜昌市風光集峽、山、水、洞於一域,發展旅遊業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資源。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天然的「高峽平湖」,面積1084平方公里,巍巍大壩橫跨峽江之上,猶如水上長城。
宜昌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留有屈原祠、昭君村等名勝古跡。宜昌東北部的當陽、枝江、遠安一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的魏蜀大戰和吳蜀間的夷陵大戰都發生在這里,留下了長坂坡、關陵、關公顯聖處、麥城、回馬坡等三國遺址。宜昌西南的長陽、五峰一帶,以巴文化、土家族風情和山水風光見長。
宜昌這座美麗名城,風光旖旎,是素以三峽旅遊為城市,享受沿江開放城市的各項政策。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宜昌境內有三游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峰懸棺、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0717
郵編:443000
區劃:下轄西陵區、東山開發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自治縣、五峰自治縣、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景觀:葛洲壩等
宜昌四大特色資源
水能資源蘊藏豐富
宜昌市江河縱橫,密葛洲壩電廠布成網,水量豐富,並且地形地質條件好,何流落差大,因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這是宜昌市經濟的最大優勢之一。長江流經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經市域 153公里。此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市內河流總長3793公里,河流密度計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蘊藏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2500萬千瓦。集中分布在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清江的隔河岩、高壩洲,相距僅幾十公里,是我國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裝機21台,總容量27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千瓦小時;即將竣工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裝機4台,總容量120萬千瓦;正在興建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本市三斗坪,東距宜昌市城區40公里;設計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0億千瓦時;還有高壩洲電站、水布埡電站等五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電站,裝機總容量將達23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千瓦時,從而使宜昌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建設基地,並將成為全國的能源中心。
礦產資源數不勝數
宜昌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湖北興發集團已探明的礦物有49種,佔全國已知礦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礦產有磷、鐵、煤、錳、鉻、鉛、汞、金、銀、銅、鋅、硅、石、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地1044處,其中,工業礦床462處,大型礦床14處。磷礦是全國六大礦區之一,儲量在11億噸以上;已探明鐵礦儲量約10億噸以上;錳礦儲量達1167萬噸以上;硅石儲量達3499萬噸;銀釩礦儲量639萬噸;石灰石礦儲量在8億噸以上;石墨礦儲量在7萬噸以上;汞礦儲量37萬噸以上;鉻鐵礦儲量3萬噸;蛇紋石儲量1億噸以上;石膏礦儲量達2440萬噸以上;煤礦儲藏量5億噸;黑色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貴金屬礦分布較廣而且含量高,具有較大的開采價值;化工原料和建材、治金輔料礦最具有開發前景。
旅遊資源馳名中外
宜昌市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三峽人家風景區市之一。全市已開放的旅遊點350多處,享有盛譽的有100多處,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壩址中堡島、葛洲壩水利樞紐為全國旅遊熱線,世界著名。長江三峽四百里畫廊在1985年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1年又榮登"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榜首。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已成為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熱點。三峽之一的西陵峽,位於本市境內,其奇峽險灘,令人嘆為觀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稱。這里還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三國古戰場遺址,被譽為" 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清江小三峽,興山高嵐風光及其栩栩如生的卧佛,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故里,也是中國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鄉,千姿百態的五峰、遠安天然溶洞群,著名的三峽洞、金獅洞、白馬洞、龍泉洞、長生洞、燕子洞等迷宮奇觀,風采各異美不勝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葛洲壩程、隔河岩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林特資源珍貴奇異
宜昌市適宜的氣候,優質的土壤,為紅色大鯢各種動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林業、特產是宜昌的一大優勢資源。全市林、果、葯品種類有766個。從峽谷到山頂有常綠闊葉林、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河谷地帶有熱帶的棕樹、樟樹和亞熱帶的柑桔、茶樹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區有松、柏、杉、桑、烏、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錢輸、領春木、銀雀、銀杏、連香、珙桐等珍貴樹木。全市宜林山地約1885萬畝,有林地120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400萬立米,森林覆蓋率48%,居湖北省第三位。1991年遠安縣已實現綠化荒山,成為湖北省第一個綠化達標縣。在五峰後河、長陽樂園、興山後坪、宜昌大老嶺等地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存下來的森林群落37萬多畝。生長有陸地脊椎動物363種;有高等植物3000多種,其中稀有珍貴樹木47種。宜昌是著名的柑桔產區,有12個優良品種,其中臍橙、錦橙、蜜桔欽譽海外。茶葉資源豐富,產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優良茶葉27種,其中傳統的"宜紅"茶馳名中外,新開發的"春眉"發茶在1992年4月香港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獎,"峽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國廣受好評。宜昌盛產葯材,各種中葯材有309種。草類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種,可利用草場993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0%,國家農業部投資在宜昌境內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業基地。
3. 幫我介紹一下宜昌
宜昌
位於長江北岸、三峽東口。古稱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清朝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改稱為」宜昌」,取」宜於昌盛」之意。全市共轄五縣三市五區,總人口415萬人,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33.8萬人。
宜昌西接長江三峽,溯流直達巴蜀,東連兩湖魚米之鄉,順江暢達寧滬,自古便是鄂西川東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峽口明珠」之美譽。
宜昌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宜昌自然資源豐富,水力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土特產品柑桔、香菇、柿子等產量豐富。宜昌市風光集峽、山、水、洞於一域,發展旅遊業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資源。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天然的「高峽平湖」,面積1084平方公里,巍巍大壩橫跨峽江之上,猶如水上長城。
宜昌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留有屈原祠、昭君村等名勝古跡。宜昌東北部的當陽、枝江、遠安一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的魏蜀大戰和吳蜀間的夷陵大戰都發生在這里,留下了長坂坡、關陵、關公顯聖處、麥城、回馬坡等三國遺址。宜昌西南的長陽、五峰一帶,以巴文化、土家族風情和山水風光見長。
宜昌這座美麗名城,風光旖旎,是素以三峽旅遊為城市,享受沿江開放城市的各項政策。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宜昌境內有三游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峰懸棺、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0717
郵編:443000
區劃:下轄西陵區、東山開發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 景觀:葛洲壩、三峽水利工程、當陽關陵、長坂坡等
宜昌四大特色資源
水能資源蘊藏豐富
宜昌市江河縱橫,密葛洲壩電廠布成網,水量豐富,並且地形地質條件好,何流落差大,因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這是宜昌市經濟的最大優勢之一。長江流經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經市域 153公里。此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市內河流總長3793公里,河流密度計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蘊藏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2500萬千瓦。集中分布在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清江的隔河岩、高壩洲,相距僅幾十公里,是我國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裝機21台,總容量27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千瓦小時;即將竣工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裝機4台,總容量120萬千瓦;正在興建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本市三斗坪,東距宜昌市城區40公里;設計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0億千瓦時;還有高壩洲電站、水布埡電站等五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電站,裝機總容量將達23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千瓦時,從而使宜昌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建設基地,並將成為全國的能源中心。
礦產資源數不勝數
宜昌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湖北興發集團已探明的礦物有49種,佔全國已知礦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礦產有磷、鐵、煤、錳、鉻、鉛、汞、金、銀、銅、鋅、硅、石、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地1044處,其中,工業礦床462處,大型礦床14處。磷礦是全國六大礦區之一,儲量在11億噸以上;已探明鐵礦儲量約10億噸以上;錳礦儲量達1167萬噸以上;硅石儲量達3499萬噸;銀釩礦儲量639萬噸;石灰石礦儲量在8億噸以上;石墨礦儲量在7萬噸以上;汞礦儲量37萬噸以上;鉻鐵礦儲量3萬噸;蛇紋石儲量1億噸以上;石膏礦儲量達2440萬噸以上;煤礦儲藏量5億噸;黑色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貴金屬礦分布較廣而且含量高,具有較大的開采價值;化工原料和建材、治金輔料礦最具有開發前景。
旅遊資源馳名中外
宜昌市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三峽人家風景區市之一。全市已開放的旅遊點350多處,享有盛譽的有100多處,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壩址中堡島、葛洲壩水利樞紐為全國旅遊熱線,世界著名。長江三峽四百里畫廊在1985年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1年又榮登"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榜首。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已成為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熱點。三峽之一的西陵峽,位於本市境內,其奇峽險灘,令人嘆為觀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稱。這里還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三國古戰場遺址,被譽為" 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清江小三峽,興山高嵐風光及其栩栩如生的卧佛,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故里,也是中國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鄉,千姿百態的五峰、遠安天然溶洞群,著名的三峽洞、金獅洞、白馬洞、龍泉洞、長生洞、燕子洞等迷宮奇觀,風采各異美不勝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葛洲壩程、隔河岩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林特資源珍貴奇異
宜昌市適宜的氣候,優質的土壤,為紅色大鯢各種動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林業、特產是宜昌的一大優勢資源。全市林、果、葯品種類有766個。從峽谷到山頂有常綠闊葉林、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河谷地帶有熱帶的棕樹、樟樹和亞熱帶的柑桔、茶樹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區有松、柏、杉、桑、烏、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錢輸、領春木、銀雀、銀杏、連香、珙桐等珍貴樹木。全市宜林山地約1885萬畝,有林地120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400萬立米,森林覆蓋率48%,居湖北省第三位。1991年遠安縣已實現綠化荒山,成為湖北省第一個綠化達標縣。在五峰後河、長陽樂園、興山後坪、宜昌大老嶺等地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存下來的森林群落37萬多畝。生長有陸地脊椎動物363種;有高等植物3000多種,其中稀有珍貴樹木47種。宜昌是著名的柑桔產區,有12個優良品種,其中臍橙、錦橙、蜜桔欽譽海外。茶葉資源豐富,產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優良茶葉27種,其中傳統的"宜紅"茶馳名中外,新開發的"春眉"發茶在1992年4月香港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獎,"峽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國廣受好評。宜昌盛產葯材,各種中葯材有309種。草類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種,可利用草場993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0%,國家農業部投資在宜昌境內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業基地。
歷史沿革
宜昌市歷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4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陝州,領上述4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陝州,轄原4縣,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陝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復稱陝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4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陝」為「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4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8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8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9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並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峰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3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7個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伍家崗、點軍)。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V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市。
4. 湖北宜昌到重慶萬州是否有豪華游輪價位聯系方式
你直接到了宜昌
直接去9碼頭
那裡很多
我不知道具體
如果你不是跟團的話
還是自己去吧
不會受騙的哦
5. 宜昌的有關資料
位於長江北岸、三峽東口。古稱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全市現轄六縣、三市、四個城區,人口400萬,總面積2.16萬平方公里。
宜昌西接長江三峽,溯流直達巴蜀,東連兩湖魚米之鄉,順江暢達寧滬,自古便是鄂西川東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峽口明珠」之美譽。
宜昌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宜昌自然資源豐富,水力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土特產品柑桔、香菇、柿子等產量豐富。宜昌市風光集峽、山、水、洞於一域,發展旅遊業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資源。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天然的「高峽平湖」,面積1084平方公里,巍巍大壩橫跨峽江之上,猶如水上長城。
宜昌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留有屈原祠、昭君村等名勝古跡。宜昌東北部的當陽、枝江、遠安一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的魏蜀大戰和吳蜀間的夷陵大戰都發生在這里,留下了長坂坡、關陵、關公顯聖處、麥城、回馬坡等三國遺址。宜昌西南的長陽、五峰一帶,以巴文化、土家族風情和山水風光見長。
宜昌這座美麗名城,風光旖旎,是素以三峽旅遊為城市,享受沿江開放城市的各項政策。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宜昌境內有三游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峰懸棺、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0717
郵編:443000
區劃:下轄西陵區、東山開發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 景觀:葛洲壩、三峽水利工程、當陽關陵、長坂坡等
宜昌四大特色資源
水能資源蘊藏豐富
宜昌市江河縱橫,密葛洲壩電廠布成網,水量豐富,並且地形地質條件好,何流落差大,因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這是宜昌市經濟的最大優勢之一。長江流經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經市域 153公里。此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市內河流總長3793公里,河流密度計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蘊藏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2500萬千瓦。集中分布在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清江的隔河岩、高壩洲,相距僅幾十公里,是我國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裝機21台,總容量27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千瓦小時;即將竣工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裝機4台,總容量120萬千瓦;正在興建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本市三斗坪,東距宜昌市城區40公里;設計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0億千瓦時;還有高壩洲電站、水布埡電站等五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電站,裝機總容量將達23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千瓦時,從而使宜昌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建設基地,並將成為全國的能源中心。
礦產資源數不勝數
宜昌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湖北興發集團已探明的礦物有49種,佔全國已知礦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礦產有磷、鐵、煤、錳、鉻、鉛、汞、金、銀、銅、鋅、硅、石、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地1044處,其中,工業礦床462處,大型礦床14處。磷礦是全國六大礦區之一,儲量在11億噸以上;已探明鐵礦儲量約10億噸以上;錳礦儲量達1167萬噸以上;硅石儲量達3499萬噸;銀釩礦儲量639萬噸;石灰石礦儲量在8億噸以上;石墨礦儲量在7萬噸以上;汞礦儲量37萬噸以上;鉻鐵礦儲量3萬噸;蛇紋石儲量1億噸以上;石膏礦儲量達2440萬噸以上;煤礦儲藏量5億噸;黑色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貴金屬礦分布較廣而且含量高,具有較大的開采價值;化工原料和建材、治金輔料礦最具有開發前景。
旅遊資源馳名中外
宜昌市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三峽人家風景區市之一。全市已開放的旅遊點350多處,享有盛譽的有100多處,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壩址中堡島、葛洲壩水利樞紐為全國旅遊熱線,世界著名。長江三峽四百里畫廊在1985年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1年又榮登"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榜首。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已成為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熱點。三峽之一的西陵峽,位於本市境內,其奇峽險灘,令人嘆為觀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稱。這里還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三國古戰場遺址,被譽為" 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清江小三峽,興山高嵐風光及其栩栩如生的卧佛,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故里,也是中國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鄉,千姿百態的五峰、遠安天然溶洞群,著名的三峽洞、金獅洞、白馬洞、龍泉洞、長生洞、燕子洞等迷宮奇觀,風采各異美不勝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葛洲壩程、隔河岩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林特資源珍貴奇異
宜昌市適宜的氣候,優質的土壤,為紅色大鯢各種動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林業、特產是宜昌的一大優勢資源。全市林、果、葯品種類有766個。從峽谷到山頂有常綠闊葉林、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河谷地帶有熱帶的棕樹、樟樹和亞熱帶的柑桔、茶樹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區有松、柏、杉、桑、烏、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錢輸、領春木、銀雀、銀杏、連香、珙桐等珍貴樹木。全市宜林山地約1885萬畝,有林地120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400萬立米,森林覆蓋率48%,居湖北省第三位。1991年遠安縣已實現綠化荒山,成為湖北省第一個綠化達標縣。在五峰後河、長陽樂園、興山後坪、宜昌大老嶺等地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存下來的森林群落37萬多畝。生長有陸地脊椎動物363種;有高等植物3000多種,其中稀有珍貴樹木47種。宜昌是著名的柑桔產區,有12個優良品種,其中臍橙、錦橙、蜜桔欽譽海外。茶葉資源豐富,產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優良茶葉27種,其中傳統的"宜紅"茶馳名中外,新開發的"春眉"發茶在1992年4月香港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獎,"峽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國廣受好評。宜昌盛產葯材,各種中葯材有309種。草類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種,可利用草場993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0%,國家農業部投資在宜昌境內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業基地。
6. 曉峰白果樹瀑布是在五峰縣嗎具體在什麼地方從宜昌市出發要多久,怎麼坐車
位於長江北岸、三峽東口。古稱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全市現轄六縣、三市、四個城區,人口400萬,總面積2.16萬平方公里。
宜昌西接長江三峽,溯流直達巴蜀,東連兩湖魚米之鄉,順江暢達寧滬,自古便是鄂西川東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峽口明珠」之美譽。
宜昌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宜昌自然資源豐富,水力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土特產品柑桔、香菇、柿子等產量豐富。宜昌市風光集峽、山、水、洞於一域,發展旅遊業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資源。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天然的「高峽平湖」,面積1084平方公里,巍巍大壩橫跨峽江之上,猶如水上長城。
宜昌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留有屈原祠、昭君村等名勝古跡。宜昌東北部的當陽、枝江、遠安一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的魏蜀大戰和吳蜀間的夷陵大戰都發生在這里,留下了長坂坡、關陵、關公顯聖處、麥城、回馬坡等三國遺址。宜昌西南的長陽、五峰一帶,以巴文化、土家族風情和山水風光見長。
宜昌這座美麗名城,風光旖旎,是素以三峽旅遊為城市,享受沿江開放城市的各項政策。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宜昌境內有三游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峰懸棺、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0717
郵編:443000
區劃:下轄西陵區、東山開發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自治縣、五峰自治縣、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景觀:葛洲壩等
宜昌四大特色資源
水能資源蘊藏豐富
宜昌市江河縱橫,密葛洲壩電廠布成網,水量豐富,並且地形地質條件好,何流落差大,因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這是宜昌市經濟的最大優勢之一。長江流經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經市域 153公里。此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市內河流總長3793公里,河流密度計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蘊藏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2500萬千瓦。集中分布在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清江的隔河岩、高壩洲,相距僅幾十公里,是我國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裝機21台,總容量27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千瓦小時;即將竣工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裝機4台,總容量120萬千瓦;正在興建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本市三斗坪,東距宜昌市城區40公里;設計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0億千瓦時;還有高壩洲電站、水布埡電站等五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電站,裝機總容量將達23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千瓦時,從而使宜昌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建設基地,並將成為全國的能源中心。
礦產資源數不勝數
宜昌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湖北興發集團已探明的礦物有49種,佔全國已知礦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礦產有磷、鐵、煤、錳、鉻、鉛、汞、金、銀、銅、鋅、硅、石、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地1044處,其中,工業礦床462處,大型礦床14處。磷礦是全國六大礦區之一,儲量在11億噸以上;已探明鐵礦儲量約10億噸以上;錳礦儲量達1167萬噸以上;硅石儲量達3499萬噸;銀釩礦儲量639萬噸;石灰石礦儲量在8億噸以上;石墨礦儲量在7萬噸以上;汞礦儲量37萬噸以上;鉻鐵礦儲量3萬噸;蛇紋石儲量1億噸以上;石膏礦儲量達2440萬噸以上;煤礦儲藏量5億噸;黑色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貴金屬礦分布較廣而且含量高,具有較大的開采價值;化工原料和建材、治金輔料礦最具有開發前景。
旅遊資源馳名中外
宜昌市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三峽人家風景區市之一。全市已開放的旅遊點350多處,享有盛譽的有100多處,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壩址中堡島、葛洲壩水利樞紐為全國旅遊熱線,世界著名。長江三峽四百里畫廊在1985年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1年又榮登"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榜首。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
7. 宜昌屬於哪裡
位於長江北岸、三峽東口。古稱夷陵,有2400多年的歷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全市現轄六縣、三市、四個城區,人口400萬,總面積2.16萬平方公里。
宜昌西接長江三峽,溯流直達巴蜀,東連兩湖魚米之鄉,順江暢達寧滬,自古便是鄂西川東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峽口明珠」之美譽。
宜昌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宜昌自然資源豐富,水力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土特產品柑桔、香菇、柿子等產量豐富。宜昌市風光集峽、山、水、洞於一域,發展旅遊業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資源。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天然的「高峽平湖」,面積1084平方公里,巍巍大壩橫跨峽江之上,猶如水上長城。
宜昌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留有屈原祠、昭君村等名勝古跡。宜昌東北部的當陽、枝江、遠安一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的魏蜀大戰和吳蜀間的夷陵大戰都發生在這里,留下了長坂坡、關陵、關公顯聖處、麥城、回馬坡等三國遺址。宜昌西南的長陽、五峰一帶,以巴文化、土家族風情和山水風光見長。
宜昌這座美麗名城,風光旖旎,是素以三峽旅遊為城市,享受沿江開放城市的各項政策。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宜昌境內有三游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峰懸棺、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0717
郵編:443000
區劃:下轄西陵區、東山開發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自治縣、五峰自治縣、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景觀:葛洲壩等
宜昌四大特色資源
水能資源蘊藏豐富
宜昌市江河縱橫,密葛洲壩電廠布成網,水量豐富,並且地形地質條件好,何流落差大,因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這是宜昌市經濟的最大優勢之一。長江流經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經市域 153公里。此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宜昌市內河流總長3793公里,河流密度計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蘊藏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2500萬千瓦。集中分布在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清江的隔河岩、高壩洲,相距僅幾十公里,是我國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裝機21台,總容量27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7億千瓦小時;即將竣工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樞紐,裝機4台,總容量120萬千瓦;正在興建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本市三斗坪,東距宜昌市城區40公里;設計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0億千瓦時;還有高壩洲電站、水布埡電站等五個大中型水電站和已建成的387座小水電站,裝機總容量將達23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00億千瓦時,從而使宜昌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建設基地,並將成為全國的能源中心。
礦產資源數不勝數
宜昌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湖北興發集團已探明的礦物有49種,佔全國已知礦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礦產有磷、鐵、煤、錳、鉻、鉛、汞、金、銀、銅、鋅、硅、石、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地1044處,其中,工業礦床462處,大型礦床14處。磷礦是全國六大礦區之一,儲量在11億噸以上;已探明鐵礦儲量約10億噸以上;錳礦儲量達1167萬噸以上;硅石儲量達3499萬噸;銀釩礦儲量639萬噸;石灰石礦儲量在8億噸以上;石墨礦儲量在7萬噸以上;汞礦儲量37萬噸以上;鉻鐵礦儲量3萬噸;蛇紋石儲量1億噸以上;石膏礦儲量達2440萬噸以上;煤礦儲藏量5億噸;黑色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貴金屬礦分布較廣而且含量高,具有較大的開采價值;化工原料和建材、治金輔料礦最具有開發前景。
旅遊資源馳名中外
宜昌市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三峽人家風景區市之一。全市已開放的旅遊點350多處,享有盛譽的有100多處,長江三峽畫廊及三峽水利工程壩址中堡島、葛洲壩水利樞紐為全國旅遊熱線,世界著名。長江三峽四百里畫廊在1985年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1年又榮登"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榜首。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已成為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熱點。三峽之一的西陵峽,位於本市境內,其奇峽險灘,令人嘆為觀止,有"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稱。這里還有歷史悠久的巴人遺址和三國古戰場遺址,被譽為" 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絕"之一的當陽玉泉寺,清江小三峽,興山高嵐風光及其栩栩如生的卧佛,宜昌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故里,也是中國古代民族和的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鄉,千姿百態的五峰、遠安天然溶洞群,著名的三峽洞、金獅洞、白馬洞、龍泉洞、長生洞、燕子洞等迷宮奇觀,風采各異美不勝收,神秘的原始森林等,眾多的山水風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與宏偉的葛洲壩程、隔河岩水電工程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林特資源珍貴奇異
宜昌市適宜的氣候,優質的土壤,為紅色大鯢各種動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林業、特產是宜昌的一大優勢資源。全市林、果、葯品種類有766個。從峽谷到山頂有常綠闊葉林、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河谷地帶有熱帶的棕樹、樟樹和亞熱帶的柑桔、茶樹等林木,在丘陵和低山地區有松、柏、杉、桑、烏、桕、油桐、核桃、柿子、冷杉、金錢輸、領春木、銀雀、銀杏、連香、珙桐等珍貴樹木。全市宜林山地約1885萬畝,有林地120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2400萬立米,森林覆蓋率48%,居湖北省第三位。1991年遠安縣已實現綠化荒山,成為湖北省第一個綠化達標縣。在五峰後河、長陽樂園、興山後坪、宜昌大老嶺等地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存下來的森林群落37萬多畝。生長有陸地脊椎動物363種;有高等植物3000多種,其中稀有珍貴樹木47種。宜昌是著名的柑桔產區,有12個優良品種,其中臍橙、錦橙、蜜桔欽譽海外。茶葉資源豐富,產量居湖北省第一位,有優良茶葉27種,其中傳統的"宜紅"茶馳名中外,新開發的"春眉"發茶在1992年4月香港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獎,"峽州碧峰"、"珍眉"等珍品在全國廣受好評。宜昌盛產葯材,各種中葯材有309種。草類植物繁茂,牧草有249種,可利用草場993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0%,國家農業部投資在宜昌境內建立三片南方草地畜牧業基地。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稱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
據《史記.楚世家》載,楚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於此。《史記》索隱解釋說:「夷陵,陵名,後為縣,屬南郡。」《括地誌》雲:「峽州夷陵縣是也。在荊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戰國時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關」之稱。關於夷陵名字的由來,《漢書.地理志》說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舊志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勢而得名。
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漢承秦制」,西漢時夷陵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三國時,吳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南北朝時,宋、齊皆稱宜都郡、領夷陵、宜都、很出(今長陽)、宜昌四縣。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後周改為陝州,領夷陵、宜都、長陽、遠安四縣。到了隋代,改陝州為夷陵郡,仍領原四縣。唐代初期仍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復將夷陵郡改為陝州,亦仍原四縣。五代時,始屬前蜀,後屬南平國,復更名為陝州。宋朝初年仍為陝州,到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改陝為峽,故名峽州,仍轄領原四縣。元代置峽州路,明初始改名峽州府,領夷陵、秭歸、巴東、宜都、長陽、遠安六縣,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夷陵州,僅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清初仍為夷陵州,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諱「夷」字,故將夷陵的「夷」字改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從當陽遷駐宜昌城。現全市人口4百餘萬,民族31個,行政區劃為5區、3市、5縣,即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