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交易 » 樂東貴金屬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樂東貴金屬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7-12 14:33:51

㈠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抱倫金礦床

海南省樂東縣抱倫金礦床位於海南島西南部樂東縣城(抱倫鎮)NW235°方向19km處,即位於國營抱倫農場的西北邊部,行政區劃屬於樂東縣千家鎮管轄。礦區面積約14.2km2,北自望樓河北岸,南至重爛嶺,東起三療村西300m,西至405.8 高地。礦區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09°00′15″~109°01′30″,北緯18°38′15″~18°40′00″。

該區最早正規的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始自1958年,當時廣東省地質局區域地質測量大隊開展1∶20萬區域地質測量工作。1974~1981年,廣東省地質局海南地質大隊對位於抱倫金礦正南大約10km的石門山-看樹嶺鉬多金屬礦區進行了地質普查,並探明了數處中小型的鉬多金屬礦床。四川省地質礦產局潘西地質大隊於1988~1991年開展1∶5萬尖峰幅和樂東幅區域地質調查時,對抱倫礦區北部一帶的基礎地質做了比較詳細的調查研究。隨後,海南地質礦產局地質大隊對抱倫金礦區進行了礦點檢查及民采調查。自1996年起,為了配合該區金礦資源的調查,海南省地質綜合勘察院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抱倫金礦礦區附近的兩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並於2000年完成了1∶5萬黃流幅和千家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該報告對礦區及其南部進行了較詳細的基礎地質研究。

該礦床的勘查、開發和綜合研究工作,對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對帶動整個海南島金礦普查找礦工作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 區域成礦地質環境

1.1 大地構造單元

礦床位於華南褶皺系南緣瓊中復背斜的西南端,EW向尖峰嶺-吊羅斷裂、九所-陵水斷裂與NE向臨高-望樓斷裂、老城-嶺頭斷裂的交接復合部位,屬於樂東盆地邊緣地帶。

1.2 區域地層

區內主要分布著中元古界長城系抱板群深變質岩系、志留系淺變質岩、白堊系陸相沉積岩及印支、燕山期的花崗岩(圖1)。抱板群組成本區的結晶基底,分布於礦區西側,其岩性為混合岩、斜長片麻岩及石英雲母片岩。與上覆志留系陀烈組呈斷層接觸。陀烈組主要分布於礦區中部,為金礦的賦礦層位,呈NE-SW向展布,北西側與尖峰岩體呈侵入接觸,南東側超覆於白堊系鹿母灣組之上,二者呈斷層接觸。陀烈組下段主要為絹雲母石英千枚岩,厚度>560m;陀烈組中段主要為含碳千枚岩,厚度849m。白堊紀地層分布於礦區東部,由鹿母灣組和報萬組組成。下白堊統鹿母灣組主要為砂礫岩、含礫砂岩夾紫灰色厚層狀含礫富晶屑凝灰岩及紫紅色凝灰岩,與陀烈組呈斷層接觸,上部整合於上白堊統報萬組之下。報萬組主要為砂礫岩和含礫砂岩。

1.3 區域構造格架

礦區斷裂與褶皺構造較發育,斷裂構造主要有NE向的壩毫山-鐵彎嶺逆沖斷層(F1)及NNW向控礦斷裂帶。褶皺構造主要為豪崗嶺背斜。

壩毫山-鐵彎嶺斷裂(F1),分布於礦區東部,呈NE走向,兩端延伸出圖,區內長16km。寬1~5m。斷層總體走向NE27°,傾向NW,傾角34°~85°。上盤為陀烈組,下盤為鹿母灣組,為一逆沖斷層。見石英脈與硅化脈透鏡體分布,局部地方可見上盤發育許多次級的疊瓦狀逆掩小裂隙。斷裂帶內絹雲母化、硅化和綠泥石化較普遍。據野外露頭及應變測量顯示,該斷裂曾遭受過強烈的擠壓變形。

圖1 抱倫金礦床區域地質與金礦分布圖

(據黃香定等,2001,改編)

1—第四系沉積物;2—白堊系紅色碎屑岩及陸相火山岩;3—二疊系砂岩、板岩及石灰岩;4—石炭系砂岩、板岩和石灰岩;5—志留系碎屑岩和泥岩夾石灰岩;6—奧陶系碎屑岩和石灰岩;7—寒武系碎屑岩、碳硅質岩夾磷塊岩;8—志留系石灰頂組石英砂岩、石英岩及赤鐵礦粉砂岩夾赤鐵礦層;9—中元古界長城系抱板群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和混合岩;10—燕山期基性A酸性火山岩及次火山岩;11—燕山期輝長岩及輝綠岩;12—燕山期花崗岩類;13—印支期花崗岩類;14—華力西-印支期花崗岩;15—華力西期輝長岩;16—華力西期花崗岩類;17—中元古代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18—斷層;19—韌性剪切帶;20—大型岩金礦床;21—中型岩金礦床;22—小型岩金礦床;23—岩金礦點及礦化點;24—中型砂金礦床

NNW向斷裂破碎帶主要分布於陀烈組中並穿過北部的晚三疊世花崗岩。礦區內現已發現8條破碎帶,其中5條含礦破碎帶(圖2),基本上近等距、平行產出。破碎帶間距一般為50~80m,總體走向330°~355°,傾向240°~265°,局部傾向60°~75°,傾角55°~82°,破碎帶長400~1300m,寬一般10~30m,最寬80m,金礦脈均賦存於該組破碎帶中。斷裂帶具有良好的分帶性,一般中心為含金石英脈充填,兩側依次為硅化千糜岩、碎裂岩化硅化千枚岩。

豪崗嶺背斜分布於豪崗嶺一帶陀烈組中,長約1.5km,區內寬0.8km,軸跡NNW,向,其核部為陀烈組下段的千枚岩,兩翼為陀烈組中段的含碳千枚岩,東翼因NE向逆沖斷層切割而未出露陀烈組中段。東翼地層產狀:61°~88°∠58°~88°;西翼地層產狀:230°~245°∠60°~80°,向南側伏,側伏角40°~60°。NNW向的含礦破碎帶位於豪崗嶺背斜的轉折端至核部,該背斜可能形成於加里東期,後又經過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漿侵入及燕山期逆沖構造的改造。

圖2 抱倫金礦地質圖

a—平面圖;b—剖面圖

K2b—上白堊統報萬組下段;S1t2—下志留統陀烈組中段;S1t1—下志留統陀烈組下段;T2ξγ—晚三疊世正長花崗岩。

1—構造破碎帶;2—礦體及編號;3—石英脈;4—斷裂;5—產狀;6—勘探線及編號;7—千枚岩;8—千糜岩;9—穿脈坑道及編號;10—斜井及編號;11—產狀(剖面)

1.4 區域岩漿活動

區內岩漿活動強烈,主要有晚三疊世尖峰超單元黑雲母正長花崗岩,分布於礦區西北部,而燕山期花崗岩主要分布於礦區東南部。

1.5 成礦單元

區域內成礦單元有Ⅰ-5華南成礦域、Ⅱ-15華南成礦省和Ⅲ-51海南成礦帶。

2 礦區地質特徵

2.1 賦礦地層

本區中元古界抱板群中深變質岩系、志留系陀烈群淺變質碎屑岩系和下白堊統鹿母灣群碎屑沉積建造是重要的賦金層位,構成了區域性的找礦標志。

盡管區內金礦存在於各種地層或花崗岩等岩石建造中,但其中大多數分布在抱板群深變質岩中,抱板群斜長角閃片岩、白雲母石英片岩的Au豐度均高出地殼克拉克值5~8倍(表1),是島內金礦的主要礦源層。

表1 海南島變質地層的Au 豐度值

石碌群變質地層的原始Au含量也比較高,分析結果表明,石碌群以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的Au含量最高,其次是透輝透閃石岩、絹雲母石英片岩,都高出地殼克拉克值的3~8倍(表1)。這表明島內石碌一帶的伴生金礦的礦源層可能就是石碌群,其也是金礦成礦的有利層位。

2.2 岩漿岩

岩漿岩在整個含礦的五指山地區佔有相當大比例,許多金礦點直接產在花崗岩中,但不同的金礦區或金礦田其表現形式不同。

在屯昌、南凱金礦區,金礦脈產於燕山晚期花崗岩體的外接觸帶;富文金礦區也存在燕山期花崗岩體;牙代金礦直接產在與燕山期花崗岩漿體內部。

戈枕剪切帶上分布有大量的燕山期花崗閃長斑岩脈,其與控礦構造方向一致,是同一構造應力場所為,屬同一構造-岩漿期形成,深部可能存在隱伏岩體。

2.3 控礦構造

島內金礦受構造控制非常明顯,宏觀上根據區域構造格架,5個金礦帶分別與EW和NE向構造相對應。

區內金礦床(點)的產出主要與NE向構造有關,NE向礦帶內的金礦床一般明顯產在NE向斷裂帶中或其旁側的次級斷裂內。而EW向成礦帶內金礦則受其中一系列區域規模的NE或NW向斷裂控制。在同一條NE向斷裂內,礦床的就位可能與該斷裂產狀變化和EW或NW向構造交會部位有關。如樂東金礦產於EW和NE向構造交會部位,戈枕剪切帶中金礦的分布明顯與剪切帶在走向上的變化部位有關。

2.4 圍岩蝕變

與礦化密切相關的蝕變主要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及白雲母化等,偶見鈉長石化。

圍岩蝕變的水平分帶明顯,一般金礦從主斷面向外(下盤),從黃鐵硅化岩→黃鐵絹英岩→絹英岩→硅化花崗岩→鉀長石化花崗岩有規律地變化;垂直分帶也具有一定的規律,從淺部大面積硅化蝕變岩到中部的各種蝕變岩並存暈最寬,Ag暈次之,Cu暈最窄;礦體中部Ag暈最寬,Zn和Cu暈較窄;礦體下部Cu暈最寬,Ag和Zn暈最窄。水平分帶中Pb,Au,Ag內帶與礦體位置基本吻合;Cu向外側移動,Zn向內側移動。

3 礦體地質特徵

3.1 礦床(體)特徵

抱倫金礦床的主礦段為位於礦區北部的豪崗嶺礦段,其范圍大致以豪崗嶺為中心,向北至望樓河邊,向南延伸約560m,東、西長各500m,面積約為1.3km2。目前已圈定了19個礦體,其中Ⅰ號脈帶位於該礦段中部,面積0.13km2。礦體由含金石英脈和含金蝕變岩組成。含金石英脈界線清楚,含金蝕變岩與圍岩千枚岩界線不清,呈漸變過渡關系,主要靠品位圈定。

礦體均分布於含礦破碎帶中(圖2),賦存於Tr1含礦破碎帶中的礦體有14個,Tr2含礦破碎帶1個,Tr3含礦破碎帶1個,Tr4含礦破碎帶2個,Tr5含礦破碎帶1個。礦體多呈脈狀、似透鏡狀和透鏡狀。礦體產狀與含礦破碎帶基本一致,走向一般為325°~355°,傾向SWW,局部傾向NEE,傾角65°~85°。礦體出露標高一般為270~510m,坑道控制礦體標高一般為320~130m,個別(V1-3)控制到-25m標高。礦體長度一般160~1100m,平均厚度為0.45~4.86m,厚度變化系數14%~95%。礦體平均品位1.61×10-6~29.48×10-6,個別為98.05×10-6,品位變化系數41%~164%。V1-3號礦體為抱倫礦區主礦體,分布於Tr1含礦破碎帶中,地表未見出露,屬於隱伏礦體,礦體走向325°~345°,傾向SWW,局部傾向NEE,傾角65°~85°,礦體由含金石英脈和含金蝕變岩組成。含金石英脈呈脈狀和透鏡狀,走向延長708m,傾向延伸720m,具分段富集特徵,金的濃集中心分布於104線300~350m標高和111線北側25~120m標高范圍。含金蝕變岩呈脈狀,分布於含金石英脈兩側,與圍岩千糜岩呈漸變過渡關系,靠品位圈定。含金蝕變岩型礦石品位一般為2.70×10-6~4.18×10-6,遠比含金石英脈型礦石品位低。礦體走向控制長度310m,控制最大斜深415m,平均厚度2.62m,單工程最大平均厚度7.49m,厚度變化系數72%,屬較穩定類型。礦體平均品位29.48×10-6(單工程平均品位加權平均求得),單樣最高品位282.70×10-6,品位變化系數164%,屬很不均勻類型。礦體向南側伏,側伏角可達45°。

3.2 礦石成分

礦石礦物中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磁黃鐵礦和自然金;次要金屬礦物為毒砂、含鎳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自然鉍、黑鉍金礦、硫金鉍礦、輝鉍礦、硫鉍鉛礦、斜方硫鉍鉛礦、柱硫鉍鉛礦、卡輝鉍鉛礦、柱輝鉍鉛礦、輝銻鎳礦、赫碲鉍礦和微量鐵砷混合物、硫鐵混合物、金鉍混合物、硫鐵砷混合物及氧化鐵等。主要脈石礦物為石英;次要脈石礦物為白雲母、絹雲母、綠泥石、方解石、金紅石及粘土礦物等。

抱倫金礦的礦石自然類型可分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2種,以前者為主。根據礦物組合的不同,石英脈型礦石可進一步劃分為含金石英脈型、含金碳酸鹽-石英脈型和含金多金屬硫化物型。

3.2.1 含金石英脈型

金屬礦物總量較低,一般為1%~5%,局部可達10%~15%,主要是硫化物(含硫鹽)、自然金屬、鉍化物和碲化物。硫化物以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為主,少量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和毒砂等;鉍化物、碲化物和自然金屬種類很多,包括自然鉍、黑鉍金礦、金鉍合金、硫金鉍礦、輝鉍礦、硫鉍鉛礦、斜方硫鉍鉛礦、柱硫鉍鉛礦、卡輝鉍鉛礦、柱輝鉍鉛礦Baksanite、赫碲鉍礦和碲鉍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是淺黑色石英,石英含量可達90%以上;少量絹雲母、金紅石和綠泥石,局部見方解石細脈。

3.2.2 含金碳酸鹽-石英脈型

金屬礦物總量約5%,局部15%~20%,主要是黃鐵礦、閃鋅礦和方鉛礦,少量黃銅礦、磁黃鐵礦;脈石礦物為乳白色石英(60%~70%)和方解石(20%~35%)。

3.2.3 含金多金屬硫化物型

金屬礦物含量5%~20%,主要有黃鐵礦和方鉛礦,其次有閃鋅礦、黃銅礦和少量毒砂;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50%~80%)和方解石(10%~25%),少量絹雲母、綠泥石、金紅石和碳質。

3.2.4 含金蝕變岩型

金屬礦物有黃鐵礦、磁黃鐵礦、自然金和毒砂等,但總量較低;以絹雲母和石英為主的脈石礦物構成此類礦石的主體。

抱倫金礦床的礦石類型和主要礦物組成相對簡單,但微量礦物,特別是鉍礦物較為復雜,金礦化富集與高Bi含量具有密切關系,特別是在主礦體和高品位礦石中表現突出。含鉍礦物在抱倫金礦床中有十幾種之多,礦物類型有自然金屬、合金礦物(金屬互化物)、硫化物、硫鹽、碲化物及鉍化物類。這些礦物在石英脈型礦床中報道較少,在中-新生代淺成中低溫熱液礦床中則更少報道。類似抱倫這樣集中出現種類繁多的鉍礦物的熱液脈型金礦床,目前還不多見。

金礦物成色921~968;抱倫金礦自然金的粒度相對較粗,巨粒金—中粒金佔34.4%,鏡下可見1.4mm的金顆粒,細粒金佔17.5%,顯微金佔48.1%;金的賦存狀態主要為金的獨立礦物,其次為金的鉍化物(黑鉍金礦)和金的硫化物(硫金鉍礦)。還有微量金以類質同象或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於其他載金礦物中,這些微量金,均為超分散金;金的嵌布形式有:①裂隙金。金礦物(及金礦物集合體)呈細脈狀嵌布在脈石英或其他早形成的礦物(如黃鐵礦等)晶粒之間或晶洞中;②包裹體金。粒度較細的金礦物,呈包體狀分布載金礦物(如黃鐵礦、毒砂、磁黃鐵礦、黃銅礦、閃鋅礦及石英等)中,為超分散金:在通常顯微鏡下難以察之,藉助電子探針和電鏡掃描證實有微量金或稱不可見金分布在有關載金礦物內。

3.3 礦石組分及成礦階段

礦石結構有自形粒狀、半自形粒狀、他形粒狀、交代殘留、固溶體分離、鑲嵌、篩狀、骸晶、鱗片變晶及碎裂等;礦石構造有浸染狀、網脈狀、角礫狀、斑點狀、似條帶狀、片狀及揉皺狀等。

礦化階段分為金/輝鉍礦階段、金/黃鐵礦階段、多金屬/硫鹽礦物階段及碳酸鹽階段。

4 礦床成因分析

4.1 流體包裹體特徵

由表2可見,抱倫金礦床石英流體包裹體的形態以圓形、橢圓形、米粒狀或六邊形等為主,少數呈管狀;大多數包裹體沿裂隙呈帶狀分布,包裹體普遍較小,一般在7~14 μm之間,鏡下觀察未發現包裹體成礦流體有過沸騰跡象。含CO2三相包裹體比較大,為10~25 μm,且CO2含量比較高。

表2 抱倫金礦床含金石英脈中石英流體包裹體特徵

4.2 物理化學條件

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測定值介於在137~280℃之間,包裹體捕獲溫度207~309℃,成礦流體密度為0.783~0.975 g/cm3,鹽度2.68%~7.15%(表3)。中溫偏高的成礦溫度說明成礦與岩漿熱動力和熱液有關,而不是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床。

4.3 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

4.3.1 硫同位素

抱倫金礦床礦石的δ34S為-2.3‰~0.1‰(表4),變化范圍很小,非常集中。這表明成礦過程中硫同位素的均一化程度比較高,說明金礦石中的硫與岩漿岩關系比較密切。所以,礦石中的硫可能主要來源於陀烈組變質岩,但明顯受到重熔型花崗質岩漿岩源硫的影響和混入。與國內其他金礦床相比,抱倫金礦床硫同位素組成比直接火山熱液成因的浙江治嶺頭金礦床和福建何寶山金礦床富集輕硫,比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變質岩的江西大背塢金礦和福建肖板金礦床稍富集重硫,比成礦物質來源於沉積岩為主的沉積改造型吉林海溝金礦明顯富集重硫,而與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變質岩、部分來源於岩漿岩的北京崎峰茶金礦床比較相似。(陳柏林,2001)。

表3 抱倫金礦床成礦流體包裹體特徵

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測試,李蔭清,據何知禮(1982)NaCl-H2O體系相圖計算。

表4 抱倫金礦床金礦石硫同位素組成

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測試,測試方法為高溫氧化法,儀器型號為MAT-251,數據均為相對於國際標准CDT之值。

4.3.2 碳、氫、氧同位素

抱倫金礦床氧同位素組成為δ18O石英=11.0‰~11.7‰,氫同位素為δD=-61‰~-62‰(表5)。根據Clayton等給出的石英-水體系中氧同位素分餾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式:δ18O石英18O=A(106T-2)+B(當T≈200~500℃時,A=3.38,B=-3.40),並選擇包裹體捕獲溫度230℃和290℃,可求得的成礦流體中水的δ18O為2.74‰~7.54‰,並將其與相應的δD值投於δD-δ18O圖上(圖3)。

表5 抱倫金礦床礦石中石英、流體包裹體H2O 和CO2的O,H,C 同位素組成

註:δD和δ18O為V-SMOW標准,δ13C為V-PDB標准,資料來源:①據王平安等,樣品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使用MAT-251質譜計測定,方法總精度δD值為±3‰,δ13C和δ18O值為±0.3‰;②據李中堅等,流體水的δ18O值按溫度170~330℃區間計算。

圖3 抱倫金礦床礦石氫氧同位素投影圖

1~3—抱倫金礦床(本文采樣,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測試);4—阿爾金大平溝金礦床;5—福建肖板金礦床;6—江西大背塢金礦床;7—浙江治嶺頭金礦床(δD=8δ18O-10)

投影點位於岩漿水區左側邊部、變質水區的左下角,表明成礦流體以岩漿水和(或)變質水為主,大氣降水影響較小。結合地質演化歷史分析,志留系沱烈組的區域變質作用發生於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和印支期,區域上雖然有比較強烈的動力變質(如戈枕韌性剪切帶)而本區動力變質作用不明顯,所以,在變質水和岩漿水之間,成礦流體來源於岩漿水的可能性更大。抱倫金礦床的氫氧同位素組成與福建肖板金礦和大平溝金礦床相似,但是大氣降水影響更小一些;比明顯具有大氣降水來源的火山熱液型浙江治嶺頭金礦床大氣降水影響要小得多;與成礦流體主要來源於岩漿熱液的江西大背塢金礦床相比,尚有少量大氣降水影響。所以,抱倫金礦床成礦流體以岩漿水為主,有變質水的混入,受大氣降水影響很小,反映出成礦流體與中生代岩漿活動的關系非常密切。

4.4 稀土元素

金礦石為輕稀土富集型,銪異常不明顯或無異常,均與圍岩千枚岩相似;而與礦區外圍花崗岩的重稀土富集型和較強烈的銪負異常明顯不同,而且(La/Sm)N值、(La/Tb)N值和(Sm/Nd)N值也更接近圍岩千枚岩,不同於花崗岩(表6),但是,金礦石(Yb/Lu)N值介於花崗岩和千枚岩之間,δEu值與其他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變質岩的金礦床中金礦石的δEu值(福建肖板為0.76~1.24,安徽五河為0.95,江西大背塢為0.75)比較接近。上述特點說明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圍岩變質岩,僅部分受到花崗岩物質成分的影響。

表6 抱倫金礦及外圍岩礦石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徵值

註:數據由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測試,其中花崗岩和千枚岩為等離子光譜分析結果,金礦石樣品為等離子質譜分析結果。

因此,雖然成礦物質以變質岩為主,但是,具有明顯的岩漿物質混入的特徵,反映出成礦作用與中生代重熔型花崗岩密切相關。

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外大量金礦床與同熔型花崗岩有關,但是,本區與金礦床關系密切的花崗岩具有地殼重熔型花崗岩的稀土元素和岩石學特點,且具有比較強烈的結晶分異作用。這是否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抱倫金礦床的金主要來自於地層變質岩。

4.5 成礦時代

對礦區附近出露的尖峰嶺花崗岩體中的新鮮黑雲母進行了采樣(樣品采自岩體中心部位),進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定年,結果證實該岩體的侵位時代為236.6±3.5 Ma(積分年齡),可以確認該岩體形成於印支早期(表7)。

表7 海南尖峰嶺花崗岩體的黑雲母40Ar-39Ar 快中子活化法定年數據

註:積分年齡為236±3.5 Ma,等時線年齡為243±3.5 Ma(3~10階段數據);樣品質量m=82.80mg,照射參數J=0.097 12;樣品測試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取樣地點為尖峰嶺採石場,王大英等(2000)的鋯石年齡樣品采樣地點同此。

根據對石英脈型礦石中熱液成因白雲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定年分析,獲得其坪年齡為219.41±0.63Ma,等時線年齡為218.87±2.51Ma,二者非常接近,而且在誤差范圍內幾乎一致(表8)。依據坪年齡判斷,抱倫金礦床確切的成礦年齡為220.0~218.8 Ma。此外,李中堅等曾測得礦石中熱液成因伊利石的K-Ar年齡為216.4±3.1Ma,劉玉琳等測得礦脈中白雲母的K-Ar法年齡為221.±3.3 Ma。

表8 抱倫金礦床VⅠ-3 礦體中熱液成因團塊狀白雲母的40Ar/39Ar 快中子活化法定年數據

續表

註:坪年齡為219.4±0.6 Ma,等時線年齡為218.9±2.5 Ma(6~11階段數據);樣品質量m=61.85mg;照射參數J=0.008 206;樣品測試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4.6 礦床成因

成礦流體包裹體特徵和氫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礦流體以岩漿水為主,有部分變質水的參與,大氣降水影響比較小;成礦元素地球化學背景、硫同位素、稀土元素和初始鍶比值等反映成礦物質來源雖然以變質岩為主,但有部分來源於岩漿岩;成礦物質和成礦流體來源反映出成礦作用與岩漿活動密切相關。所以抱倫金礦屬於發育於下志留統陀烈組淺變質岩系中受斷裂構造裂隙控制的岩漿熱液型金礦床。

參考文獻

陳柏林,丁式江,李中堅等.2001.海南抱倫金礦床成礦時代研究.地球化學,30(6):525~532

陳柏林,李中堅,董誠等.2004.海南抱倫金礦床控礦構造特徵及其對金礦化的控製作用.中國地質,31(2):139~146

陳好壽.1996.海南金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地球學報,17(3):302~312

丁式江,黃香定,李中堅等.2001.海南抱倫金礦地質特徵及其成礦作用.中國地質,28(5):28~34

劉家軍,李志明,劉玉平等.2003.滇西金滿脈狀銅礦床成礦年齡的討論.現代地質,17(1):34~391

劉玉琳,丁式江,張小文等.2002.海南樂東抱倫金礦床成礦時代研究.地質論評.(增刊):84~87

羅鎮寬,關康,苗來成.2002.吉林夾皮溝金礦帶岩脈和蝕變絹雲母定年及金礦成礦時代.現代地質,16(1):19~251

舒斌,王平安,李中堅等.2004.海南抱倫金礦的成礦時代研究及其意義.現代地質,18(3):316~320

舒斌,王平安,董法先等.2006.海南樂東地區抱倫金礦礦石特徵及其成因礦物學意義.地質通報,25(6):745~755

趙彥慶,葉得金,李永琴.2003.西秦嶺大水金礦的花崗岩成礦作用特徵.現代地質,17(2):151~156

(張艷春編寫)

㈡ 海南島有哪些礦產

海南島已探明的礦物59種,其中有開采價值的36種,有金、銀、銅、鐵、鉛、錫、鋁、鎳、錳、鈦、鋯英石、水晶石、大理石、石墨等等。其中亞洲最大的富鐵礦在海南石碌,石碌鐵礦的儲量約佔全國富鐵礦儲量的70%,品位居全國第一。

鋯英砂(鋯英石)多與鈦鐵礦、金紅石、獨居石、磷釔礦等共生於海濱砂中,經水選、電選、磁選等選礦工藝分選後而得到。其理論組成為:32.9%。純凈的鋯英砂為無色透明的晶體,常因產地不同、含雜質的種類與數量不同而染成黃、橙、紅、褐等色,硬度7.8,比重4.6-4.71,折射率1.93-2.01,熔點為2550℃。

鋯英石用於耐火材料(稱鋯質耐火材料,如鋯剛玉磚,鋯質耐火纖維),鑄造行業鑄型用砂(精密鑄件型砂),精密搪瓷器具,此外也用於玻璃、金屬(海綿鋯)以及鋯化合物(二氧化鋯、氯氧化鋯、鋯酸鈉、氟鋯酸鉀、硫酸鋯等)的生產中。

(2)樂東貴金屬開戶擴展閱讀:

富鐵礦,含鐵量至少在50%。這些富礦是世界上鐵的來源,但是,它的儲量正在日益減少。反之則為貧鐵礦,貧鐵礦的含鐵量在20-40%。為了彌補富鐵礦的不足,礦業公司正在將注意力轉向原始的含鐵石英岩。這種岩石僅僅含25-30%的鐵,但是它有非常巨大的儲量。用機械的辦法,可以使低品位的鐵礦石的鐵礦物富集。這樣,含鐵石英岩將是持久的鐵礦資源。

海南石碌鐵礦位於海南島昌江縣石碌鎮境內,北距省會海口市280多公里,西與八所港有鐵路相通,相距僅52公里。是我國冶金部大型露天礦之一,因鐵礦品位高著稱,是我國最大的富鐵礦。

「石碌」一名的起源,據考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在此大山地表發現了銅礦,呈孔雀石類型,故名「石綠嶺」後改稱「石碌嶺」,因石碌鐵礦地處境內,故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南石碌鐵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富鐵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南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鋯英石

㈢ 我想做股票,樂東這邊有證券公司能開戶嗎

你好,其實現在完全可以使用手機網上開戶即可,作為券商從業人員可以告知的是現在基本上大多數業務和許可權開通可以直接網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