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朝的錢幣的大小兌換制度
宋代的貨幣 銅錢、鐵錢
宋代的金屬貨幣主要是銅錢,部分地區使用鐵錢或銅、鐵錢兼用。北宋時,川蜀地區產生並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與鐵錢、銅錢兼行;南宋時,東南廣大地區則是紙幣「會子」與銅錢、鐵錢兼行。
銅錢作為宋代最主要的貨幣,每一百文「因(後)漢制,其輸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各隨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九月「丁酉,詔所在悉用七十七為百」,通常稱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實數一百錢的稱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為百」,至少到北宋後期只是「官用」的標准。北宋末年東京開封的情況:「都市錢陌,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魚、肉、菜七十二陌,金銀七十四,珠珍、雇婢妮、買蟲蟻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長短使用」;到南宋末年,已是「元都市錢陌用七十七陌,近來民間減作五十陌行市通使」③,大體上反映了宋代銅錢流通區內的普遍情況,鐵錢的情況也大體相同。
宋平諸國,通常仍聽用舊錢,蜀地原是銅、鐵錢兼用,後蜀所鑄鐵錢精好,每一千鐵錢相當於銅錢四百,但自宋滅後蜀,大量銅錢作為「上供」被運往首都開封,而「增鑄鐵錢易民銅錢」,並禁止銅錢入蜀,後雖不禁止銅錢入蜀,而鐵錢只許在蜀地使用,又「令民輸租及榷利,每鐵錢十納銅錢一」,商人爭相運銅錢入蜀,銅錢一可得鐵錢十四。宋朝廷曾採取多種措施在蜀推行銅錢,提高鐵錢幣值,但由於銅錢缺乏而無效,遂定以銅錢一當小鐵錢十使用。
南唐亦鑄鐵錢,銅、鐵錢兼用。宋自太平興國二年起採取「於升(今江蘇南京)、鄂(今湖北武漢武昌)、饒(今江西波陽)等州產銅之地大鑄銅錢」,及禁止銅錢渡江,待江南地區銅錢日多而「鐵錢自當不用,悉熔鑄為農器什物」④,江南不久即不再使用鐵錢。太平興國八年又曾一度令福建鑄大鐵錢,與銅錢並行,每一千鐵錢當銅錢七百七十。不久即停鑄鐵錢,官私所鑄鐵錢10萬貫,限於本地區使用。
康定元年(1040)宋夏戰起,宋朝從興元府(今陝西漢中)運送西蜀小鐵錢至陝西作軍費,原只使用銅錢的陝西路開始兼用鐵錢。慶歷元年(1041)在河東路產鐵州、軍鑄大鐵錢,晉州(今山西臨汾)積鐵鑄小鐵錢;次年又於晉州、澤州(今晉城)鑄大鐵錢;差不多同時,在江南的江州(今江西九江)、池州(今安徽貴池)、饒州鑄造小鐵錢,全部運往陝西。陝西的儀州(今甘肅華亭)、虢州(今河南靈寶)也鑄造小鐵錢。都以大鐵錢一當小鐵錢十。慶歷五年,河東路的晉州、澤州、石州(今山西離石)、威勝軍(今沁縣)鑄造小鐵錢,則使用於本路。次年以小鐵錢二當小銅錢一,後改為小鐵錢三或五當小銅錢一;以後陝西、河東統一為小鐵錢三當小銅錢一。
銅錢、鐵錢都是大錢一當小錢十,民間盜熔小錢改鑄大錢以取暴利,大錢貶值,改以大錢一當小錢三,盜鑄猶能獲利,嘉佑四年(1052)又改以大錢一當小錢二,稱為當二錢、折二錢,小錢也稱小平錢。
由於折二大錢鼓鑄精巧,民間盜鑄無利可獲,幣制才穩定,「鐵錢、銅錢,市價無二」。呂惠卿在熙寧十年(1077)至元豐三年(1080)任職陝西時,「親見本路銅、鐵錢相兼使用,不聞有輕重之異」。由於鐵錢重,「唯有行路,欲將鐵錢換銅錢以便齎擎,有每貫(此指一千文足錢)不過加錢二十至五十文」,以後逐漸加多至一千文銅錢換一千四百文鐵錢,「至(元佑)八年,始罷銅錢,方加至一貫五百」文,「每欲過銅錢地分者,至用二貫五、六百文方換得銅錢一貫」①。陝西隨後即停止使用銅錢,次年十一月又改為銅錢、鐵錢兼行。崇寧四年(1105)又詔兩廣鑄小鐵錢限兩廣使用,也成為銅鐵錢兼行地區;而陝西於政和起只准使用鐵錢。
南宋時,四川地區仍使用鐵錢。乾道元年(1165)開始,又在與金朝相鄰的兩淮、京西、湖北諸路逐漸改為使用鐵錢,禁用銅錢,「其銅錢輸行在及建康、鎮江府」。
宋代除上述地區外都屬銅錢使用區,自嘉佑二年改為大銅錢一當小銅錢二稱為折二錢,除京都開封府外都流通折二錢,是僅次於小平錢(小銅錢)的主要的流通銅錢。此外,還有折二、折三、折五銅錢、鐵錢。北宋末昏君宋徽宗、奸相蔡京當政,自崇寧二年(1103)開始鑄造當五(折五)及當十(折十)大銅錢,民間盜鑄日多,又命折十錢在荊湖、江南、兩浙諸路作折五錢使用。而且同一類錢在不同地區價值不同,如不久後「荊湖、江南、兩浙、淮南,(崇寧)重寶錢(原當十大錢)作當三(即折三);在京、京畿、京東西、河東、河北、陝西、熙作當五」。此後,上述諸路「當十錢仍舊(當十),兩浙作當三,江南、淮南、荊湖作當五」,以後又行「當十」大錢,蔡京更多次主持鑄造推行夾錫銅錢,更增加了錢幣制度的混亂。政和元年(1111)才下詔:「其官私見在當十錢,可並作當三(折三),以為定製」①,混亂局面才稍有改善。南宋除鑄小平錢外,也鑄折二、折三、折五、當十的銅、鐵錢,南宋末甚至鑄當百大錢。
宋初,沿後漢制度鑄「宋元通寶」錢。太平興國時,鑄「太平通寶」錢,開始了宋代以年號作錢文。淳化元年(990)五月,「又改鑄『淳化元寶』錢,上(太宗)親書其文,作真、行、草三體。自後,每改元必更鑄,以年號元寶為文」,形成系列年號錢。仁宗改元寶元(1038),次年三月鑄新年號錢,「文當曰寶元元寶」,因錢文重復,改為「皇宋通寶」,以後改元又恢復「冠以年號如舊」①。年號帶寶字而錢文不用年號的,還有南宋寶慶時鑄「大宋元寶」、寶佑時鑄「皇宋元寶」。北宋末建中靖國時,則因建中為唐代年號而鑄「聖宋元寶」。
慶歷時所鑄當十大錢(後改為折二)錢文為「慶歷重寶」,「重寶」通常只作為大錢的錢文,如崇寧時所鑄當十大錢(後改為折三)錢文為「崇寧重寶」,南宋的當三大錢「嘉熙重寶」等。「通寶」、「元寶」,原作為小平錢的錢文。北宋中期以後,銅錢、鐵錢的大小錢都使用,而南宋嘉定時的鐵錢,錢文四字中第三字更有永、興、安、全等字樣。
自宋太宗時「淳化元寶」以真、行、草三體字分別鑄造小平錢後,宋代年號錢大多以篆、楷、行、草體中的兩種字體,如行、隸或楷、篆等分別鑄造完全相同的一種銅錢或鐵錢,俗稱「對子錢」。南宋中期以後,只用一種字體(後世稱為「宋體字」),而且錢背面加鑄年數二、十一等,如「淳熙元寶」背文為「十一」,即系淳熙十一年所鑄;「紹熙元寶」背文為「二」,即紹熙二年,此錢背文還有「漢」字,是標明為「漢陽監」所鑄,不但紀年還紀鑄造地。
五代以來的「錢荒」問題。宋代雖然鑄錢監不斷增多,由初期的7監(銅錢監4監、鐵錢監3監)到宋神宗時發展到26監(銅錢監17監,鐵錢監9監)。每年所鑄銅錢也自太祖時7萬貫,逐漸增多,太宗至道時為80萬貫,真宗景德末為183萬貫,仁宗慶歷時為300萬貫,到神宗熙寧以後,每年鑄銅錢共600餘萬貫,達到最高峰。但銅錢的錢「荒」問題仍然嚴重,直至南宋滅亡,始終沒能解決,這是由於遼、西夏及後來的金朝,大量以宋朝銅錢作為貨幣,自鑄的數量很少,加上大量銅錢流向海外,主要是流向日本、東南亞,有的還運往西亞、東北非。
最早的紙幣:北宋的交子及錢引
一、交子交子的起始,史載:「先是,益(今四川成都)、邛(今邛崍)、嘉(今樂山)、眉(今眉山)等州,歲鑄錢(鐵錢)五十餘萬貫,自李順作亂(淳化四年,993),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這是一種具有紙幣某些特性而以鐵錢為本位的代幣券,其開始發行的時間,應是李順起義完全被平定後的二三年間,即咸平元年(998)前後。但到景德二年(1005)時,已是「奸弊百出,獄訟滋多」。益州知州張詠採取在嘉州、邛州增鑄大鐵錢,以增加貨幣的流通量,與銅錢、小鐵錢「相兼行用,民甚便之」。這次因鐵錢缺少而由私人發行的交子,可能即因此而暫時告一段落。可是,到大中「祥符之辛亥(四年)」,「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這次則是因鐵錢重流通不便,而由私人聯合發行的交子,有了具體的記載,是「諸豪以時聚首,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各自隱密題號,朱墨間錯,以為私記,書填貫,不限多少。收入人戶見(現)錢便給交子,無遠近行用,動及百萬。街市交易,如將交子要取見錢,每貫割落三十文為利」。但其後不幾年,即發生「富民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不息」。在官府的干預下,每一貫(一千錢)交子,多的也只得到七八百錢①。這種初期交子票面的數額不定,而且是臨時寫上的,可以向接受交子的人兌取現錢,最終還可以向發行人兌取現錢。這種鐵錢代幣券的情況,具有近代「金本位制」時期紙幣的一些特性,但更近似於現代歐美各國的「不記名可流通支票」,還不具備紙幣的性質。
大中祥符末,轉運使薛田請官置交子務,發行官交子而未成。天禧四年(1020)十一月,寇瑊任益州知州後,立即採取令交子戶「收閉交子鋪」,並且不準再設私人交子鋪。天聖元年(1023),薛田接任益州知州後,已是「今街市並無交子行用」,「市肆經營買賣寥索」,直接影響到商業的繁榮。薛田等人認為:「廢交子不復用,則貿易非便,但請官為置(交子)務,禁民私造。」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戊午,1024年1月 12日),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發行紙幣的官辦「益州交子務」設立。
這次發行的官交子,「一依自來百姓出給者闊狹大小,仍使本州銅印印記」,票面可能也是印刷有「屋木人物」的圖案,「仍起置簿歷」,票面的錢數也是寫上的,與以前私人交子是臨時「書填」,還是「貫(數)不限多少」所不同的,官交子是預先在「逐道交子上書出錢數」,而且是只有「自一貫至十貫文」固定的票面,再「合用印過上簿封押」,交子製造完成;發行交子還要「備本錢」,即是要有「發行准備金」,已與近代「金本位制」時期紙幣的發行情況類似。世界歷史上首次可稱之為「鐵錢本位制」紙幣的「交子」,印製(票面書寫貫數)開始的時間,為天聖「二年二月二十日(1024年3月19日)起首書」②。
交子印製完成後,「逐旋納監官處收掌」,等待人戶以大、小鐵錢來兌換,監官「依例准折」,而且按「每小鐵錢一貫文依例克下三十文入官」,將鐵錢收儲,「據合同字型大小給付人戶,取便行使」,交子即成為市場流通的紙幣,交子已無實物傳世,當與傳世的「錢引」相近。
印製交子的紙是用楮樹皮製造的,所以也稱為「楮幣」、「楮券」(包括南宋的「會子」)。紙質雖較好,但仍不適於長時間使用,以及可能為抑制假幣,交子是分「界」(分期)發行與使用的,前期是每二年為一界(跨三個年頭,因而也常稱為三年一界),都在二月開始發行新交子,並收回舊交子,以後每界改為七月發行。熙寧五年(1072)又定為仍是每二年發行一界,每界發行額也仍為125萬多貫,但新舊兩界交子同時行使,每界行使四年,實際流通量增加了一倍,基本上仍在社會需求的數量之內,有時由於朝廷的措施失當,造成交子的貶值。元佑元年(1086),蘇轍說:「蜀中舊使交子,唯有茶山交易最為浩瀚,今官自買茶,交子因此價賤」。「舊日蜀人利交子之輕便,一頭(一貫)有賣一頭一百者」,由於「官自買茶」,「近歲(一貫交子)止賣九百以上」①。
交子票面的面額,自寶元二年(1039)起,固定為五貫和十貫兩種,五貫者占總發行量的十分之二,十貫佔十分之八。但這兩種交子面額的數額過大,實際上大量數額較小的商業貿易,不得不仍使用沉重的鐵錢。熙寧元年,將交子的面額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半貫)兩種,一貫的占總發行量十分之六,五百文的佔十分之四,適應了商業貿易的需要。
熙寧二年,曾設交子務於潞州(今山西長治)推行交子於河東路,因恐「有害入中糧草」及「礬、鹽不售」,於次年七月即罷。熙寧四年正月時,交子法已行於陝西,但同年四月亦罷。熙寧七年,又行交子於陝西的永興軍、秦鳳兩路;到九年時,又因「交子給多而錢不足」而再次罷行。元佑末,四川交子可能又已行用於陝西,以致紹聖元年(1094)時,「商人以交子通行於陝西而本路(成都府路)乏用,請更印製」。哲宗「詔一界增造十五萬緡(貫)」。「是歲通舊額書放百四十萬」多緡①。元符元年(1098)又增印48萬道(貫),增為每界印製188萬貫。到北宋末宋徽宗時,因「陝西用兵」,自崇寧元年(1102)至大觀元年(1107)數年間增印交子,少則200萬,多至1100萬,共增印2400多萬緡,四川交子大量行用於陝西地區。崇寧三年,置京西北路「專切管幹通行交子務」,以推行交子於京西地區。
二、錢引崇寧「四年,今諸路更用『錢引』,准新樣印製,四川如舊法」,「錢引」推行於除福建、兩浙、江南、荊湖、廣南以外的江北、華北廣大地區。只有四川仍稱交子,並按原式樣印製。但「錢引」「諸路行之不通」,次年即不再印製,而已在「民間者,許貿易」流通,逐漸收回。
「大觀元年(1107),改四川交子為錢引」,交子務也改稱錢引務。此後史亦稱舊交子為錢引,而新錢引有時亦稱為交子。由於大量印製紙幣,引起嚴重貶值,貶值至票面的十分之一,甚至面值一千錢的只值十幾錢。大觀三年,只得從第四十四界起,將發行量限為天聖時的125萬多貫,流通地區也限在使用鐵錢的四川、陝西、河東地區,同時又對第四十一界至四十三界數以千萬計的錢引,不再換給新錢引。次年,又以500萬貫錢作為成都錢引務發行錢引的「本錢」(發行准備金)。當政和元年(1111)發行四十五界錢引時,為減少紙幣流通量,決定停止發行四十五界新錢引,如發生流通量不足,則增印一部分四十四界錢引。經過十多年的整頓,至「宣和中,(張)商英錄奏當時所行,以為自舊法之用(指限量發行),至今(錢)引價復平」①。數年後,北宋即被金所滅。
南宋時,成都錢引務仍按每二年發行一界錢引,行用於川陝地區,錢引票面面額仍固定為一千和五百錢兩種,雖仍以天聖時的發行量為額,但從一開始就增加發行量,少的60多萬,多時以千、百萬計,大大超過流通量的實際需要,因而不斷貶值。慶元時,「每引錢一千,民間直(值)錢七百以上」。嘉定初,「止直鐵錢四百以下」。換界之際,有時「僅售百錢」。嘉定元年(1208)、三年,兩次收兌九十、九十一界錢引,共2500多萬貫(緡),錢「引直(值)遂復如故」。四川錢引通常是二界、三界通使,常是快到界滿時才下令延期使用,引起舊錢引價值的波動。淳佑九年(1249),改為每界錢引使用10年。
寶佑四年(1256)南宋朝廷決定四川改行會子,稱「四川會子」,咸淳五年(1269)「印造畢功」,「歲以五百萬額」,使用新紙幣「會子」①。
南宋的紙幣:「會子」、「關子」
一、關子、公據南宋初,除川陝繼續使用紙幣「錢引」外,並無其他紙幣。紹興元年(1131)因婺州(今浙江金華)屯兵,需要經費,「乃造(見錢)關子付婺州,召商人入中」,商人將現錢在婺州換取「見(現)錢關子」後,到設在首都臨安的「榷貨務」取銅錢或換取鹽引、茶引等,性質類似現代的匯票,「見錢關子」不久即擴大至浙西地區。紹興六年一月,張澄任都督行府「專一措置財用」,請依四川交子法造交子與銅錢並行,同年二月,設「行在交子務」印造30萬貫,行用於江淮地區,接著又欲造150萬貫作為「和糴本錢」,准備行用於兩浙、江東、江西等路廣大地區,而大臣們以為沒有「本錢」(發行准備金),必然導致物價暴漲等,於是將交子改為關子,這次由朝廷發行紙幣「交子」的措施因而失敗。紹興二十九年,面臨金軍可能南侵,作為軍費的一部分,又發行關子、公據,兩者性質相同,淮西、湖廣稱關子,各80萬貫,行使三年;淮東稱公據,為40萬貫,行使二年。票面自十貫至一百貫分為五種,性質都與紹興元年的關子或北宋早期的交子相同或相近。
至於南宋末景定五年(1264)所發行的「金銀見錢關子」,則其性質與「會子」相同,屬於紙幣①。
二、會子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商業的興盛,紙幣已成為時代的需要。紹興二十九年(1159)發行關子、公據時,首都臨安城的富豪已私自發行「便錢會子」。紹興三十年九月初,權戶部侍郎錢端禮兼權臨安知府,「始奪其利歸於官」,臨安府印造紙幣「會子」,「許於(臨安府)城內外與銅錢並行」,同年十二月初開始行用「會子」。
次年正月,錢端禮專任權戶部侍郎,發行會子遂改由「戶部為之」。二月丙辰(1161年3月11日)設「行在會子務」,是由朝廷設置的紙幣發行機構。在錢端禮主持下,以10萬貫錢為發行准備金發行「會子」,是銅錢本位制紙幣,習稱「銅錢會子」、「官會」,是由朝廷發行的紙幣(此前的交子、錢引、會子都是地方官府發行的)。會子用銅版印製,票面分為一貫(千)、二貫(千)、三貫(千)三種,隆興元年(1163)又增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三種。同年還決定在會子上用「隆興尚書戶部官印會子之印」②。會子使用徽州製造的紙幣專用紙「會子紙」,後改為成都製造,乾道四年(1168)又在首都臨安設會子局製造。「會子紙」是以楮樹皮為原料製造的,稱為楮紙,會子因而也稱為楮幣、楮券或單稱楮。
會子的發行,最初未定發行數額,也不設「界」,「自紹興三十一年至乾道二年(1166)共印過二千八百餘萬道(貫),止乾道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以前,共支取過一千五百六十餘萬道,除在官司椿管循環外,其在民間者有九百八十萬道」,由於「州縣不許民戶輸納會子」,以致不少商人在外地以低價收買會子,然後到首都支取銅錢,因擠兌而引起喧鬧。宋孝宗立即採取「盡出內藏及南庫銀以易會子,官司並以錢、銀支遣,民間從便」的措施①。至次年正月初的不到兩個月內,已收回會子100多萬貫,到六月時,還有490萬貫會子未收回,即存留民間流通。
乾道五年正月,詔令會子定界發行,每三年發行一界,每界1000萬貫,兩界相沓而行,從第二界開始的實際流通量為2000萬貫,以後的發行量雖有增加但仍有所節制,且備有較充足的發行准備金,以及遇會子稍有貶值即行「秤提」,以金銀及銅錢等回收會子以提高會子的幣值。史稱孝宗時,「楮(會子)未至於滯也,而已慮其滯,隆興元年廣行堆垛本錢(發行准備金)以給之;楮未至於輕(貶值)也,而已慮其輕,淳熙二年多出金銀以收之;楮(發行量)未至於多也,而已慮其多,淳熙三年更不增見(現)在(發行量)之數」。淳熙七年時,「會子與見錢等(值)」,「民間尤以會子為便,卻重於見錢也」①。但自「光(宗)、寧(宗)以來,造(會子)愈多而敝(貶值)愈甚」。李心傳在寧宗嘉泰二年(1202)前不久稱:「自會子創造至今四十年,遂與見緡並行。」「今江浙會子一千,率得銅錢七百五十」。開禧時,籌措攻金的軍費,不僅改為三界會子並行,總流通量近7000萬貫(第七界起每界發行量為2300多萬貫),第十三界發行量更增為4700多萬貫,引起會子大貶值。嘉定二年(1209)在採取多種措施「秤提」後,會子幣值才有所回升,「行在(臨安府)會子每千為(銅)錢七百,諸路州縣才得其半」。但此後史彌遠獨相二十多年,會子愈印愈多,至紹定五年(1232)「兩界會子已及二億二千九百餘萬」貫,達會子初行時的十倍以上,直至史彌遠死,端平元年(1234)理宗親政,才不得不於會子換界之際用大量金銀、銅錢收換舊會子,經過數年收減會子,至淳元年(1241),「楮價粗定,不至折閱」。淳佑七年,又「以十八界與十七界會子更不立限,永遠行用」,以後也不再發行新一界會子以控制流通量,但到景定四年(1263)十月後,「復日增印(十八界)會子一十五萬貫」,本已貶值的會子更加貶值①。
三、銅錢關子景定五年初,決定發行新紙幣「銅錢關子」,也稱金銀見(現)錢關子、見錢關子、金銀關子,這是一種新的銅錢本位制紙幣,其稱為金銀見錢關子、金銀關子,意味著關子的貴重,不同於已經貶值的「銅錢會子」。同年十月,先停用十七界會子,限一月內換易十八界會子;隨後即詔行用新紙幣銅錢關子,「每百作七十七文足,以一準十八界會子三」,第三天理宗死,度宗即位後於同年十二月詔令重申此旨。但紙幣關子的發行,更促使物價暴漲,史稱:「關子行,物價頓踴」②,關子發行後只十餘年,南宋即為元所滅。
此外,南宋還在與金接界的淮南發行鐵錢會子,乾道二年開始發行時稱交子,每貫准鐵錢七百七十,票面分為二百、三百、五百、一貫四種,後亦稱兩淮會子。隆興元年在西北的興元府(今陝西漢中)、金州(今安康)、洋州(今洋縣),發行票面為一百、二百、三百的三種鐵錢會子。隆興元年還在湖北發行「直便會子」,票面分一貫、五百兩種,也稱湖北會子。
南宋「銀會子」
南宋初,還發行了歷史上最早的銀本位制紙幣「銀會子」,這是南宋名將吳玠(時任四川宣撫副使)於紹興七年二月十四日(1137年3月7日)開始發行於駐地河池(今甘肅徽縣南),票面分為一錢、半錢兩種,每一券稱為一紙,「一錢紙」四張或「半錢紙」八張,摺合四川「錢引」一貫,一錢紙發行14萬紙、半錢紙發行10萬紙(摺合一錢紙5萬紙),當時可能稱為「銀紙」,銀會子應是後來的名稱或是「銀紙」後來的別稱,流通於階(今甘肅武都)、成(今成縣)、岷(今岷縣)、秦(今天水)、鳳(今陝西鳳縣東)、興(今略陽)等州,都在劍門關(今四川劍閣北)外,因而也稱為「關外銀會子」,銀會子是由吳玠統率的右護軍發行的,直到紹興十年吳玠去世後,才歸四川的地方官府發行。銀會子每年更易,紹興十七年七月,改在大安軍(今陝西勉縣西南)印製發行時,改為「再歲一易」。乾道四年又增印一錢銀券3萬紙,並擴大行用於文州(今甘肅文縣)。到寧宗初年,「每二年印給六十一萬余紙,共折川錢引十五萬緡」①。銀會子的發行,反映了宋代白銀貨幣性能的增強,白銀在宋代作為皇帝的賞賜及官員、兵士俸祿的一部分,商業流通中有時也使用白銀,但主要還是和黃金、珠寶等一樣作為貴金屬,並沒有真正進入貨幣行列,銀會子流通區域始終只限於關外地區,也反映了白銀的貨幣性能不強。銀會子雖是以銀為本位,可能是虛的本位制,一錢、半錢只作為銀會子的幣值的符號,也許並不兌付相應的白銀。
③《宋會要輯稿》食貨64之66、69。
④《真文忠公文集》卷7《申御史台並戶部照會罷黃鎮行鋪狀》及注。
①《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8;《東京夢華錄》卷3《都市錢陌》;《夢粱錄》卷13《都市錢會》。
①《宋史》卷180《食貨志·錢幣》。
①《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12,元符二年七月癸卯。
①《宋史·食貨志·錢幣》。
②《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1,淳化元年五月乙未;卷123,寶元二年三月丁巳。《宋史·食貨志·錢幣》。
①李攸:《宋朝事實》卷15《財用》;章如愚:《山堂考索·後集》卷61《財用門·楮幣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9,景德二年二月庚辰及卷101,天聖元年十一月戊午;《宋史》卷181《食貨志·會子》。但《山堂考索》、《宋史·食貨志》記此次私人發行交子,是真宗時「張詠鎮蜀」期間所為,似誤,因張詠自景德四年六月至大中祥符五年八月任升州知州。
①《宋朝事實·財用》;《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01,天聖元年十一月戊午。又學者多以咸平元年前後或大中祥符四年為紙幣創始時間,撰者以為票面數額固定是紙幣的重要標志,天聖二年才是紙幣的創始時間。
①《欒城集》卷36《論蜀茶五害狀》。
①《宋史·食貨志·會子》;《文獻通考·錢幣考》二。
①《宋史·食貨志·會子》;《山堂考索·後集·財用門·楮幣類》。又,學者對發行錢引的時間有崇寧四年說與大觀元年說,今采崇寧四年說,大觀元年為四川交子改錢引時間。
②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6《四川錢引》、《錢引兌監界》;《宋史·食貨志·會子》。
①《宋史·食貨志·會子》;《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6《東南會子·見前(應作錢)關子》。
①《宋史·食貨志·會子》。《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東南會子》。《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87,紹興三十年十二月乙巳;卷188,紹興三十一年二月丙辰。
①《宋史》卷33《孝宗紀》;《文獻通考·錢幣考》二。
②《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46,乾道三年正月引《大事記》;卷58,淳熙七年九月。
①《文獻通考·錢幣考》二;《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東南會子》;佚名:《兩朝綱目備要》卷12,嘉定二年五月甲寅;《宋史·食貨志·會子》。
2. 誰知道中國古代夏,商,周各朝貨幣發展史嗎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必然產物。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貨幣,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在原始社會早期,由於生產力極度低下,勞動工具十分簡陋,人們只能依靠集體勞動獲得有限的生活資料,免強維持生命,那時還沒有貨幣。隨著生命力的發展,當人們在維持自身生活必需之外,有了剩餘產品,就產生了交換的需求。商品交換一開始是物與物的直接交換。物物交換困難很多,後來,人們從無數次的交換就比較容易成功。於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一種一切商品都能同它相交換的商品,這種商品稱之為一般等價物。我國古代曾經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很多,如貝、玉、刀、鏟、紡輪、帛等等。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貨幣。貝是我國最早使用的貨幣,在我國商代,貝已經當作貨幣使用了,以後不斷演進為金屬幣和紙幣。貨幣有五種職能,它們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第一章 商和西周貨幣
我國從夏代開始,已由原始共產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商代是我國奴隸社會的一個大發展時期。商代的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較大發展,在商代的六百多年中,經歷了三次社會大分工。商代的生產工具,已經不是石器而是金屬工具。隨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之間的分工,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日趨鞏固和加強,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在商代取得了顯著發展,「商人」的名稱可能即由此而來。商王和貴族經常以貝賞賜給臣下僚屬,貝在當時起著貨幣的作用。貝為什麼能起著貨幣的作用呢?因為貝具有以下條件:一、貝本身有使用價值,它可以做裝飾品,在古代還是吉利的象徵;二、有天生的單位,便於計數作價;三、堅固耐久;四、便於攜帶;五、數量不多,取得貝要花去相當勞動。商代的貝以「朋」為單位。原義為頸飾,每朋是串起來的十個貝。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商業的發展,交換的擴大,到了商代後期,出現了銅貝,這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
銅貝,作為貨幣在商代還尚未廣泛使用,到了春秋時期,才普遍使用。西周時期還出現了金屬貨幣——原始布,但鑄造尚少。布是古代的鏟形農具「鎛」演變而來的。在交換中,青銅布向輕型化和小型化演變,成為金屬貨幣的布。最初的布幣,還較大程度保留著鎛的形狀。
第二章 春秋戰國貨幣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走向崩潰,封建社會逐步確立的大變革時期,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於不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的差異,和習慣的不同,遂形成了這一時期貨幣形態的多樣性,除西周已有布幣外,尚有刀幣、環錢、蟻鼻錢和爰金等。
一、空首布幣
布幣是春秋時期除齊,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貨幣。早期的布幣形體較大而無文字,以後多鑄有紀數、紀地、紀干支、紀幣或幣值的文字。
春秋時期空首布幣有:
空首聳肩尖足大布 空首無文布 平肩橋足空首布
這類空首布多有一字或二字地名,也有紀干支、數字的。
「高」空首布:「高」,地名,即高都,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晉城縣東北。
「周」空首布:「周」,地名,即平周,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介休。
「留」空首布:「留」,地名,即屯留,屬晉,在今山西省屯留縣。
「示」空首布:「示」,地名,即示邑,屬晉,在今山西省祁縣。
「同」空首布:「同」,地名,即「同是」,亦即「銅鞮」,晉邑,在今山西省沁縣。
「雨」空首布:「雨」,地名,露的省寫,亦即潞,晉邑,在今山西省潞城縣。
「吳」空首布:「吳」,地名,即虞山,屬晉,在今山西省虞鄉。
「智」空首布:「智」,地名,即智城,晉邑,在今山西省解縣。
「吉」空首布:「吉」,地名,晉邑,在今山西吉縣。
「文」空首布:「文」,地名,屬晉,在今山西文水縣。
「耒」空首布:「耒」,地名,即耒邑,晉地,在今山西黎城縣。
「呂」空首布:「呂」,即晉呂邑,在今山西省霍縣西南。
「侯」空首布:「侯」,地名,即晉溫邑,今河南武陟縣。
「南」空首布:「南」,地名,魏地,今河南南陽。
「於」空首布:「於」,地名,在今河南沁陽西北。
「武」空首布:「武」,地名,趙邑,在河南省北。
「甘」空首布:「甘」,即甘丹,地名,亦即邯鄲,趙邑,在河北省。
「向」空首布:「向」,地名,春秋時鄭地。今河南洧川縣西南。
「是」空首布:「是」,地名,即「同是」。見上釋。
「貞」空首布:「貞」,即貞阝,地名待考。
「戈」空首布:「戈」,即武的省寫。
「木」空首布:「木」,即木門,地名,屬晉。
「尚」空首布:「尚」,地名,即鄔,春秋晉邑,在今山西介休縣。
「西」空首布:「西」,即西都,地名,本屬晉,後屬趙。
此外,尚有●、商、宋、毫、粵(或釋雩)、羊、阜、成、鬲、土、木、王、羽、易、公、非、朱、工、羔、良、居、益、松、井、文貨、大、屯、止、瓦、仁、甘、台、合、●、棐、屰、鳥、貿、莫、陽、定、谷、竹、冊、室、城、康、下、雲、瑁、皿、白、幺、日、垂、艹、窒、氏、叔、空、安周、金、斤、古、富、田、上、君(群)、群、室、、安臧、宮考等。其中有些字的考釋仍有待研究,上已引用的考釋是否准確,也還有推敲的餘地。空首布中紀數字者已見的有一至十,其中「四」與「九」未見,紀干支的有丙、戊、辛、壬、癸。紀地支者,有子、卯、已、午、未等。
空首布中尚有斜肩的,如王川釿(舊釋三川金化或齊金化)、東周、武等數種。
二、平首布幣
空首布進一步輕型化和小型化發展,成為首部平直不空,襠部加深的平首布。在其演變過程中,又可分為尖足、方足、園足等。體形亦由大向小發展。
各種形狀的平首布分別介紹如下:
尖足布
「晉易」尖足布:「晉易」即晉陽。戰國時趙邑,今山西太原。此布有大小兩種,小者稱「晉易半」,但亦有無字者。半即兩枚當大者一枚之意。
「易人」尖足布:「易」為陽字簡寫。陽人,地名,秦地。在今河南臨汝縣西。此布亦有大小二種。
「文陽」尖足布:「文陽」現釋為「汶陽」,恐不確。汶陽為魯地,後屬齊,故地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齊國用刀不用布,故此文陽當不指此。文陽尖足布亦有大小兩種,其背有字者,意同上。
「西都」尖足布:「西都」,地名,戰國趙邑,今山西孝義縣。
「中都」尖足布:「中都」,地名,本屬晉,後屬趙,故城在今山西平遙縣西北。
「甘丹」尖足布:「甘丹」為邯鄲的簡寫,地名,春秋時屬晉,後為趙都。故城在今河北邯鄲。
「榆鄉」尖足布:「榆鄉」,地名,戰國趙邑榆次,晉時名榆邑,地在今山西榆次。
「離石」尖足布:地名,戰國時趙地,在今山西省。
「平州」尖足布:「平州」,地名,現釋為齊地,在今山東省萊蕪縣。齊不用布,此釋恐不確。
「平周」尖足布:「平周」,地名,魏邑,在今山西介休縣西。
「莆子」尖足布:「莆子」,地名,在今山西。
「新城」尖足布:「新城」,地名,趙邑。《史記·秦記》:「庄襄王三年,蒙騖攻趙新城。」在今山西朔縣西南。
「武安」尖足布:「武安」,地名,戰國趙邑,在今河南省。
「皮氏」尖足布:「皮氏」,地名,魏邑,故城在今山西河津。
「長葛」尖足布:「長葛」,地名,鄭邑,在今河南長葛縣東北十二里。
●丘」尖足布:「●」即顯,「顯丘」地名,在今河南武陟縣西南。
「商丘」尖足布:「商丘」,地名,宋國都,在今河南開封附近。
「霍阝」尖足布:即霍,國名,地在今山西霍縣西南,為晉所滅。
「於半」尖足布:「於」即於阝,地名,在今河南沁陽縣西北。「半」為二分之一之意,釋同前。
「中陽」尖足布:「中陽」,地名,趙邑,即山西中陽縣。
「●邑」尖足布:「●邑」,地名「●」字為虢字變體,即北虢所在地,為晉所滅。地在今山西平陸縣。
「●」尖足布:即「藺」字,地名,趙邑,即山西離石縣。
「腧」尖足布:「腧」,地名,即山西榆次縣,本屬魏,後屬趙。
「陽化」尖足布:「陽」,地名,即陽邑,在山西太谷縣。「化」,幣名。
「茲氏」尖足布:「茲氏」,地名,春秋屬晉,戰國歸趙,地在今山西省。
「韋」尖足布:「韋」即韓,地名,在陝西省韓城,韓邑。
「武平」尖足布:「武平」,地名,趙邑,在今河北省文安縣、汾陽縣附近。
平肩尖足布尚有茲、豕●半、北茲、邪山、●、壽陰、大陰、艹等多種。
方足布
平首方足布是戰國時期流通最廣的布幣,按其形狀的不同,可分平首銳角方足布、釿布、小方足布幾類。
1、平首銳角方足布:平首銳角方足布是方足布中的早期類型,流通時間約於春秋末至戰國初期,其特點是在平首頂端有兩銳角分別向兩側突出。這種布傳世很少,所見不多,約有下列數種:
「公」方足布:「公」,地名,即公里,宋地。
「垂」方足布:「垂」,地名,魏邑,今山西曹縣北。
「涅金」方足布:亦有釋作「涅陰」者。「涅」,地名,晉邑,在今山西省武鄉縣。
「盧氏涅金」方足布:「盧氏」,地名,西虢的別稱,在今陝西寶雞縣東。此幣上有兩處地名,頗費解。
2、釿布:釿布的特點是平首方足圓襠,肩則有圓有方,較厚重。錢文字數較多,內容有紀地及紀值的。
「晉陽二釿」、「晉陽一釿」、「晉陽半」釿布:「晉陽」,地名,戰國趙邑,即今山西太原。「釿」,幣值。二、一、半則紀數也,二釿等於二枚一釿,又即等於四枚半釿。
「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布:「安邑」,地名,魏舊都,地在今山西夏縣。「釿」見上釋。
「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布:「梁」即大梁,魏國都。戰國時魏都曾由安邑徙大梁,故地在今河南開封。「釿」釋見前。
「虞一釿」、「虞半釿」布:「虞」,地名,今山西虞鄉。「釿」釋見前。
「●一釿」、「半釿」布:「●」,地名,鄭邑,後屬韓,在今河南登封縣。「釿」釋同前。
「甫反一釿」布:「甫反」即蒲反,魏邑,今山西永濟縣北。「釿」釋同前。
「安陰」布:「安陰」,地名,趙地,今河南安陽附近。
「分」布:「分」,地名,汾陽之布也,戰國時屬趙,地在今山西汾陽。
「梁充釿二五十當●」布:「梁」,地名,見前釋。「●」重量單位或幣值。全部錢文的意思是:「梁二釿布五十枚當一●」。「梁充釿布一百當●」布,意為「梁一釿布一百枚當一●。」
「梁正尚百當●」布:釋同上。
「梁半尚二百當●」布:意為:「梁半釿布二百枚當一●」。
3、小方足布
小方足布是戰國時期流通較廣和流傳至今也較多的一種布幣,其特點是平首平肩方足方襠,體小而薄,錢文較工整,內容多紀地名。
「安陽」小方足布:「安陽」,地名,趙邑,在今河南安陽。
「宅陽」小方足布:「宅陽」,地名,魏邑,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
「宜陽」小方足布:「宜陽」,地名,韓邑,在今河南宜陽縣。
「尹陽」小方足布:「尹陽」,地名,在今河南伊陽縣。
●陽」小方足布:「●陽」,即平陽,地在今山西臨汾。
「平陽」小方足布:「平陽」,地名,趙邑,在今山西臨汾縣。
「虞陽」小方足布:「虞陽」,晉地,在今山西平陸縣。
「晉陽」小方足布:「晉陽」,地名,晉邑,在今山西太原。
「文陽」小方足布:「文陽」,地名,即汶陽,魯地,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另見尖足布「文陽」釋)
「趙邑」小方足布:「趙邑」,地名,趙地,在今河北蔚縣。
「鄔邑」小方足布:「鄔邑」,地名,晉舊地,在今山西介休。
「●邑」小方足布:「●邑」,地名,晉舊地,在今山西霍縣。
「陽邑」小方足布:「陽邑」,地名,晉舊地,在山西省。
「祁」小方足布:「祁」,地名,晉舊地,在山西太原。
「平邑」小方足布:「平邑」,地名,趙地,在今河北省。
「中邑」小方足布:「中邑」疑即「中都」,趙地,在今山西平遙縣。
「汞邑」小方足布:「汞邑」,地名,韓地,在今河南登封。
「奇氏」小方足布:「奇氏」,地名,即山西猗氏縣。
「皮氏」小方足布:「皮氏」,地名,魏邑,在今山西河津。
「曼阝子」小方足布:「曼阝子」,地名,在河南洛陽東南。
「襄垣」小方足布:「襄垣」,地名,趙邑,即今山西襄垣縣。
「北屈」小方足布:「北屈」,地名,舊晉地,在今山西吉縣東北。
「處奴」小方足布:「處奴」,地名,屬晉,在山西省。
「涅」小方足布:「涅」,地名,晉地,在今山西武鄉縣。
「中都」小方足布:見尖足布「中都」。
「莆子」小方足布:見尖足布「莆子」。
「●丘」小方足布:見尖足布「●丘」。
「分」小方足布:見尖足布「分」。
「同是」小方足布:「同是」即銅鞮的省寫,地名,屬晉,在今山西沁縣。
「露」小方足布:「露」即潞,國名,為晉所滅,遂為晉地,在今山西潞城縣。
「咎如」小方足布:「咎如」本為一小國,為晉所滅,地歸晉。
「來阝」小方足布:「耒阝」,即來邑,疑指小國黎,後歸晉,地在山西西南。
「木阝」小方足布:「木阝」,即木門,地名,晉邑。
「長阝子」小方足布:「長阝子」,即長子,地名,晉邑,在今山西長子。
「屯留」小方足布:「屯留」春秋時赤狄邑,晉滅之,地在今山西屯留。
「長安」小方足布:「長安」,地名,趙邑。
「共阝」小方足布:「共阝」即共,鄭邑,在今河南輝縣。
「平原」小方足布:趙國有平原君,或謂平原君所封之地。
「豐」小方足布:「豐」,地名,周舊邑,地在陝西雩縣東。
「藺」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藺」。
「高都」小方足布:「高都」,地名,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魏,在今山西城縣東北。
「馬●呂」小方足布:「●」即服的省寫。「呂」為營字之省寫,居住地。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此當指趙君所封地。
「平陰」小方足布:「平陰」,地名,晉地,在今河南孟津縣東。
「辛阝」小方足布:「辛阝」,即莘,地名,原屬虢國。
「冥阝子」小方足布:「冥阝」,地名,春秋時虞邑,後歸晉。
「於爻」小方足布:「於」為於阝的省寫,《古泉匯》認為「爻」為郊字省寫。則「於爻」即「於阝郊」,於阝國都城郊所鑄。於阝城故地在河南沁陽縣西。
「平周」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平周」。
「朱邑」小方足布:或釋邾,國名,在山東鄒縣南。
「商丘」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商丘」。
「瓦阝」小方足布:即「瓦」,地名,周地,在今河南洧川縣。
「成阝」小方足布:「成阝」,國名,在今山東寧陽縣北。
「郜」小方足布:「郜」,地名,晉地,在山西祁縣。
「郟」小方足布:「郟」,地名,周地,在今洛陽西。
「萊」小方足布:「萊」即時來,鄭地,在河南滎澤縣東。
「木貝」小方足布:見上「木阝」。
「平貝」小方足布:即「平邑」,見上釋。
「茲氏」小方足布:「茲氏」,戰國趙地,在山西。此布有署「茲氏半」者,即兩枚等於一枚「茲氏」。
「涅陰」小方足布:見前「涅金」釋。
「寧」小方足布:「寧」,地名,春秋時為義渠國地,後歸秦,地在甘肅寧縣西北。
「寶」小方足布:「寶」亦為義渠國地。
「邰」小方足布:「邰」,國名,地在今陝西武功縣西南。
「高阝」小方足布:「高阝」,地名,晉邑,在今河南省柏鄉。
「甫阝氏」小方足布:「甫阝」,地名,在陝西略陽。
「未邑」小方足布:「未」為妹的省寫。妹邦「紂之所都處也」。地在今河南淇縣北。
小方足布尚有益昌、陰平、梁阝、戈阝、禾阝、郎、王氏、土易、王易、涿、害等等。
戰國布幣中,尚有一種形制特殊的,平肩長身而方足,首部有一孔,錢文為四字,有釋「殊布當釿」,有釋「殊布當十化」,現又有釋「旆錢當釿的」,背文為「十貨」。又有一種形如兩個方足布的足部連在一起,面文及幕文均有二字。有將面、幕文連續釋為「四布當十化」的,現有釋為「四錢當釿」。這兩種布數量很少。
三孔布及圓足布
三孔布的首部及兩足均有一孔,故名之為三孔布或三竅布。這種布幣是戰國末期秦鑄行的貨幣,形制特殊,傳世極少。幣面有紀地文字,背面則有紀重文,如:兩、朱(後作銖)等。
「南行唐」(或釋「魯陽」)三孔布:「南行唐」,地名,戰國時趙邑。
「安陽」三孔布:釋見上「安陽」條。
此外尚有「上比阝陽」、「下比阝陽」、「上專」、「下專」、「杞」、「雁鄉」、「北九門」、「藺」等。
三、刀幣
刀幣是由青銅刀類演化而來的,可能起源於漁獵地區,後來在商業和手工業發達地區發展。使用刀幣的有齊、燕、趙等國,其使用布幣的同時也兼用刀幣。刀幣大致可分以下幾個類型。
1、齊刀:齊刀是齊國的貨幣,形體較大,製作工整,文字亦美。齊刀往往根據其錢文字數多少稱謂之。
齊六字刀:這是傳世極少的一種珍貴刀幣。它製作精細,文字清秀,充分反映戰國時期文化藝術及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幣文六字有釋為「齊造邦長環化」、「齊造邦●法化」、「齊造邦長法化」、「齊造邦長大化」等,至今尚無一致意見。「造邦」有人釋作地名,亦有人釋作「開邦建國」之意。
「齊法化」三字刀:背文有中、牛、生、巠、平、工、丙、大、上、士、土、安、方、行、刀、化、匕、亻、吉、木、禾、易、日、金、法(●)、廿、司、北、二、央、立、互、本、七、正、白、文、工等字。
「齊之法化」四字刀:背文有日、化、●茴、個、亻、上、十、二等字。
「齊之化」三字刀:此刀傳世極少,背文有匕、文等。
「節墨之法化」刀:節墨即墨,齊國即墨地方(在今山東平度)所造。背文有安邦、●大行、日工、吉、上、化行、司、●等字。
「節墨法化」刀:與上同。背文有土、人、亻、一、七、八、十、匕、上、●、九、日、大、化、司等。
「安陽之法化」刀:「安陽」,本屬莒,後屬齊。《史記·六國表》「齊宣王四十四年伐莒及安陽。」背文有化、●、日、上、工、匕、一、二、●、八等字,字上有一星點,星點上又有三橫劃。
齊明刀:山東博山縣出土較多,故亦稱「博山刀」。博山地域古屬齊,故知為齊刀幣。又因刀上有一「明」字,故全稱為「齊明刀」。背文有一字者居多,也有二字和二字以上者。有些文字尚待考釋。背文中有共化、齊化、齊化共金、齊●化等字,亦可證為齊刀之一種。
尖首刀:尖首刀是刀幣中早期類型,首部較尖削。這種刀有一類首部特別尖,無錢文,有把它稱為針首刀的,其流通時間在春秋。一般尖首刀比齊刀薄小簡單得多,錢文以一字居多,如:非、城、立、土、易、化、木、吉、生、於、工、上、中、下、水、王、氏、井、日及數字一、二、三等,二字者較少,有兆阝化、工化、非一、文一、六一、八木、丙匕、六丁,兀城等,尖首刀多出土於河北一帶。
2、明刀:因刀面上有一「明」字得名,明字又有釋作「召」、「●」、「莒」等字的。明刀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柄部和身部曲折如磬,因此也稱「磬折刀」。另一種圓折微彎,故又稱為「圓折刀」。這種刀幣主要出土於河北,一般認為是燕國貨幣,也有認為趙國也使用這種刀幣。刀背上的文字有工、化、干、上、下、左、吉、行、乙、壬、癸、良等,有些字尚不可識。
3、圓首刀:此種刀是戰國刀幣的晚期類型,刀首兩邊圓,故稱圓首刀。又因刀身與柄連接處近平直微彎曲,故又稱為直刀。刀上有無字的,也有有字的,有字的有下列幾種:
「甘丹」圓首刀:「甘丹」,即邯鄲,趙地。背文有●、刀、六、八、十等,亦有無字的。
「白」圓首刀:「白」,柏的省字,指柏人,趙地。背有一、二、五、六、七、十、一二、二一、廿四、人、廠、魚、文、田、乙等字,亦有無字的。
「白人」圓首刀:釋同上。背有作「二」字的。
「成白」圓首刀:「成白」,地名。
小直刀:刀身平直體形較小,是戰國末的刀幣。錢文僅見「晉陽化」、「晉陽釿化」、「晉陽」數種。
四、環錢
環錢是由紡織工具紡輪演化的貨幣,也有人認為是從玉環、石環等裝飾品或刀幣的環部演化而來的。其形圓而中間有孔,便於攜帶,亦便於計數,且不易折損,因而最終成為我國方孔圓錢的直接祖先。戰國時期除楚國外,其他國家或先或後都鑄行過環錢。早期的環錢形較大,無文厚重,孔先圓後方,先無郭後有郭,並有鑄文,同時還逐漸向輕小方向發展。茲介紹如下:
「垣」字環錢:「垣」,地名,即長垣,初屬衛,後入翟,再屬晉,地在今山西垣縣西,此錢有認為是春秋時垣地所鑄。
「共」字環錢:「共」,地名,戰國屬魏,在今河南輝縣。
「藺」字環錢:「藺」,地名,見前釋。
「異陰」環錢:舊釋「濟陰」,今從《中國古代貨幣通考》讀異陰。地在河南新鄭、密縣一帶,為鄭地。
「離石」環錢:「離石」,地名,見前釋。
「長垣一垣」:「長垣」釋見上「垣」條,一垣為貨幣單位。
「共屯赤金」:《歷代古錢圖說》釋:「屯」,純者,共邑之銅純而色赤,故曰共屯赤金。
「共口釿」:第二字待考。
「東周」環錢、「西周」環錢:「東周」、「西周」均為地名。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郟邑,為垣公地,在洛陽西北,稱西周。公元前357年,周惠王又封其少子班於鞏,在洛陽東北,稱為東周。東、西周是位處周都洛陽的方向而言,非歷史上的東、西周。「東周」環錢為東周君鑄,「西周」環錢為西周君鑄。
「安臧」:待考。
「明化」、「明四」:均為燕環錢。圓形方孔。
「半環」:「半環」,貨幣單位,謂一環之半。
「貝益化」、「貝益二化」、「貝益四化」、「貝益六化」:「貝益」,幣名。「化」,貨幣單位。數字則紀幣值。此錢圓形方孔。
「一珠重一兩。十二」舊釋:「重一兩十二珠」。此幣尚有「一珠重一兩·十三」「一珠重一兩·十四」的,據考釋為秦環錢。
「兩甾」:「甾」,重量單位,每甾為六銖,兩甾即十二銖亦即半兩。此錢圓形方孔,亦為秦幣。
五、蟻鼻錢與爰錢
蟻鼻錢
蟻鼻錢是楚國的銅幣,是貝幣的高級形態,因其形狀及上面的刻文形如「鬼臉」,又稱「鬼臉錢」。「蟻鼻錢」上的刻文有數種,有釋作「坐」、「●」、「金」、「●朱」又有釋為「各六朱」的郢爰。
我國不但是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也是最早使用貴金屬——黃金作貨幣的國家。貴金屬便於分割、貯藏、攜帶,體小值大、質量經久不變等優點,是理想的幣材。「郢爰」是我國最早的金幣,「郢」是地名,楚國首都。「爰」是重量單位。除郢「爰」外,尚有「陳爰」。
第三章 秦 錢 幣
(公元前206——22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採取一系列加強封建國家中央集權的同時,又統一了幣制。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為鎰,每鎰重二十兩(一說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錢為下幣,圓形方孔,單位是半兩(重十二銖),重如其文。從而把各種原始形態鑄幣統一於方孔圓錢之下。
秦半兩錢之所以圓形方孔,據說是因為秦始皇迷信當時方士們所宣揚的「天圓地方」宇宙觀的緣故,實際上方孔圓錢在戰國時期早已有之,並非秦始皇的發明。但他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幣制,規定了貨幣的形制和單位,無疑是一大貢獻。
半兩錢一般重八克左右。但因每范所鑄錢很少,故需范甚多。錢范不夠整齊劃一,帶來錢幣的輕重大小及文字也很少有完全一致的。戰國紛亂的貨幣形制統一於半兩錢以後,從此,我國的貨幣形制基本固定下來並延續了兩千多年。
第四章兩漢錢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初貨幣承襲秦制,使用半兩錢,但逐漸減重。黃金改以斤為單位,斤又稱金,每斤重十六兩。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鑄行「五銖錢」。這是貨幣形制的重要改革,由於五銖錢輕重大小適中,此後七百多年間,一直成為我國主要的貨幣。
一、西漢錢幣(公元前206——公元8年)
西漢有三種錢,即秦半兩、漢半兩、五銖錢。漢半兩錢因輕重不同,又有八銖、五分、四銖、三分數種。五銖錢中又有各郡國所鑄的「郡國五銖」、中央政府所鑄「赤仄五銖」、專門的鑄錢機構上林三宮所鑄「上林五銖」等。又因私鑄盛行,漢初貨幣一度曾相當混亂。
西漢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注意興修水利,普通使用牛耕和鐵農具,使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發展,貨幣經濟也較前發達。國家賦稅,除田租外,皆以徵收貨幣為原則,薪俸則錢帛參半,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銖」半
兩公元前206年,漢高祖行半兩錢,因經濟窘迫,所鑄半兩錢大幅度減重。
「榆莢」半兩
漢初許民鑄錢,為圖大利,各地豪強大戶私鑄紛起,錢愈鑄愈薄,成為孔大體小、形如四片榆莢的小錢,被稱為「榆莢半兩」。劣錢的泛濫,曾使當時物價飛漲。
3. 春秋戰國各國貨幣的分類是什麼
中國古代歷代貨幣介紹( 春秋戰國貨幣)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走向崩潰,封建社會逐步確立的大變革時期,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於不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的差異,和習慣的不同,遂形成了這一時期貨幣形態的多樣性,除西周已有布幣外,尚有刀幣、環錢、蟻鼻錢和爰金等。
一、空首布幣
布幣是春秋時期除齊,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貨幣。早期的布幣形體較大而無文字,以後多鑄有紀數、紀地、紀干支、紀幣或幣值的文字。
春秋時期空首布幣有:
空首聳肩尖足大布空首無文布平肩橋足空首布
這類空首布多有一字或二字地名,也有紀干支、數字的。
「高」空首布:「高」,地名,即高都,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晉城縣東北。
「周」空首布:「周」,地名,即平周,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介休。
「留」空首布:「留」,地名,即屯留,屬晉,在今山西省屯留縣。
「示」空首布:「示」,地名,即示邑,屬晉,在今山西省祁縣。
「同」空首布:「同」,地名,即「同是」,亦即「銅鞮」,晉邑,在今山西省沁縣。
「雨」空首布:「雨」,地名,露的省寫,亦即潞,晉邑,在今山西省潞城縣。
「吳」空首布:「吳」,地名,即虞山,屬晉,在今山西省虞鄉。
「智」空首布:「智」,地名,即智城,晉邑,在今山西省解縣。
「吉」空首布:「吉」,地名,晉邑,在今山西吉縣。
「文」空首布:「文」,地名,屬晉,在今山西文水縣。
「耒」空首布:「耒」,地名,即耒邑,晉地,在今山西黎城縣。
「呂」空首布:「呂」,即晉呂邑,在今山西省霍縣西南。
「侯」空首布:「侯」,地名,即晉溫邑,今河南武陟縣。
「南」空首布:「南」,地名,魏地,今河南南陽。
「於」空首布:「於」,地名,在今河南沁陽西北。
「武」空首布:「武」,地名,趙邑,在河南省北。
「甘」空首布:「甘」,即甘丹,地名,亦即邯鄲,趙邑,在河北省。
「向」空首布:「向」,地名,春秋時鄭地。今河南洧川縣西南。
「是」空首布:「是」,地名,即「同是」。見上釋。
「貞」空首布:「貞」,即貞阝,地名待考。
「戈」空首布:「戈」,即武的省寫。
「木」空首布:「木」,即木門,地名,屬晉。
「尚」空首布:「尚」,地名,即鄔,春秋晉邑,在今山西介休縣。
「西」空首布:「西」,即西都,地名,本屬晉,後屬趙。
此外,尚有●、商、宋、毫、粵(或釋雩)、羊、阜、成、鬲、土、木、王、羽、易、公、非、朱、工、羔、良、居、益、松、井、文貨、大、屯、止、瓦、仁、甘、台、合、●、棐、屰、鳥、貿、莫、陽、定、谷、竹、冊、室、城、康、下、雲、瑁、皿、白、幺、曰、垂、艹、窒、氏、叔、空、安周、金、斤、古、富、田、上、君(群)、群、室、、安臧、宮考等。其中有些字的考釋仍有待研究,上已引用的考釋是否准確,也還有推敲的餘地。空首布中紀數字者已見的有一至十,其中「四」與「九」未見,紀干支的有丙、戊、辛、壬、癸。紀地支者,有子、卯、已、午、未等。
空首布中尚有斜肩的,如王川釿(舊釋三川金化或齊金化)、東周、武等數種。
二、平首布幣
空首布進一步輕型化和小型化發展,成為首部平直不空,襠部加深的平首布。在其演變過程中,又可分為尖足、方足、園足等。體形亦由大向小發展。
各種形狀的平首布分別介紹如下:
尖足布
「晉易」尖足布:「晉易」即晉陽。戰國時趙邑,今山西太原。此布有大小兩種,小者稱「晉易半」,但亦有無字者。半即兩枚當大者一枚之意。
「易人」尖足布:「易」為陽字簡寫。陽人,地名,秦地。在今河南臨汝縣西。此布亦有大小二種。
「文陽」尖足布:「文陽」現釋為「汶陽」,恐不確。汶陽為魯地,後屬齊,故地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齊國用刀不用布,故此文陽當不指此。文陽尖足布亦有大小兩種,其背有字者,意同上。
「西都」尖足布:「西都」,地名,戰國趙邑,今山西孝義縣。
「中都」尖足布:「中都」,地名,本屬晉,後屬趙,故城在今山西平遙縣西北。
「甘丹」尖足布:「甘丹」為邯鄲的簡寫,地名,春秋時屬晉,後為趙都。故城在今河北邯鄲。
「榆鄉」尖足布:「榆鄉」,地名,戰國趙邑榆次,晉時名榆邑,地在今山西榆次。
「離石」尖足布:地名,戰國時趙地,在今山西省。
「平州」尖足布:「平州」,地名,現釋為齊地,在今山東省萊蕪縣。齊不用布,此釋恐不確。
「平周」尖足布:「平周」,地名,魏邑,在今山西介休縣西。
「莆子」尖足布:「莆子」,地名,在今山西。
「新城」尖足布:「新城」,地名,趙邑。《史記·秦記》:「庄襄王三年,蒙騖攻趙新城。」在今山西朔縣西南。
「武安」尖足布:「武安」,地名,戰國趙邑,在今河南省。
「皮氏」尖足布:「皮氏」,地名,魏邑,故城在今山西河津。
「長葛」尖足布:「長葛」,地名,鄭邑,在今河南長葛縣東北十二里。
●丘」尖足布:「●」即顯,「顯丘」地名,在今河南武陟縣西南。
「商丘」尖足布:「商丘」,地名,宋國都,在今河南開封附近。
「霍阝」尖足布:即霍,國名,地在今山西霍縣西南,為晉所滅。
「於半」尖足布:「於」即於阝,地名,在今河南沁陽縣西北。「半」為二分之一之意,釋同前。
「中陽」尖足布:「中陽」,地名,趙邑,即山西中陽縣。
「●邑」尖足布:「●邑」,地名「●」字為虢字變體,即北虢所在地,為晉所滅。地在今山西平陸縣。
「●」尖足布:即「藺」字,地名,趙邑,即山西離石縣。
「腧」尖足布:「腧」,地名,即山西榆次縣,本屬魏,後屬趙。
「陽化」尖足布:「陽」,地名,即陽邑,在山西太谷縣。「化」,幣名。
「茲氏」尖足布:「茲氏」,地名,春秋屬晉,戰國歸趙,地在今山西省。
「韋」尖足布:「韋」即韓,地名,在陝西省韓城,韓邑。
「武平」尖足布:「武平」,地名,趙邑,在今河北省文安縣、汾陽縣附近。
平肩尖足布尚有茲、豕●半、北茲、邪山、●、壽陰、大陰、艹等多種。
方足布
平首方足布是戰國時期流通最廣的布幣,按其形狀的不同,可分平首銳角方足布、釿布、小方足布幾類。
1、平首銳角方足布:平首銳角方足布是方足布中的早期類型,流通時間約於春秋末至戰國初期,其特點是在平首頂端有兩銳角分別向兩側突出。這種布傳世很少,所見不多,約有下列數種:
「公」方足布:「公」,地名,即公里,宋地。
「垂」方足布:「垂」,地名,魏邑,今山西曹縣北。
「涅金」方足布:亦有釋作「涅陰」者。「涅」,地名,晉邑,在今山西省武鄉縣。
「盧氏涅金」方足布:「盧氏」,地名,西虢的別稱,在今陝西寶雞縣東。此幣上有兩處地名,頗費解。
2、釿布:釿布的特點是平首方足圓襠,肩則有圓有方,較厚重。錢文字數較多,內容有紀地及紀值的。
「晉陽二釿」、「晉陽一釿」、「晉陽半」釿布:「晉陽」,地名,戰國趙邑,即今山西太原。「釿」,幣值。二、一、半則紀數也,二釿等於二枚一釿,又即等於四枚半釿。
「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布:「安邑」,地名,魏舊都,地在今山西夏縣。「釿」見上釋。
「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布:「梁」即大梁,魏國都。戰國時魏都曾由安邑徙大梁,故地在今河南開封。「釿」釋見前。
「虞一釿」、「虞半釿」布:「虞」,地名,今山西虞鄉。「釿」釋見前。
「●一釿」、「半釿」布:「●」,地名,鄭邑,後屬韓,在今河南登封縣。「釿」釋同前。
「甫反一釿」布:「甫反」即蒲反,魏邑,今山西永濟縣北。「釿」釋同前。
「安陰」布:「安陰」,地名,趙地,今河南安陽附近。
「分」布:「分」,地名,汾陽之布也,戰國時屬趙,地在今山西汾陽。
「梁充釿二五十當●」布:「梁」,地名,見前釋。「●」重量單位或幣值。全部錢文的意思是:「梁二釿布五十枚當一●」。「梁充釿布一百當●」布,意為「梁一釿布一百枚當一●。」
「梁正尚百當●」布:釋同上。
「梁半尚二百當●」布:意為:「梁半釿布二百枚當一●」。
3、小方足布
小方足布是戰國時期流通較廣和流傳至今也較多的一種布幣,其特點是平首平肩方足方襠,體小而薄,錢文較工整,內容多紀地名。
「安陽」小方足布:「安陽」,地名,趙邑,在今河南安陽。
「宅陽」小方足布:「宅陽」,地名,魏邑,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
「宜陽」小方足布:「宜陽」,地名,韓邑,在今河南宜陽縣。
「尹陽」小方足布:「尹陽」,地名,在今河南伊陽縣。
●陽」小方足布:「●陽」,即平陽,地在今山西臨汾。
「平陽」小方足布:「平陽」,地名,趙邑,在今山西臨汾縣。
「虞陽」小方足布:「虞陽」,晉地,在今山西平陸縣。
「晉陽」小方足布:「晉陽」,地名,晉邑,在今山西太原。
「文陽」小方足布:「文陽」,地名,即汶陽,魯地,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另見尖足布「文陽」釋)
「趙邑」小方足布:「趙邑」,地名,趙地,在今河北蔚縣。
「鄔邑」小方足布:「鄔邑」,地名,晉舊地,在今山西介休。
「●邑」小方足布:「●邑」,地名,晉舊地,在今山西霍縣。
「陽邑」小方足布:「陽邑」,地名,晉舊地,在山西省。
「祁」小方足布:「祁」,地名,晉舊地,在山西太原。
「平邑」小方足布:「平邑」,地名,趙地,在今河北省。
「中邑」小方足布:「中邑」疑即「中都」,趙地,在今山西平遙縣。
「汞邑」小方足布:「汞邑」,地名,韓地,在今河南登封。
「奇氏」小方足布:「奇氏」,地名,即山西猗氏縣。
「皮氏」小方足布:「皮氏」,地名,魏邑,在今山西河津。
「曼阝子」小方足布:「曼阝子」,地名,在河南洛陽東南。
「襄垣」小方足布:「襄垣」,地名,趙邑,即今山西襄垣縣。
「北屈」小方足布:「北屈」,地名,舊晉地,在今山西吉縣東北。
「處奴」小方足布:「處奴」,地名,屬晉,在山西省。
「涅」小方足布:「涅」,地名,晉地,在今山西武鄉縣。
「中都」小方足布:見尖足布「中都」。
「莆子」小方足布:見尖足布「莆子」。
「●丘」小方足布:見尖足布「●丘」。
「分」小方足布:見尖足布「分」。
「同是」小方足布:「同是」即銅鞮的省寫,地名,屬晉,在今山西沁縣。
「露」小方足布:「露」即潞,國名,為晉所滅,遂為晉地,在今山西潞城縣。
「咎如」小方足布:「咎如」本為一小國,為晉所滅,地歸晉。
「來阝」小方足布:「耒阝」,即來邑,疑指小國黎,後歸晉,地在山西西南。
「木阝」小方足布:「木阝」,即木門,地名,晉邑。
「長阝子」小方足布:「長阝子」,即長子,地名,晉邑,在今山西長子。
「屯留」小方足布:「屯留」春秋時赤狄邑,晉滅之,地在今山西屯留。
「長安」小方足布:「長安」,地名,趙邑。
「共阝」小方足布:「共阝」即共,鄭邑,在今河南輝縣。
「平原」小方足布:趙國有平原君,或謂平原君所封之地。
「豐」小方足布:「豐」,地名,周舊邑,地在陝西雩縣東。
「藺」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藺」。
「高都」小方足布:「高都」,地名,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魏,在今山西城縣東北。
「馬●呂」小方足布:「●」即服的省寫。「呂」為營字之省寫,居住地。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此當指趙君所封地。
「平陰」小方足布:「平陰」,地名,晉地,在今河南孟津縣東。
「辛阝」小方足布:「辛阝」,即莘,地名,原屬虢國。
「冥阝子」小方足布:「冥阝」,地名,春秋時虞邑,後歸晉。
「於爻」小方足布:「於」為於阝的省寫,《古泉匯》認為「爻」為郊字省寫。則「於爻」即「於阝郊」,於阝國都城郊所鑄。於阝城故地在河南沁陽縣西。
「平周」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平周」。
「朱邑」小方足布:或釋邾,國名,在山東鄒縣南。
「商丘」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商丘」。
「瓦阝」小方足布:即「瓦」,地名,周地,在今河南洧川縣。
「成阝」小方足布:「成阝」,國名,在今山東寧陽縣北。
「郜」小方足布:「郜」,地名,晉地,在山西祁縣。
「郟」小方足布:「郟」,地名,周地,在今洛陽西。
「萊」小方足布:「萊」即時來,鄭地,在河南滎澤縣東。
「木貝」小方足布:見上「木阝」。
「平貝」小方足布:即「平邑」,見上釋。
「茲氏」小方足布:「茲氏」,戰國趙地,在山西。此布有署「茲氏半」者,即兩枚等於一枚「茲氏」。
「涅陰」小方足布:見前「涅金」釋。
「寧」小方足布:「寧」,地名,春秋時為義渠國地,後歸秦,地在甘肅寧縣西北。
「寶」小方足布:「寶」亦為義渠國地。
「邰」小方足布:「邰」,國名,地在今陝西武功縣西南。
「高阝」小方足布:「高阝」,地名,晉邑,在今河南省柏鄉。
「甫阝氏」小方足布:「甫阝」,地名,在陝西略陽。
「未邑」小方足布:「未」為妹的省寫。妹邦「紂之所都處也」。地在今河南淇縣北。
小方足布尚有益昌、陰平、梁阝、戈阝、禾阝、郎、王氏、土易、王易、涿、害等等。
戰國布幣中,尚有一種形制特殊的,平肩長身而方足,首部有一孔,錢文為四字,有釋「殊布當釿」,有釋「殊布當十化」,現又有釋「旆錢當釿的」,背文為「十貨」。又有一種形如兩個方足布的足部連在一起,面文及幕文均有二字。有將面、幕文連續釋為「四布當十化」的,現有釋為「四錢當釿」。這兩種布數量很少。
三孔布及圓足布
三孔布的首部及兩足均有一孔,故名之為三孔布或三竅布。這種布幣是戰國末期秦鑄行的貨幣,形制特殊,傳世極少。幣面有紀地文字,背面則有紀重文,如:兩、朱(後作銖)等。
「南行唐」(或釋「魯陽」)三孔布:「南行唐」,地名,戰國時趙邑。
「安陽」三孔布:釋見上「安陽」條。
此外尚有「上比阝陽」、「下比阝陽」、「上專」、「下專」、「杞」、「雁鄉」、「北九門」、「藺」等。
三、刀幣
刀幣是由青銅刀類演化而來的,可能起源於漁獵地區,後來在商業和手工業發達地區發展。使用刀幣的有齊、燕、趙等國,其使用布幣的同時也兼用刀幣。刀幣大致可分以下幾個類型。
1、齊刀:齊刀是齊國的貨幣,形體較大,製作工整,文字亦美。齊刀往往根據其錢文字數多少稱謂之。
齊六字刀:這是傳世極少的一種珍貴刀幣。它製作精細,文字清秀,充分反映戰國時期文化藝術及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幣文六字有釋為「齊造邦長環化」、「齊造邦●法化」、「齊造邦長法化」、「齊造邦長大化」等,至今尚無一致意見。「造邦」有人釋作地名,亦有人釋作「開邦建國」之意。
「齊法化」三字刀:背文有中、牛、生、巠、平、工、丙、大、上、士、土、安、方、行、刀、化、匕、亻、吉、木、禾、易、曰、金、法(●)、廿、司、北、二、央、立、互、本、七、正、白、文、工等字。
「齊之法化」四字刀:背文有曰、化、●茴、個、亻、上、十、二等字。
「齊之化」三字刀:此刀傳世極少,背文有匕、文等。
「節墨之法化」刀:節墨即墨,齊國即墨地方(在今山東平度)所造。背文有安邦、●大行、曰工、吉、上、化行、司、●等字。
「節墨法化」刀:與上同。背文有土、人、亻、一、七、八、十、匕、上、●、九、曰、大、化、司等。
「安陽之法化」刀:「安陽」,本屬莒,後屬齊。《史記·六國表》「齊宣王四十四年伐莒及安陽。」背文有化、●、曰、上、工、匕、一、二、●、八等字,字上有一星點,星點上又有三橫劃。
齊明刀:山東博山縣出土較多,故亦稱「博山刀」。博山地域古屬齊,故知為齊刀幣。又因刀上有一「明」字,故全稱為「齊明刀」。背文有一字者居多,也有二字和二字以上者。有些文字尚待考釋。背文中有共化、齊化、齊化共金、齊●化等字,亦可證為齊刀之一種。
尖首刀:尖首刀是刀幣中早期類型,首部較尖削。這種刀有一類首部特別尖,無錢文,有把它稱為針首刀的,其流通時間在春秋。一般尖首刀比齊刀薄小簡單得多,錢文以一字居多,如:非、城、立、土、易、化、木、吉、生、於、工、上、中、下、水、王、氏、井、曰及數字一、二、三等,二字者較少,有兆阝化、工化、非一、文一、六一、八木、丙匕、六丁,兀城等,尖首刀多出土於河北一帶。
2、明刀:因刀面上有一「明」字得名,明字又有釋作「召」、「●」、「莒」等字的。明刀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柄部和身部曲折如磬,因此也稱「磬折刀」。另一種圓折微彎,故又稱為「圓折刀」。這種刀幣主要出土於河北,一般認為是燕國貨幣,也有認為趙國也使用這種刀幣。刀背上的文字有工、化、干、上、下、左、吉、行、乙、壬、癸、良等,有些字尚不可識。
3、圓首刀:此種刀是戰國刀幣的晚期類型,刀首兩邊圓,故稱圓首刀。又因刀身與柄連接處近平直微彎曲,故又稱為直刀。刀上有無字的,也有有字的,有字的有下列幾種:
「甘丹」圓首刀:「甘丹」,即邯鄲,趙地。背文有●、刀、六、八、十等,亦有無字的。
「白」圓首刀:「白」,柏的省字,指柏人,趙地。背有一、二、五、六、七、十、一二、二一、廿四、人、廠、魚、文、田、乙等字,亦有無字的。
「白人」圓首刀:釋同上。背有作「二」字的。
「成白」圓首刀:「成白」,地名。
小直刀:刀身平直體形較小,是戰國末的刀幣。錢文僅見「晉陽化」、「晉陽釿化」、「晉陽」數種。
四、環錢
環錢是由紡織工具紡輪演化的貨幣,也有人認為是從玉環、石環等裝飾品或刀幣的環部演化而來的。其形圓而中間有孔,便於攜帶,亦便於計數,且不易折損,因而最終成為我國方孔圓錢的直接祖先。戰國時期除楚國外,其他國家或先或後都鑄行過環錢。早期的環錢形較大,無文厚重,孔先圓後方,先無郭後有郭,並有鑄文,同時還逐漸向輕小方向發展。茲介紹如下:
「垣」字環錢:「垣」,地名,即長垣,初屬衛,後入翟,再屬晉,地在今山西垣縣西,此錢有認為是春秋時垣地所鑄。
「共」字環錢:「共」,地名,戰國屬魏,在今河南輝縣。
「藺」字環錢:「藺」,地名,見前釋。
「異陰」環錢:舊釋「濟陰」,今從《中國古代貨幣通考》讀異陰。地在河南新鄭、密縣一帶,為鄭地。
「離石」環錢:「離石」,地名,見前釋。
「長垣一垣」:「長垣」釋見上「垣」條,一垣為貨幣單位。
「共屯赤金」:《歷代古錢圖說》釋:「屯」,純者,共邑之銅純而色赤,故曰共屯赤金。
「共口釿」:第二字待考。
「東周」環錢、「西周」環錢:「東周」、「西周」均為地名。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郟邑,為垣公地,在洛陽西北,稱西周。公元前357年,周惠王又封其少子班於鞏,在洛陽東北,稱為東周。東、西周是位處周都洛陽的方向而言,非歷史上的東、西周。「東周」環錢為東周君鑄,「西周」環錢為西周君鑄。
「安臧」:待考。
「明化」、「明四」:均為燕環錢。圓形方孔。
「半環」:「半環」,貨幣單位,謂一環之半。
「貝益化」、「貝益二化」、「貝益四化」、「貝益六化」:「貝益」,幣名。「化」,貨幣單位。數字則紀幣值。此錢圓形方孔。
「一珠重一兩。十二」舊釋:「重一兩十二珠」。此幣尚有「一珠重一兩·十三」「一珠重一兩·十四」的,據考釋為秦環錢。
「兩甾」:「甾」,重量單位,每甾為六銖,兩甾即十二銖亦即半兩。此錢圓形方孔,亦為秦幣。
五、蟻鼻錢與爰錢
蟻鼻錢
蟻鼻錢是楚國的銅幣,是貝幣的高級形態,因其形狀及上面的刻文形如「鬼臉」,又稱「鬼臉錢」。「蟻鼻錢」上的刻文有數種,有釋作「坐」、「●」、「金」、「●朱」又有釋為「各六朱」的郢爰。
我國不但是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也是最早使用貴金屬——黃金作貨幣的國家。貴金屬便於分割、貯藏、攜帶,體小值大、質量經久不變等優點,是理想的幣材。「郢爰」是我國最早的金幣,「郢」是地名,楚國首都。「爰」是重量單位。除郢「爰」外,尚有「陳爰」。
4. 沁縣購物中心任金娥櫃台招聘信息,沁縣購物中心任金娥櫃台怎麼樣
釘釘企典數據來源於企業徵信機構,包含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更多公司電話地址企業郵箱可在釘釘企典進行查詢
• 公司簡介:
沁縣購物中心任金娥櫃台成立於2007-04-09,注冊資本5000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任金娥,公司地址是沁縣美達沁州購物中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行業是鞋帽零售,登記機關是定昌所,經營業務范圍是,沁縣購物中心任金娥櫃台工商注冊號是140430610006619
5. 小米呈金黃色原因拜託各位了 3Q
在晉東南一帶,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話:「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換沁州黃。」晉東南地區的沁縣古為沁州,「沁州黃」是這里出產的一種小米,顆粒小,金黃色,被當地人稱為「金珠子」。它是穀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種,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換,可見其珍貴了。 「沁州黃」又稱「吳閣老」,這是因為清朝康熙年間在朝做官的大學士吳(王典)首先發現 ,而得此雅號 。說來還有段有趣的故事呢!相傳300 年前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連廟里的和尚,老百姓也無暇施供了。在沁州檀山上的古廟里,住有一個和尚和他的幾個徒弟,都是受苦人出身,為了產糧度日,就把附近貧脊的山坡地開墾出來,種上「糙谷」。不料,經過幾年馴化,所種糙谷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變得米色蠟黃,顆粒圓潤,晶瑩明亮,吃來軟綿噴香。不同尋常的是,用這種米熬稀粥,鍋邊不掛米粒,悶飯、蒸飯不就菜也越嚼越香,遂取名「爬山糙」。在朝做官的吳閣老,聽說家鄉出了「爬山糙」,就想親口品嘗,證實一下。他到檀香山廟里品嘗之後,果見名不虛傳,就把「爬山糙」的名稱改為「沁州黃」,並帶回皇宮進貢給康熙皇帝,康熙很愛吃。慈禧太後也喜吃用「沁州黃」熬出的八寶粥。從此,「沁州黃」聲名大振,幾乎年年成為貢品,供給朝廷享用。 本地人誇起自己的土特產,就會念出這樣的口頭禪:「沁縣三大寶,雞蛋、瓜子、吳閣老。」其中第一寶雞蛋,雖各地都有,可是沁州雞蛋非同一般,其特點是皮紅,個大,蛋清多,蛋黃小,蛋黃小如紅棗。第二寶南瓜子,個大,仁肥,含油量高,當地常把它作為出門的干糧。而第三寶吳閣老 ,因他第一個發現沁州黃 ,久而久之,約定俗成,他的名字成了「沁州黃」的代名詞。 黃河流域是穀子的故鄉,我國穀子栽種的歷史相當久遠,西安半坡村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里就有盛穀子的陶罐。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馴化選育,迄今已培育出了 16000多個品種。沁州黃,就是其中的一個最特殊的品種,它擇土性很強,只適宜在山區瘠薄乾旱的土地生長,集中在沁縣次村鄉一帶的土地上。而別處引植,到了下一年就完全退化。其中的原因,農學家們正在探求。 沁州黃不僅形體金黃 ,味道香美,而且營養豐富 ,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它所含的脂肪量、蛋白質、可溶性糖類的含量,都高於普通小米。它與山東金鄉縣的金米、章丘縣的龍山米,河北蔚縣的桃花米,並稱為我國「四大名米」。因而常常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展出,也曾在廣州交易會和印度國際博覽會上贏得好評。
6. 沁縣金氏農林開發專業合作社招聘信息,沁縣金氏農林開發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釘釘企典數據來源於企業徵信機構,包含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更多公司電話地址企業郵箱可在釘釘企典進行查詢
• 公司簡介:
沁縣金氏農林開發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5-11-12,注冊資本231.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金麗靈,公司地址是沁縣牛寺鄉東安庄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3140430MA0GRAK97Q,行業是其他穀物種植,登記機關是沁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核桃、中葯材、油料農作物、蔬菜、果樹、花卉、小雜糧、苗木種植、銷售;林木種植。(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沁縣金氏農林開發專業合作社工商注冊號是140430NA007377X
• 股東:
金麗靈,出資比例79.22%,認繳出資額是183.000000萬
程傑,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馮成德,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李保貞,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李保珍,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張建明,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郝婷,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郝二梅,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金軍,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郝國平,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程富東,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郝建軍,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宋閨女,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程滿宏,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郝偉宏,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程富英,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李愛連,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宋翠孩,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胡水旺,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胡麗霞,出資比例0.43%,認繳出資額是1.000000萬
7. 山西有什麼富饒物產
1、山西老陳醋
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以色、香、醇、濃、酸五大特徵著稱於世。
老陳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香、綿、不沉澱的特點。另外,老陳酸儲存時間越長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過夏不霉、過冬不凍,顏色深橙,為山西醋中獨具一格、質地優良的佳品。
2、晉祠大米
晉祠大米,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晉祠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晉祠大米產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
吃到嘴裡,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上關系。生產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溫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3、汾酒
汾酒,中國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汾酒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4、清徐葡萄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清徐縣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2-10.6℃,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適宜種植葡萄。
清徐葡萄有龍眼、黑雞心、瓶兒、牛奶、驢奶、西營葡萄、白瑪瑙、黑瑪瑙、紫玫瑰、白雞心等品種,引入的品種有粉紅太妃、卡拉斯玫瑰、保爾加爾、葡萄園皇後、玫瑰香、無核黑、巨峰、零丹等。清徐葡萄,皮薄、粒大、色澤美觀。肉厚、糖分高、味道甜。果肉柔軟多汁。
5、平遙牛肉
山西省平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
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2003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平遙牛肉」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8. 康金井到濱江火車時間 - 百度